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畲族革命英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723
颗粒名称: 近代畲族革命英雄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440-4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畲族人民在1934年10月至1938年2月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生存危机,勇敢地参加革命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他们成为闽东红军的坚强后盾,在战斗中展现了大无畏的勇气和对党的忠诚。
关键词: 闽东 畲族 游击战争 革命

内容

“1934年10月至1938年2月,史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数万重兵压境,闽东苏区严重受挫,闽东革命处于生死存亡之秋。1935年1月中共闽东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开决策性会议,决定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长期而艰难的游击战争。经过土地革命战斗洗礼的畲族人民深明大义,不惜牺牲,勇于承担历史重任,闽东畲族人民是闽东红军的坚强后盾之一。”
  在位于福安市新华北路的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这段简介。历史留下的不过短短百余字,但爱唱山歌的闽东畲族儿女,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对党的忠诚,演绎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乐章。
  在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背后,又饱含着多少鲜活的生命和故事?记者试图探究。
  历史留下红色印痕
  它们静静地躺在陈列柜里——半斩腰刀、梭镖、单面尖刀、铁尺……它们的身躯已经生锈,却不能掩盖在战争年代闪亮发光的历史。桐油灯盏,是1934年霞浦县后章村畲族村民雷阿嫩为红军战士解决照明的工具;铁尺,是1934~1948年福鼎瑞云后樟村畲族群众配合游击队作战时所持的武器。
  由于畲族儿女对革命的大无畏勇气与忠诚,红军的兵工厂、军服处、后方医院、革命报社,多设立在畲族村落。郁郁苍苍的山林中,几间土木结构的房子。这是1933年3月至1934年9月间,闽东工农红军在福安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设立的军服处,内有三十架缝纫机。1934年6月至9月,闽东特委机关报在福安柏柱洋晒日山畲族村进行编辑、排版、印刷。闽东红旗报报社就设在晒日山畲族村革命群众家里。
  红军战士作战受伤后怎么办?他们被送到了哪里治疗?答案是霞浦西胜龙潭畲族村、霞浦西胜五斗畲族村、宁德虎贝天峰院等散落在闽东畲族山区的各个红军后方医院。在周宁苧园坪畲族村有一座纪念碑,碑文上写着:“1935年9月,闽东红军在苧园坪暗垄山洞里设立修械所,在下清水壑办后方医院,为修理枪械,医治红军伤病员。”记者看到,照片上一个个红军后方医院遗址,都是木厝或土房,看起来与普通人家的房子没有两样。
  据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雷锋锦馆长介绍,闽东苏区独具特色的战争遗址,是“红军洞”和“秘密寮”,即闽东山区隐蔽的山洞、畲族人民临时搭盖的茅草屋。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它们遍布于闽东山区畲族村,既是闽东地方党、政、军办公地点,又是红军游击队伤病员养伤治病之处,还是刺探敌情、协同军事行动的交通站。
  纪念馆里还收藏着一个长条形的福安上南柏柱区苏维埃政府的布告专用章,长46厘米、宽2.8厘米、厚4厘米,用柚木刻制,上面刻着楷书繁体字:“福安上南柏柱区苏维埃政府布告第 号。”这是福安仙人迹村畲族群众钟迪波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我们开辟新区,在未巩固以前,党组织是不公开的,也不公开建立苏维埃政权。”叶飞在回忆录中写道。而这枚浸透红色印泥的公章,成为柏柱区苏维埃政府曾经秘密存在过的历史见证。
  唱着山歌上刑场
  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里收藏着一对特殊的银耳环。这是畲族姑娘喜爱的问号型耳钩、下部造型似鱼的银质耳环,内刻画云纹、兰花纹,十分小巧精致。
  美饰配佳人,她的主人雷七妹是一位善良、美丽、刚烈的畲家姑娘。雷七妹就义时,其兄将它保存了下来,并在全国解放后,将它捐献给了政府。
  1920年,雷七妹出生在福鼎长久昌畲族村。爱唱畲族山歌的雷七妹,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无论她走到哪里,她的歌声就像绵绵春雨,醉人心田。人们喜爱地称呼她为“小雨田”。
  1935年秋,雷七妹参加革命。担任共青团霞(浦)(福)鼎县委执行委员、县妇女联合会干事的她,经常用山歌进行宣传鼓动,如:“无食无穿苦挨饿,一日三时脚踏泥,无好田园做无食,几时会转好世界。救神(星)就是共产党,要度穷人出头天,齐齐早早来革命,参加共产斗争团。”
  唱山歌,是畲族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当兵就要当红军,分田反霸打劣绅,打蛇就要打‘七寸’,土豪劣绅是敌人。”在雷七妹的传唱下,革命精神在霞浦、福鼎畲族村庄传扬开来。
  闽东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反动派数万重兵压境,地主返乡团回来反攻倒算,闽东革命苏区惨遭浩劫,许多民房化为灰烬,许多无辜的儿童老人倒在血泊中。这时,她用山歌作为反“清剿”斗争的匕首,用山歌来鼓舞人们坚持革命斗争。“敢做木头不怕钉,敢做笊篱不怕淋,火烧王茅心不死,杀头也要干革命。”
  1937年夏,雷七妹到霞浦金竹洋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部队缺粮,她下山采摘豆荚时,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问她:“游击队住在哪里?有多少人?”她说:“满山都是。”敌营长看她长得漂亮,要她做“小姨太”,她冲上前去给他一记耳光。敌营长恼羞成怒,下令把她绑赴校场枪毙。
  雷七妹被杀的那一天,松城(霞浦县城)萧索冷落。由一排手执钢枪的敌兵押送着,雷七妹由城东顺着大街朝南校场走去,群众都在屋里向她投去惜别的目光。她抬起头,含着笑,一路上还唱起了心爱的山歌:“朱毛(朱德、毛泽东)呀,彭方(彭湃、方志敏)呀,领导无产者,打破旧世界,建立苏维埃!快快做革命,打倒反动派!”
  坚贞不屈的钟日住
  1892年,钟日住出生在福安穆云畲族乡下竹洲村,是闻名方圆百里的畲族郎中。1933年,钟日住挂行医的招牌,干革命宣传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钟日住任(福)安(宁)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同时接受了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在竹洲山设立兵工枪械修造厂、红军后方医院等任务。
  1935年冬,叶飞率红军到竹洲山三湾村时,被陈家垅的国民党民团包围,叶飞指挥红军战士突围时,手臂负了伤。钟日住派赤卫队员掩护叶飞并隐蔽下来,用青草药为叶飞治疗。叶飞伤愈脱险不久,钟日住的身份就暴露了。1936年春,敌八十师、新十师进犯竹洲山革命根据地,对该地进行了三次毁灭性摧残,放火烧了三天三夜,把福安上竹洲至周宁苧园坪的数千亩森林化为焦土,把上竹洲等9个畲族村庄夷为平地。
  1937年正月,敌人再一次包围了下竹洲村,钟日住指挥群众撤离,自己却来不及跑,被伪民团抓去。敌人用铁锥子刺他,把他推入冰冷的龙井涧水中闷溺,用烧红的铁钳烙他,甚至用枪尾挑出他的一只眼珠,他仍守口如瓶,拒不说出红军的去向和兵工厂的位置。
  敌人用尽了所有的残酷手段,对钟日住折磨了18天,都无法从他嘴里得到所需的情报,最后对他挥起了屠刀。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晓洁
责任者
雷阿嫩
相关人物
雷锋锦
相关人物
钟迪波
相关人物
雷七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