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9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204-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形成了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他们的山歌和民俗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畲族人民通过歌声来传达情感,表达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洒脱的个性在婚礼等民俗活动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畲族的这种人生态度是他们坚韧耐劳的开拓精神的补充,也是畲族独特民族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畲族 人生态度 民俗文化

内容

艰苦险恶的生存环境,长期艰辛贫困的生活,不仅造就了畲族人民坚韧耐劳的开拓精神,也造就了畲族人民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这种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已经成为畲族独特的民族性格与民族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世代劳作于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处于封建正统儒家文化辐射的边缘,一些豪绅恶吏还在民族歧视的观念下,极力阻挠畲族子弟读儒经、考科举。在这种环境下,畲族人民自然更容易受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濡染,因而与汉人相比,他们少了几分儒家的内敛和矜持,多了几分道家、佛家的奔放与洒脱。这种洒脱、达观,深深地蕴涵在畲族浩瀚的山歌以及丰厚的民俗文化之中。
  畲族是个善歌的民族,畲乡堪称“歌的海洋”。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兴教、以歌为文、以歌抒情、以歌言志的歌咏风俗,俗不离歌。畲歌包罗万象,大凡生产生活的各个场合,都可以通过歌声来传达。具体来说,有日常生活习俗中的来客对歌、拦路对歌、擂台对歌、“做表姐”对歌、喜庆做客对歌、歌节歌会对歌等引歌、盘歌类,有种田、放牛、拾柴、采茶、种苎等劳动歌类,有《高皇歌》《封金山》《长毛歌》《打酒员》《钟良弼》《解放歌》等叙事、时政歌类,有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生命仪式歌类,有男女爱慕相思、离别互诉衷肠等情歌类以及为人处事、人生礼仪等生活教化歌类,等等。浩瀚的山歌,是畲族人民达观洒脱的生活态度的最好明证。在近千年延续的歌声中,畲族人民淡忘了生活的艰辛和痛苦,看到了明天的美好和希望。
  畲族的洒脱与乐观也鲜明地体现在无处不在的民俗生活之中,时时展现出畲族人民特有的洒脱、乐观与幽默的精神气质,尤其是在婚礼民俗中,更将这种幽默、乐观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汉族地区,婚丧嫁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强调应吉、应礼,一切按程序铺开,彬彬有礼而公式化,气氛显得较沉闷。畲族的婚嫁民俗虽然也有自己的程序礼节,但畲族人在热闹、正式的婚礼仪式中仍不忘幽默。道光年间的《建阳县志》就曾经记载过福建建阳地区畲民的婚礼:“及期,婿前导,新妇裹红帕于首,衣蓝色衣,张雨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若拥护然。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先詈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①新娘进门这等隆重的场合也可以变得如此诙谐,畲族人民的洒脱与乐观的性格可谓是深入骨髓了。至于在嫁娶途中以歌取乐,则在各地畲族风俗中随处可见,如,浙江建德县的畲民“新妇出阁与新郎同持一伞,步行至乾宅,沿途唱歌取乐”①,浙江龙游县的畲民“若婚嫁则极简略也,至期男往迎,与女步行至其家,夫妇且行且歌,亲友往送者,互相答和,出门时必同持一伞盖之”②。沈作乾在丽水的调查资料,更对歌声缭绕的畲族婚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写道,畲民“婚礼很简单,吉期,新郎穿新衣,步行到岳家亲迎,岳家必用酒饭款待,但就席的时候,桌上并没有一点东西,必要等新郎一一指名而歌。如要筷,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有一物,则有一物之歌,其歌甚简,仅三数句而已。新郎唱着,司厨的人和着,其那所要的东西就应声而出,叫做‘调新郎’。席毕,新郎和新妇交拜成礼,然后……(悬)祖像于堂中,大家围着歌拜。拜毕,辞别舅姑,郎妇步行而归。……途中,新郎唱结婚歌,新妇和之。到了婿家,谒翁姑,庙见毕,婚礼即算完毕”③。
  这种欢歌笑语伴随婚礼的风俗,在闽东一带的畲族中得到更为尽情地演绎。在闽东,新郎不直接前往女家迎亲,而由精通礼仪、能言善歌的“亲家伯”代表男家前往迎娶,随行协助“亲家伯”的“行郎”也必须善于对歌。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戏弄“亲家伯”、拦路盘歌、嫁女酒、长夜对歌等环节,都要“比肚才”,以歌唱和,歌声不断。“亲家伯”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也是一个被戏弄的对象,在对歌过程中戏弄“亲家伯”的喧哗嬉闹的场面层出不穷,畲族人的大度、率真、开朗的性格显露无遗。长夜对歌是在出嫁当日,“嫁女酒”之后,女方请来善歌的姑娘与“行郎”对歌。有的对歌从嫁女酒酒席中途就开始,边唱边吃,酒席吃完接着对唱。唱的歌有《娶亲歌》《嫁女歌》《采茶歌》《结成双》《恩爱夫妻》等。对歌一般为一夜,有时也连唱两夜。两夜的对歌一般第一夜唱《上东来望》《路径歌》《十条起》等,第二夜则唱《娶亲歌》《嫁女歌》《字歌》《柴名花名歌》等。对歌所唱既有固定的传统歌言,也可以兴之所至,随编随唱。对歌至深夜,客人吃完点心,就到了新娘该起行的时间,男家“亲家伯”就要唱《催亲歌》,催促女家尽快安排新娘出门。
  总之,在畲族人的婚俗中,歌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对歌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豁达、洒脱、充满乐观主义的畲族人民,就这样把婚礼活动演绎成了歌声此起彼伏,充满欢声笑语的动人的歌剧,显示了畲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态度。
  此外,不仅在婚丧喜庆场合,即使在艰苦的劳动中,畲族人民也不忘把歌声带到田间地头。《景宁县志》说:畲族人民“其出而作,男女必偕,皆负耒负薪于青嶂绿野间,倚歌相和”①。以歌为乐,苦中作乐,正鲜明地体现了畲族人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歌声是畲族人民欢乐的源泉,畲族人民把唱歌当成世代相传的一项基本技能,正如畲族歌谣所唱:“歌是山哈好文章,不会唱歌断学堂”“祖公代代无田分,留下歌言分子孙,歌是山哈传家宝,千古万年世上传。”由于畲族人民对歌唱的独特喜好,对畲族而言,唱山歌、对歌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民俗,他们在热烈、浓厚的赛歌、竞歌的文化氛围中,变得日益成熟、睿智,族群内部情感愈加融洽、凝聚,也能给“番薯丝吃到老”那种单调、艰辛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注入几分快乐。更重要的是使畲族人能够在山歌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在族群资源劣势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使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②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

《中国畲族》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别从民族概况、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传承、族际交往、文化发展愿景、有影响的文化人物、重要贡献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沈作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