二、新中国的畲族乡村学校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992
颗粒名称: 二、新中国的畲族乡村学校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
页码: 219-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施民族平等政策,大力扶持畲族聚居区的教育。在初等教育方面,政府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拨款盖校舍、减免学杂费等,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兴办小学,使畲族地区的初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在中等教育方面,除普通中学外,还创办了一批民族中学或在条件较好的中学设立民族班,为畲族子弟提供了更多接受中学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 畲族 民族教育 学校教育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畲族聚居区相继办起了学校,畲族人民盼望已久的受教育权利才真正得以实现。
  在初等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各畲族分布省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大力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并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诸多优惠政策,如为畲族聚居乡村拨专款盖校舍,对畲族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调派汉族教师去民族小学任教等。同时,在畲族聚居区进行教育改革,实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在畲族山村兴办小学。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将畲族乡村原有的私塾、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小学,畲族地区的初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1952年,福安畲族乡村的初级小学就由1951年的1所增至13所,招收学生700多人,设立了17个班级,并规定畲族子女上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杂费。尽管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畲族地区教育遭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发展的趋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如今闽、浙、赣、粤、皖等省的畲族乡村已经形成了普通小学、民族小学、中心小学民族班、民族教学点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初等教育办学机构,建成了一批师资、校舍、设备等办学条件都较好的民族小学。据统计,目前以畲族为主的民族小学达1800多所,儿童入学率平均在95%以上①。这些学校在提高畲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培养畲族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民族小学还根据畲族地区特点,采取为远离学校的学生提供食宿条件、推广畲语和普通话的双语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等措施,积极减轻畲族人民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中等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前,畲族子弟很少有人能进中学读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畲族乡村普通小学、民族小学的兴办和发展,畲族子弟上中学成为可能。除了普通中学外,闽、浙两省还在畲族聚居区创办了一批民族中学或者在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学设立民族初中班或民族高中班。1958年秋,在福安县城关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学,也是全国第一所畲族聚居区的民族中学——宁德市民族中学(原名“福建省福安民族中学”,1969年更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1971年定名为“福建省宁德地区民族中学”,2001年因宁德撤地设市,改名为“宁德市民族中学”),隶属福安县教育局管理。当年就向闽东地区招生97名,其中各县保送的畲族学生78人,占80.41%。1960年该校改由省教育厅管理,招生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和福州5个地市、县。1964年,民族中学又划归福安专署教育局管理,主要招收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50多年艰辛的办学历程和建设中,宁德市民族中学为畲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今的宁德市民族中学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全国20所重点民族中学之一。除宁德民族中学外,面向畲族的民族中学还有福建省的福安民族中学(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坂中中学)、福鼎民族中学(创办于1987年)、福州民族中学(创办于1992年)等15所民族中学,浙江省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6年)、龙泉市民族中学(1994年由八都中学和竹洋畲族乡中学合并而成)、武义县金穗民族中学(创建于2001年)等近20所民族中学,江西省的8所和广东、安徽各1所民族中学或民族学校。这些民族中学或民族学校的创立和发展,为畲族地区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职业教育方面。1952年,浙江省在云和县南郊瓦窑设立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后迁到畲族人口最多的丽水市,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民族中等师范学校,每年从丽水、温州、金华、衢州、杭州等5个地(市)的20多个县(市)招收畲、回、满等少数民族学生。50多年来,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2000多名教学、管理人才,为发展畲族地区基础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2000年,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校与松阳师范学校一起并入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此外,畲族地区还结合开发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需要,兴办职业中学,设置各种专业,培养各种急需的技术人才。如福建福安民族职业中学设置农村家庭经营、服装缝纫与编织、木工制作、民用建筑等专业,上杭芦丰民族乡职业中学设置缝纫、电工、制茶等专业。各地民族职业中学,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员,为发展畲族农村经济,使畲族人民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作出了贡献。
  在高等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每年都招收相当部分的畲族学生进入预科或本科学习外,福建省的农林大学、厦门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和浙江的部分高校,如温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都曾举办民族预科班,招收省内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学生入学。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畲族教育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每年都有大批的畲族青年才俊走出校园,为祖国的繁荣和各族人民的幸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宁德市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福安县教育局
相关机构
宁德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福安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福鼎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福州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龙泉市民族中学
相关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相关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机构
医科大学
相关机构
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
福州大学
相关机构
温州大学
相关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