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8年9月至1966年4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83
颗粒名称: 一、1958年9月至1966年4月
分类号: G639.2
页数: 1
页码: 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大跃进”年代,民族中学注重政治和劳动教育,学校全体师生参与“大炼钢铁”运动。在“三年困难时期”,学校面临来自农村的学生辍学和“流生”现象,采取劳逸结合、勤工俭学等措施来应对困难。从1961年至1965年共有302名学生毕业,其中45名畲族学生保送至民族学院预科班。
关键词: 宁德市 民族中学

内容

民族中学创办之初正是“大跃进”年代。学校工作突出政治、突出劳动。根据上级的部署,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1959年以后,学校贯彻“政治挂帅,发动群众,精雕细刻,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了教学管理。
  1960年我国进入“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民族中学的学生大部来自农村,许多人无法坚持学习,“流生”现象比较严重。学校贯彻上级“劳逸结合”精神,维持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在校园内和周边山地开荒,种薯、种瓜、种豆、种蔬菜,饲养家禽家畜,勤工俭学,共度难关。
  从1961年至1965年,民族中学共有5届初中生毕业,共302人,其中有45名畲族毕业生被学校保送直升民族学院预科班深造。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健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