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79
颗粒名称: “复式”小学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379-3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的畲族小学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校舍,仅有两位教师姓钟,他们带着孩子自愿前来教书。由于师资和教室不足,学校采用“复式”教学,三个年级共用一个教室,老师会用普通话、本地畲语和汉族方言进行讲解。由于山里只有一所小学,其他自然村的孩子们需走崎岖的山路上下学。尽管条件艰苦,家长们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孩子继续到外地读完初中。畲村教师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关键词: 竹洲山 散记 畲族村民

内容

我和小侯打算趁此机会了解一下畲族小学的教育情况,便起身向亮灯的地方走去。
  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校舍,楼下是教室,楼上是教师宿舍。接待我们的是一对姓钟的畲族夫妇,他们是小学仅有的两名教师。由于竹洲山山高谷深、条件艰苦,很少有公办教师愿意到这里来教书,而这对夫妻却是自愿前来的。夫妇俩带着出世不久的孩子在学校住了下来,尽管生活十分清苦,却毫无怨言地默默地耕耘着,尽心尽力地教育着深山中的孩子们。
  坐在破旧的长凳上,夫妻俩给我们介绍起学校的情况。这是一所“复式”初级小学,现有20名学生,分为三个年级。由于缺乏师资和教室,三个年级同在一个教室中上课。一般情况是一个年级上课,其他两个年级上自习。上课时老师要用普通话、本地畲语和当地汉族方言3种语言来讲解课文,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由于竹洲山只在平中山村设有1所小学,其他自然村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崎岖的山路上下学。住在上竹洲和下竹洲的人家离学校很远,家长不放心让年龄小的孩子每天走20余里又陡又滑的山路,只好等孩子10岁左右才将其送来上学。以前,山里的孩子一般上完初小就辍学在家务农,近年来畲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再穷也要节衣缩食送孩子到竹洲山外的虎头或燕科去读完四五年级。最后,钟老师告诉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学习都十分努力。这几年竹洲山也开始出初中生了!”从他的声音里,我们不难听出一种由衷的欣慰。
  望着这对为孩子们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的畲村教师,望着仅有一张木桌、一条长凳和两张单人竹床的简陋宿舍,我们心中不禁油然生起一种敬佩之情。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万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