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云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577
颗粒名称: 瑞云村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
页码: 246-2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瑞云村是福鼎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保留浓厚的畲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关键词: 瑞云村 畲族文化 社会事业发展

内容

瑞云村地处鼎霞交界,是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老区基点村,距硖门集镇6公里,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麓。全村现有12个自然村,总人口1756人,共417户,其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以上。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112亩,茶园1300亩,果园72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700多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村财收入2万元。
  村里畲族文化氛围浓郁,长期以来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习俗。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牛歇节、“七月七”都是传统的对歌节,届时畲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云集瑞云寺周围对唱山歌,持续几天几夜。2010年,瑞云“四月八”牛歇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东著名古刹瑞云寺,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居福鼎六大寺之首。该寺历史上名僧辈出,清代有行智、秀怀,民国有智水,他们德才兼备,为佛教界名流。寺院建筑为园林式布局,打破中轴线对称常规,别具一格。寺内长廊相接,长达50余米,斗拱、梁栋精雕细刻,展现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寺前有参天古枫树,寺后有千年银杏,寺周山峦连绵,绿树葱茏,有“平岗松涛”、“寿塔眠云”、“梅亭放鹤”、“层峦烟雨”等景,号称“凤山十六景”。
  几年来,瑞云村共投入各方帮扶资金30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多万元,完成从集镇到瑞云7.5公里长、3.5米宽水泥路,村级公路网也逐渐完善,先后修建了5条自然村公路,总里程达28公里。完成下里洋、葫芦墩、溢洋等三个人口聚集点和其他自然村的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接通工程等等。投资20多万元,完成村委会所在地葫芦墩水泥硬化等基础设施。投资18万元,建起花园式村委办公大楼,结束了村“无址议事”的历史。投资40多万元完成小学教学楼(福清楼)和宿舍楼。投入25万元兴建了一座砖混结构四合院型的敬老院,占地面积近1亩,内设有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和活动场所等,对五保、低保、孤寡老人16户进行集中安置。
  1994年以来,由于大力实施“造福工程”,通过长期努力,到现在,绝大部分群众集中在下里洋、葫芦墩、溢洋三个集中聚居点,其中下里洋100多户。聚居点实现了“五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有了巨大提高。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瑞云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