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587
颗粒名称: 崇儒畲族乡社会调查
分类号: K928.5
页数: 8
页码: 256-26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部,是福建省三个畲族乡之一。该乡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和文化氛围浓厚。
关键词: 崇儒畲族乡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

内容

崇儒畲族乡是福建省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位于霞浦县西北部,离县城14公里。东接州洋乡、水门畲族乡,北靠柏洋乡,西、南与盐田畲族乡毗邻,东南邻松城镇,面积141.3平方公里。1990年有耕地面积23984亩(其中水田18182亩,旱地5802亩),林地14万亩(其中杉、松、竹、杂木10万亩,经济林3645亩,油桐1万多亩,油茶13700亩,茶叶8438亩等)。
  根据霞浦县气象站自1960年至1981年的测量统计,每年下雪从1月24日开始,2月11日结束,相间19天,每年平均下雪2天。每年雾平均5.9天。每年日照时数以旬平均,最高达96.6小时(7月下旬),最低为28.4小时(2月下旬)。每年各月平均风速,最高为2.6米/秒(8月),最低为1.6米/秒(6月)。
  崇儒乡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霞坪、上水、新村三个畲族村的农田,多为酸性黄壤土,水田多为酸性黄泥土,缺磷土壤占80%,缺钾土壤占70%。
  因为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天然植被较少,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累积较少,矿质养分淋失较强,因而土壤的自然肥力一般较低。耕作管理较粗放,施肥不足,土地有效肥力普遍较低。
  社会环境
  从东南的霞浦城关出发到崇儒畲族乡有公路纵贯全乡,可通大小汽车、三轮摩托、拖拉机,北经柏洋乡的横江、洋里,可至柘荣县,交通尚便利。
  崇儒畲族乡共有27个行政村,其中溪坪,新村、上水、霞坪、笕下5个村属纯畲族村。此外,岚下、溪边、半路张和坪园、汴洋、崇儒的畲族较多,其他除樟桥外,各村均有畲族居住。
  溪坪村位于崇儒村南部约8公里的山上,先沿公路走4公里多到路口,然后转到盘山小径,可直达。溪坪村包括8个自然村:小岭3个村51户218人,老虎弯18户89人,桃弯山13户56人,溪坪16户72人,林排洋3户11人,猴洞10户43人,均散处于大山四周。居民有蓝、雷、钟诸姓。据说雷姓从霞浦红山来,钟姓自福安坂中乡来,蓝姓有两支,一支自福安王楼来,第四世移于此,至今已21世。在溪坪自然村,建有小学新校舍一座四间。全村共有水田400亩,农地292亩。畲族人民种植稻谷、甘薯,以甘薯、米为主食。为照顾少数民族、每亩征购粮由200多公斤改为60公斤,可以人民币顶缴。
  新村位于崇儒村南1.5公里处,旧称墓村,从崇儒乡政府沿公路向南,至路口过一溪,溪阔约25米,溪床有51个石磴,平常溪水从石磴间流下,如遇水大淹没石磴,便不能通行。新村行政村包括7个自然村:新村36户158人,后地33户141人,石排洋19户76人,洋尾清30户116人,半岭21户85人,世投堂13户56人,走马坪12户51人。均散于附近山岭,尤以石排洋自然村为高,距崇儒村约5公里。半岭自然村在山坡上,距崇儒村约4公里。新村共有水田760亩,农地433亩,水稻亩产410公斤,除缴交征购粮外,人均口粮350公斤。粮食以米为主,山上则米与甘薯各半。全村共有小学5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3所),在洋尾清新建校舍3间。有个体食杂店5间,日用百货多到崇儒村或城关购买。
  霞坪村在崇儒村北1公里多处,在公路西侧,地势较平坦。霞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霞兰里36户166人,三箩洋16户62人,曲箩5户28人,石竹笼13户57人,大坪后17户70人,乾爿山15户62人。在霞坪,除与各畲族村一样有“郑先锋”外,还有“祖公母”厝,内奉诸神。霞坪还保存着祖图,在年节祭祖时展出。霞坪畲族多雷姓,据说祖先从福安、福鼎迁到湾里,再搬到霞坪。在50年前只有3幢房子,现有20多幢。本地生产较好,口粮达400公斤。
  上水畲族村位于崇儒村西北部约4公里的山上,先沿公路北上转西,过桥经小学到山脚,再拾石阶而上,约1小时可到达。上水行政村包括上水112户456人,下水20户88人,尖峰7户26人,贵岩下8户30人等4个自然村。在上水新建小学一座2层共8间,是全乡畲村最好的钢筋水泥校舍。在小学前面,有一座10扇大厝,系乾隆己酉年(1729)建,至今尚居6户。据现存《蓝氏族谱》载:蓝姓畲族系从罗源大坝头迁来,自第四世蓝五满至今17世,已居住12代人。上水畲族均精制斗笠,尤以蓝克宜手工最细(已过世20多年),名闻各地。上水旧名“水漕泷”,下水旧名“赵叶洋”,均在1949年后改为现名。原有钟、雷姓,因衰落外迁。现有汉族4户,生活和当地畲族相似。上水在诸村中,以善唱畲歌闻名。
  笕下畲族村在崇儒村的西北部15公里处,交通不便,对外有3条通道:一从崇儒村步行经上水、石亭到笕下;二从崇儒村乘车到岚下步行到笕下,均有15到20公里山路;三从崇儒村乘车经城关到福安县松罗,再步行6公里到笕下。笕下多钟、蓝姓畲族,雷姓畲族较少。包括:樟坑16户72人,笕下14户62人,单斗仔5户17人,犁路头3户10人,铁路头4户10人,洋中厝3户12人,溪乾楼12户53人,后樟8户30人。
  在崇儒村东北的坪园,西北的岚下,南部的溪边、半路张,也有畲族与汉人杂居,但仍采取小集中方式,居于自然村中。
  聚族而居的村落社区
  考察崇儒乡畲族各村落的历史,往往由其肇基始祖首先在该地开基立业,然后经几百年繁衍而成大族村子。例如,上水村居始祖蓝五满于明末清初迁到这里定居,从此兴宗聚族、发展繁衍直至今日。现今的畲族村落村民多由共同的始祖传下,构成了畲族村落“聚族而居”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族”指民族)。由于各村还有汉族村民居于其间,又呈现出与汉族杂居的特色。下面通过几个自然村的统计,可以看出这种聚族而居的特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纯粹的由畲族居民构成的畲族村,如霞坪石竹垅、下水和大坪后,也有由畲汉居民共同组成,不过畲族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如上水、新村、洋尾清、霞坪等。这便是聚族而居和畲汉杂居的特点。畲汉杂居,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从大的范围而言,畲汉杂居对畲族文化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在畲族聚族而居的村寨中,又以某一姓氏为主要姓氏,其户数较多,如上水自然村、石竹垅自然村、洋尾清自然村以蓝姓为主,新村自然村以钟姓居多,大坪后自然村以雷姓居多。由于聚族而居,同信仰、同语言、同生产、同文化,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绵延不断,族体意识强化,另一方面也容易固守以本族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生产的发展与乡村企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了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经济体制得到改革,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崇儒乡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乡党委、政府根据崇儒乡山场广阔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了个体、集体、联合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发展林、茶、果生产。
  1976年,乡政府以神头岭畲族自然村为大本营,建立了崇儒乡林场,营造杉木1300亩,80年代中期开始间伐。现林场人员5人、杉木蓄积量为10400立方米。
  1989年,崇儒乡在企岭头建立了由县、乡、村三级联办的万亩林果场。联产村落有上水、郑洋、保安、崇儒、新村、坵山、溪坪、路口等8个村。种下美国湿地松4283亩、本地松(马尾松)4000多亩、杉木2000多亩、日本甜柿200亩、古田油柰200亩。林场人员9人。
  其他较为突出的有:郑洋林场总面积8000多亩,溪坪4925亩,上水2500亩,笕下1400亩,新村940亩。
  2.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
  香菇种植:1986年开始种植。1990年全乡种植香菇800万袋,产量500吨,产值2000万元。出现了新村香菇村和蓝大福、雷马兴等较为突出的香菇专业户。
  新村种植香菇10万袋、年产干菇3500公斤,年产值11.2万元,户均收入700元,人均收入164元。
  蓝大福1986年试种香菇1万袋,获得丰收,后扩大种植,并建立食用菌场厂,内设有无菌室、烤干灶、香菇楼等厂房3座,有香菇生产的全过程设备。1990年生产菇菌种2万瓶,种植香菇6万袋,年产干菇20吨,产值90万元。香菇产品销往厦门、福州、深圳、广州等地。
  雷马兴建立了香菇场厂并与茶叶购销联办,每年春夏两季购销茶叶,秋冬两季生产香菇。1990年种植香菇2.8万袋,年产香菇并收购烤干,计12.5吨,年产值70万元。每年收购干毛茶叶60吨,运往福安、福州、上海、杭州等地加工、销售。又承包茶园80亩,年产茶叶3吨,年产值24万元。
  3.乡村企业逐步发展。
  除崇儒乡蜜饯厂外,5个畲族村分别办了村级茶场、油坊、碾米厂等。
  上水茶场,由个体、集体联办,个人承包,年产茶叶3000公斤,产值1.3万元。新村茶场,年产量1012公斤,产值4044元。溪坪茶场,年产量3000公斤,产值1.2万元。
  新村洋尾清、上水、笕下、溪坪等村办有碾米厂。上水、半路张、清水曲村办有油坊等。全乡5个畲族村的村办企业年产值为3.5万元。
  发展经济文化
  中共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有管理自主权的精神,为保护崇儒畲族的经济建设权利,充分注意崇儒乡的特点,帮助扶持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崇儒乡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大力帮扶,使崇儒乡畲族群众能全面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优惠政策。
  从1949年至1957年的9年间共投放各种生产资金和救济款16万元,救济粮230担,水利设施投资12000元,还提供了棉花、棉被等救济物资。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生产,摆脱贫困,号召畲族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1957年6月止,全县已参加合作社的农户52836户。崇儒乡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多数都组织起来,加入了农业合作社。
  1957年至1966年的10年中,虽曾一度刮起“民族融合风”,民族政策的执行曾受到影响,民族经费有一定压缩,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照顾。这些经费除一大部分用于解决畲族群众生活困难外,还扶持了生产,为购买耕牛、修水利、垦复茶园、购买猪苗等,极大地促进了畲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工作受践踏,民族补助经费被取消或减少,每年全县民族经费仅几千元。从1978年开始,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为切实帮助霞浦县畲族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省、地、县增加了对民族地区的各项补助,从1978年的3.5万元开始,逐年增至1984年的42.6万元,崇儒乡的民族经费也随之增加。在拨款项目上强调不能单纯救济,应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自力更生,改变过去的“输血”为“造血”。这些项目多用于改善畲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畲村的经济建设,如垦复茶园、购买果苗、种植两菇、造林、畜牧等,使崇儒乡畲族经济得到发展。
  崇儒畲族乡成立后,霞浦县人民政府根据相关文件,确定崇儒乡为贫困乡,从1986年起执行省定贫困乡的优惠政策。同时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通知,“乡财政超收部分应全部留给当地,分配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和专项资金时,应适当照顾”。
  崇儒乡自1986年起财政超收金额留成和上交金额情况如下表所示。
  霞浦县人民政府还实行特殊的公粮减免政策,减轻畲族人民的负担,1984年至1990年公粮合计减免2722.45吨,具体数如下表: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崇儒乡的农业生产、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与汉族地区相比,生产发展较慢,生活还比较困难,部分畲族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依照1984年国务院发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采取了对崇儒乡部分贫困畲族村重点扶持的措施,帮助这些村摆脱贫困面貌,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霞浦县人民政府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来完成。
  1986年,霞浦县所确定的85个贫困村中,崇儒乡有溪坪、新村、上水、笕下4个畲族村。霞浦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倾斜政策,从项目上优先考虑。确定在崇儒乡由县直机关直接挂钩的扶贫点为:上水由县委办公室挂钩,笕下由县民委、县司法局挂钩。1989年撤销笕下扶贫点,增加民政局挂钩的溪坪扶贫点,地区民委直接挂钩霞坪扶贫点。在扶贫工作中,县委书记陈济谋7次到上水现场办公。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畲族制定脱贫规划,尽力关心和改善这些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办实事。县委办公室在上水扶贫期间,为上水贷款1.1万元发展畜牧,购牛4头、母羊58头、猪苗80多头。1989年拨款2.2万元盖校舍300平方米;拨款2.8万元开发茶园250亩,改造旧茶园150亩;拨款2.1万元架设了3公里长的高压线,解决村上照明问题;安装自来水2800米,解决吃水难问题;还协助办了医疗站。县民委在笕下村共拨款3万多元,扶持种植香菇10多万袋。在溪坪村,县民委拨款1万多元,架设了从路口到蓟溪坪主村的高压电线,全村3个自然村通了电。县民委和民政局拨款近万元,新建了溪坪学校,民委还拨款4000元帮助垦复茶园。乡政府、县林业局和溪坪、新村、上水等村群众共投资7万多元,办了林果场联合体,造林2000多亩,种上无核柿和油柰等果树。通过扶贫,使畲村的贫困面貌得以改变。
  自1949年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发展崇儒乡畲族教育,以各种倾斜手段,采取适合畲族学生入学的办学形式,提高普及率。为扩大办学面,使偏僻的畲村儿童不出村就有学校可上。崇儒乡的学校从解放初期的2所发展到84所。1990年有民族学校24所,27个教学班,崇儒乡小学在校畲族学生达475人,入学率达97%。1970年创办了1所初级中学。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贫困地区实行免费教育,其后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重点扶持民族教育,逐步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发展民族教育,1986年,县政府、教育局、民委将崇儒初级中学改为霞浦县民族中学,崇儒中心小学改为崇儒民族中心小学,上水小学改为上水民族完全小学。民族中学以降低招收分数照顾初中生空白村,为畲族生发放助学金等倾斜政策,提高畲族初中生入学率。民族中学、崇儒民族中心小学还实行了寄宿制。
  崇儒乡畲族解放前卫生条件、健康水平极差,卫生设施几乎空白。1952年设立卫生所,1958年改卫生所为保健院,1984年改称为崇儒乡卫生院,设有9个科室、3个门诊部,内有医士2人,还有中药剂士、助产士等。
  为改变畲族乡卫生状况,县卫生部门、政协老中医委员、妇联等多次配合乡卫生院进行妇科病查治,巡回义诊医疗,在上水设立儿管点,1966至1985年间进行血吸虫疫区的钉螺查勘、灭螺等群众运动。地、县民委还多次组织村医培训,各村设立了医疗站。祟儒乡畲族的人口健康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附注

本文节选录自《崇儒乡畲族》第一、五、十二章,完稿于1992年。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强
责任者
蓝孝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崇儒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