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铸就畲家学子的北大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90
颗粒名称: 爱心铸就畲家学子的北大梦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399-4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雷大淋来自贫困的畲族家庭,通过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无私帮助和老师们的关爱,在艰难困苦中努力学习,最终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关键词: 雷大淋 贫困家庭 求学

内容

“雷有雄的儿子雷大淋被北京大学录取了!”这个消息在霞浦县溪南镇大山里村不啻为一声惊雷,人们奔走相告着。
  大山里村是霞浦县一个十分边远的、以畲族聚居为主的小山村,从它的村名就可以想象得到它的偏僻和闭塞。全村四五十户人家,400多号人,解放至今全村最高学历就是有两人考上中专,而今一个从小山村走出来的畲家子弟,被全国最有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录取,无异是从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对这个村庄乃至整个溪南镇都是件破天荒的大喜事。
  而此时雷大淋正捧着录取通知书,久久地看着“北京大学”四个鲜红的大字,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多想对母校宁德市民族中学的领导和老师说声:“是你们用爱心为我托起了一片明媚的蓝天,是你们用爱心铸就了我的成功,谢谢你们!”
  雷大淋出身于一个家境贫困的畲族家庭,父亲略读过几年书,母亲是个文盲,父母均已过花甲之年。他虽然上有哥哥姐姐,但都已各自成家分出去过了,且由于各自的原因家境都很拮据,只剩下大淋一人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靠田地里微薄的收入维持着全家生活。但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埋没大淋的聪颖和好学,在行政村小学的考试中每次他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对他格外青睐。1997年初考,大淋以数学100分,语文96分的成绩名列溪南镇第一名,迈入了他向往已久的重点中学——宁德市民族中学。该校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在省内外均有影响。
  进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起点、新的要求,雷大淋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着。然而,对他触动最大的还是每年高考结束后,学校的光荣榜上张贴的被高校录取的师哥师姐们的名字,从这些红榜上他知道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耳濡目染、年复一年的积淀,在雷大淋的心里萌发了一个再也没有消逝过的理想:我也要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这个理想从此就像一台驱动机驱使着他不停地进取:在课堂上他专注地听讲,认真地接受着知识,课后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晚自修结束了,同学们都已离开了教室,他仍埋头于书本和习题之中,往往要到熄灯了他才离开;周末是同学们轻松的日子,而在教室或宿舍中捧着书本的那个身影,同学们都知道是雷大淋。由于较为黝黑的皮肤再加上埋头苦读的憨样,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雅号“牛”——一头在书山之中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牛。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初中三年,他的成绩始终居于年段前列,是公认的尖子生,每学期均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是奖学金获得者。
  然而求学的路途是坎坷的,由于家庭的贫寒,年迈的父母每月只能寄100多元的生活费用给他,而且有时还不能按时寄到。100多元意味着雷大淋每天只有3元左右的伙食费,这其中还不包括购买其他日常生活和学习用品所必需的开支,因此每个月他都很小心地花着这点钱,只能捡最便宜的饭菜买,难得吃上回鱼肉,更别说添置像样的衣服。冬天里只有一双鞋,遇到脏了要洗时,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洗好,第二天再穿,如果晾不干就只好穿着凉鞋去上课。遇到要买学习用具或书籍时,他只能勒紧裤腰带,从饭钱中节省开支,而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大淋来说,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呀!
  2000年中考,雷大淋不负众望,以全校最高分的成绩考取了本校高中部。可这对雷大淋来说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离梦寐以求的大学又近了一步,忧的是贫困的家庭已无法再承受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费用。每学期1000多元的注册费,对大淋来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因为家里有时一年的收入也就千余元,何况还有他每个月的生活费用!雷大淋彷徨了,但他又无法对年迈的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每次从父亲颤巍巍的手中接过注册费时,他都很清楚那不是父母省吃俭用抠下来的,就是向邻居、亲戚筹借的。现在他怎么忍心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他准备辍学了。
  父亲雷有雄实在不想让孩子刚起飞的理想就此夭折,他抱着一丝希望从霞浦来到宁德市民族中学,希望能得到学校的帮助。蓝存安校长接待了他,蓝校长得知情况后,当即表态:“我们这所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扶贫救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决不能让我们的学校有一个学生流失到社会上去。”蓝校长为此召集了学校办公会议,做出了一项对贫困学生犹如雪中送炭的决定:从并不宽裕的办学经费中,拨出专款来资助贫困学生,对学习优异且家庭困难的学生可部分减免或者全部免除注册费用,设立高额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学期可达500元),用来奖励和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仅此一项,宁德市民族中学一学期就要开支15万元左右,但蓝校长认为值得:“能让这些学生安心地坐进教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知识来改变他们命运,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母校向雷大淋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免去了他高中三年所有的注册费用,使他又回到了校园。
  教数学的郑一平副校长,即是科任老师又是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他对大淋倾注了父辈般的爱。学习上,他除了外出开会出差,每晚都要坚持下班辅导,而且总要到雷大淋身旁了解他的学习动态;生活上,让大淋最感亲切的是总能听到他那句话“大淋有困难吗?记得来找我!”大淋永远记得第一次从郑校长手中接过200元时的那股暖流,正是这200元让他解了那个月生活中的燃眉之急。
  宁德市关工委的老同志捐献了一笔助学资金,首先想到的是宁德市民族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而学校政教处接受这笔捐助后,首先想到的受益者是雷大淋,经推荐、上报、评选,从班级、年段、政教处一路绿灯,雷大淋破例连续两次获得宁德市关工委每年800元的赞助。
  老师们目睹了雷大淋的生活困境,在年段长郑老师的提议下,你一百我两百地筹集了一笔资金,用来帮助雷大淋及其他贫困学生(由年段老师出资赞助贫困学生在宁德市民族中学已成为一种惯例)。
  班主任陈老师时时关心、鼓励大淋。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雷大淋由于心理紧张压力过大,总分一下子掉了40多分,他苦恼极了!陈老师看在眼里,一次又一次地把大淋找到办公室,在学习上给他寻找问题、分析失误,从心理上给他减压、调整心态,使他摆脱了阴影,找回了信心。临走陈老师还不忘塞给大淋两盒洋参丸,风趣地说:“‘牛’,这是给你的养料,你可要好好地冲刺呀!”
  教英语的林老师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看到大淋瘦弱的身体和窘迫的生活,时常像大姐般地关心他,并把大淋介绍到自己的亲戚福安市农机局干部陈忠清家中吃住,从此大淋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和晚餐都有了着落,在福安有了一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叔叔和阿姨。
  许许多多的关爱,铸就了大淋的成功!
  高中三年雷大淋的成绩始终名列年段前两名,连续六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在全国英语奥赛中荣获二等奖,并且被评为“宁德市三好学生”。2003年高考,他以613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终于实现了自己“要上全国最好的大学”的理想。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纯
责任者
雷大淋
相关人物
蓝存安
相关人物
郑一平
相关人物
陈忠清
相关人物
雷有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