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畲村听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33
颗粒名称: 在畲村听歌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321-322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福安市秦坑村与畲族人民共同生活半年的经历,重点描述了畲族山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深刻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畲族儿女以歌传情、咏物、抒怀、叙事,无论喜怒哀乐,都用歌声表达。在土地革命时期,畲族人民创作了一批革命山歌,鼓舞群众斗争。如今,畲歌已成为畲族人民追寻美好生活的乐园,比歌里唱的更美好。作者通过品味畲歌的韵味,咀嚼出了生活的真谛。回望秦坑,那片山头越发翠绿,畲歌依然回荡在作者心里,久久无法忘怀。
关键词: 畲族山歌 口头文学 文化传承

内容

在畲族聚居的福安市秦坑,我住了半年。在和畲民们共同劳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是聆听畲族山歌。那歌声,恍若一曲曲天籁,悠远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千百年来流行、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是我国民歌海洋中的独立体系,深刻地反映了畲族人民热爱生命、歌颂生活、歌颂劳动的不息精神。畲族山歌是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充分表现了畲族文化的传承和本民族的历史、宗教、生产经验、道德规范,也渗透着汉文化的影响。
  畲族儿女个个是歌手。他们以歌传情、以歌咏物、以歌抒怀、以歌叙事,几乎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人不歌。优美酣畅的歌声回荡在深山幽涧、庭院房舍。唱歌是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欢欣怡愉、忧伤痛苦、踯躅彷徨,都是以歌声抒发丰富复杂的感情,表达思绪的跌宕跃动,沟通亲人朋友的情谊,生活气息浓烈、爱憎鲜明,尤其情歌最富特色,最为青年男女喜爱。在男欢女爱的对歌中倾吐炽烈的爱恋之情,以情为主轴,唱得青年男女心花怒放,如“六送小娘过渡船,几多语言记心间。要做海水潮潮涨,莫作无情一阵风”。又如那些一唱一和的情歌,女唱:“枝枝茶叶情意深,茶叶好像阿哥心。花心生在茶叶内,妹心连着阿哥心。”男答:“蜜蜂双双采茶心,情人一对在茶林。合作茶园常丰产,情哥情妹情更深。”更是挑逗青年男女的春心。
  那年冬天,秦坑的畲家女出嫁,全村欢庆,热闹异常,我也好奇地凑热闹。屋内飘起新娘凄婉的歌声,她穿戴一新,脑后梳着长髻,歌声中交织着喜悦与忧伤,叙述着难舍难离的骨肉深情。经村民翻译,我才听懂那歌词:“爷呀娘呀——爷娘养女一枝花,花红不栽爷娘家。爷娘养女不中用,难帮爷娘作人家”。“哥呀嫂呀——真是感谢你呀,舂粿杀鸡给我吃。吃落白白吃,吃落没人情呀,不能帮你兴门庭。”新娘一边唱,一边涕泪涟涟,伤心不已。
  几个男女相邀去田间劳动或上山采茶,他们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唱。银锄落地,歌声飞扬,陶然在委婉缠绵、昂扬激奋的歌声中,忘了疲劳困顿,忘了饥渴烦愁。静静地聆听,和他们的心融会,和他们的血同流,真想成为一名畲族歌手,用歌声抒发心灵深处的欢欣痛楚,游弋在歌声的海洋,消除疲劳。畲民用歌声推动耕耘、播种、秋收、冬藏,互相提醒别贻误农时、错失时机;又以一曲严肃的祖公歌《盘瓠王歌》歌颂祖先垂范和伦理道德,充分表现了盘瓠“机智勇敢、护国安民、不贪富贵、勤劳朴素的高尚品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是革命老区。畲族人民经历了艰难残酷的斗争,创作了一批革命山歌,鼓舞群众斗争,更唱出了迎来解放的喜悦,如“解放以后出头天,农民田地分转来。收到除了完粮的,其余都是自己要”,简洁明朗、自然质朴,喜悦之情跃然歌声中。
  畲歌是闽东乐坛的奇葩。畲民们用歌声世世代代追寻的乐园,如今,在改革大潮中,已成为生活的真实,而且比歌里唱的更美好。我不断品味那歌声的韵味,如同咀嚼一枚回味无穷的青橄榄。追寻歌声的脚步,踩着生活的鼓点,我这才豁然开朗,读懂了秦坑。
  回望秦坑,那片山头越发的翠绿,曲曲畲歌依然在我心里回荡,久久无法忘怀。

附注

*本篇写于2003年。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升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