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畲族传统文化与风俗民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607
颗粒名称: 罗源畲族传统文化与风俗民情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
页码: 290-2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服饰和医药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罗源县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关键词: 罗源县 畲族文化 文化传承

内容

2006年,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要求,和国家、省、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精神,根据福州市文化局的统一部署,在罗源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坚持“全面性、真实性”指导原则,我县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并把畲族文化作为重点普查对象。由科技文体局负责畲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县文化馆为畲族文化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普查队伍依托各乡镇宣传部长、村级文化协管员,动员民间艺人、老专家等各种力量加入。由于普查工作组属于临时机构,日常工作依托在文化馆,人手严重不足。为了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我们采取定点、定项目的方法,先确定普查的重点镇、村及重点项目,以点带面,使普查工作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挖掘和整理出400多条的畲族文化遗产项目。我县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类项目获市级7项(畲医畲药、畲族服饰、畲家拳、“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畲族苎麻织染、畲族山歌、畲族婚礼),省级3项(畲族医药、畲族服饰、畲家八井拳),国家级2项(畲族医药、畲族服饰);全县有1个全国文化艺术之乡(飞竹镇飞竹居)、1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松山八井村)、1个市级文化艺术之乡(霍口乡福湖村);此外还有4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将当地畲族风俗民情介绍如下:
  畲族服饰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丁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下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以示这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三公主的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因为新娘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畲族的传统服饰崇尚青、蓝色,面料多采用自织的苎麻布,一般都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衣长9寸、宽1.5寸,领上花色按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花纹。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所系彩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订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串”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在畲乡也十分流行。
  为了传承、保护畲族服饰,罗源每年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畲族风”民族风情节等活动,展示畲族工艺、畲族服饰“凤凰装”,并鼓励畲族女性穿戴“凤凰装”;对掌握养桑蚕、种苎麻、织腰带等畲族服饰相关技艺的民间艺人进行登记注册,提供经费,鼓励传承、传授;建成罗源县畲族民俗博物馆,搜集畲族服饰、“凤凰装”及有关饰品,并进行展示陈列。
  畲族医药
  八井村畲族民间医术和草药在当地很有影响,受到罗源县各族人民的喜爱,常有人来八井村向畲医求医问药。畲族民间医生运用传统医疗手段治疗外伤、风湿类疾病和一些杂症,有独特的方式和疗效。畲医治病时,首先是询问病史,然后诊脉,再观察病人眼睛的巩膜,以瞳孔为中心,将巩膜分为上下左右4个区,各区代表人体不同的部位,观察巩膜上的红、黄、黑等不同斑点,来诊断疾病发病的时间、损伤程度,诊断时还重视指甲根部的血片、颜色,从中发现患者受伤害的时间、部位以及伤情。
  畲族医药既与中医药有一脉相承之处,又具有鲜明特色,畲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六神论”基础上,即认为人体生命由心、肝、脾、肾、胃六脏的“六神”主理。畲族聚居区山林广阔,草本、藤茎植物繁多,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村民骨伤、内伤、皮伤和蛇咬虫叮等伤害,均能就近甚至就地得到及时、快速的治疗,物美价廉,因此,畲族医药广受欢迎。罗源县一些畲族村卫生所发挥畲族医药的特色,对五保户、特困户等低收入群体免费提供中草药。
  罗源松山镇八井村的畲医畲药传承了集拳术、六时(点穴)及医药为一体的治病疗伤技艺。59岁的畲医雷德明说:“村里人看病付多少钱都是病人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自己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如果有人实在付不起医药费,我也给看病,这是最起码的医德。”雷德明29岁开始随父学医,如今儿子雷知文也成为一名畲医。雷德明家里有70多种中草药,他说,这些是常备草药,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还要根据病情再到山上去采摘。39岁的雷桃弟是家里的第五代畲医,他说,畲药相对经济实惠,而且畲医都是随叫随到,一些常见病在村里就可以治好。但由于畲医都是祖传,且收入比较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要发挥畲族医药特色,服务基层,就要加强对畲族医药及传承人的保护与关心。
  八井拳
  八井拳是畲族著名的武术拳种,因产生于罗源县松山镇八井村而得名。八井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相传最早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雷居安、雷安和两兄弟传到牛洋村,其后人迁居八井村后逐渐出名,故称之八井拳。八井拳既有中国南拳刚健有力、迅速凶猛的特点,又有独具风格的攻防套路,动作多模仿动物,短促有力。其基本套路有龙庄、虎庄、半龙虎庄、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其中以半龙虎庄为最基本的套路,共12个动作(三箭、挖鞭、三击、牵基、圆化、赴掌、推马、掩耳、摘桥、三垮、按手、十字),每个动作基本是三步一反复,做完一个动作便要开声(即大喊一声)。半龙虎庄拳术进攻多用手,脚式用马步或箭步,威武稳健。龙庄、虎庄、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都是在半龙虎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如龙蛇飞舞,静如观音坐莲。每个动作有攻有防,攻防结合,步伐稳健,连贯自如,节奏分明,具有很强的健身作用和观赏价值。
  清末起八井拳开始声名大振,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八井村都开设武术馆,农闲时节畲族男女青年集中在一起练拳比武,蔚为乡风,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拳师。如清末八井拳师雷朝阳拳术精湛、武德高尚,反对恃强凌弱,曾在宁德桥头将想硬逼他收徒教拳的十八人一一放倒,声名远播。民国时期,八井畲民雷新泉一人持扁担,在罗源县城街头将低价强买八井畲民薪炭的一个班的警察,打得落荒而逃,反动军警、土豪劣绅从此不敢轻易欺负八井人。八井拳影响日见扩大,不仅流传到闽东各县畲族地区,也传播到汉族人中去。
  八井拳中的绝招是点穴。据说精通点穴的人,能使被点中要害的人当场毙命,或使人逐渐消瘦,精气衰竭而死。点穴高手世代告诫后学者,如滥用点穴术致人死命或伤残,自身也会有报应。因此,拳师收徒传授非常慎重,注重考察徒弟道德人品,不轻易教人点穴绝招,并有“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的规矩,拳师自身也很低调,对外人秘而不宣,致使点穴术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八井等地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以点穴术惩恶扬善的传说。据传,某日一外地年轻男子驾车经过八井村,停车在路旁解手,不避妇人。一位大嫂见状予以批评,男子不但没有愧意,反以下流话回敬。大嫂见他如此没有教养,轻点其身一下。男子照样骄横无礼,驾车扬长而去,一路上感觉尿频,几近失禁。诧异之余,问邻村人才知八井人点穴术厉害,大惊失色,急忙返回八井村找到大嫂跪拜连连,赔礼道歉,痛表悔意,才得以解穴。
  与八井拳点穴绝招共生的是八井村的跌打伤科,历史上八井不少拳师都是治跌打损伤的好手。如八井村著名的拳师雷乾祯(1881~1950年),就是其中的出色人物。他年轻时已练就一身好武艺,成为罗源有名的拳师。在习武的同时,更继承传统的畲族医术,专心研究跌打损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出一套有关人体气血与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人体血气运行与穴位、“六神”(心、肝、肺、脾、肾、胆)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指甲、眼球上表现的理论,并绘制出十二时辰“六神”示意图、二十四节气“六神”示意图、“穴位”示意图等。
  解放后,八井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奖,为我省畲族赢得了荣誉。民间习练八井拳的活动也一直很活跃,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没有断过。2006年2月,罗源在八井村举行全县首届畲家拳汇演,八井拳再次作为福州畲族民间拳术的代表拳种广受关注,甚至吸引了西方著名武术杂志《功夫》的特约记者前往采访。
  畲族文化是畲族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正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畲族文化也应当同步发展。我们必须把畲族文化遗产当作一宗历史文化财富来看待,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遗失和消亡,应努力创造更好的保护传承条件,让这朵文化奇葩流芳百世。

附注

作者系罗源县政协委员、县文化馆馆长。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