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畲族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69
颗粒名称: 传承畲族文化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371-3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为保护和发扬畲族优秀文化,金涵乡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开展民俗文化兴趣小组、聘请校外辅导员、发动全乡力量抢救畲族文化、开发闽东畲族青草药育苗基地等。此外,中华畲族宫成为朝圣地,闽东畲族风情旅游线也成为全国39条旅游专线之一。
关键词: 畲族文化 金涵乡

内容

欢乐的民俗大课堂
  欢乐的畲歌,轻快的畲舞,还有那红黑相间的畲家传统服饰……每周二下午,在蕉城区金涵乡亭坪村闽东青年文明号民族希望小学,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动人的场面。五年级学生雷丽云兴奋地对记者说:“没想到我们畲族还有这么多优美的舞蹈!”
  雷丽云现年14岁,是亭坪村牛头岗自然村畲民。同学们都说她是“抖空竹”的跳舞高手。她在学校不仅会唱畲歌跳畲舞,回到家里还能给亲人们用畲语讲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一个畲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小使者。
  小学校长彭明武告诉记者,蕉城区是我国畲族同胞的聚居区之一,亭坪村是个纯畲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丰富的语言习俗、服饰艺术、民歌传说、传统医药、武术等灿烂文化被大量遗失、淡化,不少畲族同胞不仅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连最起码的畲语也遗忘了。
  “绝不能让畲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这个念头一直困扰着彭明武。从2002年开始,学校就开展了一系列整理、收集、学习畲族文化风俗的活动,不仅收集、整理、出版了乡土教材《畲寨风情》,还请来了当地民族中学的舞蹈老师教孩子们跳畲族舞蹈,派老师到宁德畲族歌舞团学习,编排了“小小花伞”、“抖空竹”、“镰刀舞”、“抢担舞”、“竹竿舞”等舞蹈,回校开设畲语、畲歌、畲族舞蹈、畲族风情导游等民俗文化兴趣小组,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时,学校还聘请曾在1964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蓝贵眉为学校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用畲语讲解本民族的光荣历史等。多方面的努力,使全校形成了浓厚的畲族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全力抢救畲族文化
  头冠、腕饰、帐眉、织布机、梳洗台、畲家大床……
  在金涵乡畲族文化展馆里,乡长钟泉芳细细地给记者介绍了展馆内他们多年精心收集来的各种畲家人的服饰和日常用品。这里的收藏品大都是手工制作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张纯手工打造的畲族人新婚时用的畲家大床。床的一面雕龙,一面雕凤,龙凤代表着新婚的男女,也是畲族的图腾吉祥之物,床的两边是八仙过海图,床内侧有不少小橱子,橱子里装的是新娘陪嫁的一些物品。
  钟泉芳说,乡里的干部在下乡时还要肩负着一个任务,就是随时收集流失在民间、富含精美的工艺、纯熟的技艺或能充分展现浓郁的畲族风情和畲家人聪明才智的畲族传统文物。
  “畲族灿烂文化大量被遗失、淡化,传统服饰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相当部分人已经不会说畲语了;畲族风俗逐渐消失,畲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很少能盘唱本族民歌……许多独特的畲族文化仪式无法举办……大量的畲族文物因疏于管理而被盗卖流失,珍贵的民歌手抄本被当作废纸遭到损坏。”这是在宁德市《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的方案》中描述的状况。作为蕉城唯一的畲族乡,金涵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畲族乡的乡长,作为一名畲族人,钟泉芳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仅发动全乡力量抢救畲族文化,还依托当地的民族希望小学、民族中学等广泛挖掘、整理文化遗产,挖掘、编排出一批畲族舞蹈和武术。2005年,10多位畲医联手,在金涵的亭坪村开发闽东畲族青草药育苗基地,200多种濒临失传的畲族特有的中草药被他们精心培育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打响风情旅游品牌
  “作为畲乡,畲族文化是我们的优势,是资源,更是品牌。”金涵乡党委书记钟宜国认为,挖掘与抢救民族文化,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还可以让其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在全国60余万畲族人口中,福建占60%,福建的畲族人口又大多集中在闽东。为保护和发扬畲族传统优秀文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便在金涵乡亭坪村规划、建设中华畲族宫。畲族宫占地50亩,计划总投资1060万元,整个建筑群取汉代风格,展现畲族特色,包括汉阙门、龙头主杖、祭祖坛、礼仪台、忠勇王殿、高辛帝阁及畲族历史文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由费孝通先生题写匾额。
  全国独有的中华畲族宫,已经成为畲族同胞的朝圣地,以此为基础的“闽东畲族风情旅游线”也已成为全国39条旅游专线之一。畲族宫已吸引了来自近30个国家、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和游客。同时,在中华畲族宫旁边预留90多亩土地,为后期配套和完善相关设施作准备。作为畲族民俗风情景点开发重头戏的亭坪村,将建成畲族民俗风情一条街,进行全新的开发和包装。通过旅游,把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益清
责任者
韩承斌
责任者
雷丽云
相关人物
彭明武
相关人物
钟泉芳
相关人物
钟宜国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蕉城区
相关地名
金涵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