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古宅的建筑结构与众不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49
颗粒名称: 雷氏古宅的建筑结构与众不同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341-3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的古建筑群,包括龙溪宫、雷氏宗祠和三座雷氏古宅。这些古建筑代表了畲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了畲族人民的信仰、风俗和生活方式。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些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在畲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雷氏宗祠 雷氏古宅 畲族文化

内容

半月里村现存三座古宅,系雷世茂五世孙雷世儒于清道光二十八年续建。三座古宅风格各异,但都富有民族特色。
  雷世儒的古宅建于道光年间。雷世儒中了武秀才,在习武之余还经营粮食、布匹、金银买卖,因此发家致富,拥有田产480亩。在未建宅之前,他在省城观摩了康天墀宅第(康天墀祖籍尤溪,乾隆举人,任福宁教谕),回乡后因地制宜根据本民族风俗习惯来营建自己的宅第。建宅之前,世儒时年25岁,为求大吉,所聘请的泥木工匠年龄均为25岁。因地皮不够大,雷宅比康宅来得小。建筑所有材料均从宁德一带水路运至塘头,再由工人搬回半月里,建宅所用泥木工达60多人,历时三年告竣。且雷世儒为人胸襟博大,厚待师傅及民工,三天小宴,七天大宴,建宅耗资甚巨,据说花了8000两银元。宅第竣工,本来准备在宅前立旗杆,不幸在立旗杆的当天,其2岁幼子夭折,众人认为不吉利,于是就不再在门前立杆。该宅坐北朝南,原建筑面积约951平方米,现建筑面积70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俗称“八扇厝”,左右马鞍墙内装入河卵石,入内为门厅、边门、奏墙、回廊、前后天井、客厅,厢房共有38间,共126根立柱。尽管经风历雨近200年,但墙体基本保存完好,屋内梁枋、隔扇、庭楣、雀替、琴桌、橱柜镌刻以凤凰、蝙蝠、四燕为主,间插人物花卉,工艺细腻,惟妙惟肖,特别是镂空雕刻恰到好处。在其主宅东向,后来又依附墙体续建绣楼、书堂、武房、碾米间、酿酒室以及管家卧室,随时世变迁,这些建筑已被拆改。
  雷加上的古宅系清嘉庆年间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5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俗称“六扇厝”,墙体为四方空斗墙。入内依次为石台阶、门楼、门厅、前后天井、客厅、厢房等。其空斗墙上多处檐口翘角,整体布局合理,给人宅中有宅的感觉。
  雷位进的古宅系清道光年间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3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俗称“六扇厝”。墙体为四方空斗墙,入内依次为正门、边门、门厅、前后天井、客厅、厢房等。值得一提的是其南向奏墙,大书“福”字,四角塑蝙蝠。整座宅第通风明亮,是座典型的民族建筑。
  三座古宅的建筑结构与众不同。其四方空斗墙内均装入河卵石,一旦受震动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夜间可起到防盗作用;在大门边设边门,专供妇人进入小弄,转到后座内室,以示男尊女卑、家规森严的封建礼制。在其奏墙上大书“福”字,四角装饰蝙蝠,因“蝠”与“福”字谐音,祈祝蝙蝠飞临结合成“进福”,希望“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雷世儒古宅正大门装饰上下檐,上檐匾额大书“海阔天高”,下檐匾额大书“华宅生辉”。三座中堂高悬黑底描金匾额,有“竹操松筠”、“举案齐眉”等庆寿之匾。中堂各挂四至六副楹联,其中有“冯翊灵钟歌,松竹而文夸肇建;新庭瑞霭培,亭壮大以大诒谋”,“冯翊”即今陕西省大荔县,雷姓祖居地。此联充分反映了雷氏后裔怀祖、念祖的心理。值得一提的是雷世儒在建宅时考虑到宅基为低洼泥沙地,独具胆识地在打地基时采取埕基打木墩,安放松木架(棋盘架)的办法,然后才垒石砌基,保证了地基牢实。这是近年拆去依附墙体的建筑时才发现的。虽经近200年历史,但整体地基未发生沉陷,符合建筑负荷原理,足见雷世儒建宅的良苦用心。村中另有清雍正年间雷世茂在村中心所筑石砌城门一处,通高4.1米,城门内高2.15米,宽1.65米,左右墙种植龙骨刺和城曲竹,基门顶原筑城厝,为谯夫夜间打更用。清代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村,能够高筑墙,注意安全防范,是件了不起的事。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亦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