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带来万事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561
颗粒名称: 家和带来万事兴
分类号: C912.82
页数: 1
页码: 2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溪塔村畲族同胞通过开山种茶、跨涧栽果、承租外村耕地等方式,实现了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溪塔葡萄沟成为全国第三大葡萄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溪塔村还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行社合作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建设基础设施和新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此外,村里还投资建设标准化公厕和垃圾集中点,各家各户配置垃圾收集桶,维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溪塔村 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

内容

溪塔村地处山区,全村126户,626人,耕地面积仅674亩。在这样人多地少的小山村,溪塔的畲族同胞用热情、质朴、善良、勤劳,铺设了一条致富的路子。他们开山种茶、跨涧栽果,甚至到外村承租耕地,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超过6000元。2006年,该村被列入福安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有人说,只有“大家庭”式的溪塔村,才能成就一条绵延5公里、枝蔓交缠、果实分属30多户种植户的“全国第三大葡萄沟”。此活不无道理,这也正是溪塔村的魅力。溪塔葡萄沟出产的刺葡萄,汁丰味甜,不酸不涩,深受青睐,市场销售价格比福安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当家品种巨峰葡萄要高出许多,每年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更珍贵的是,溪塔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无价的人文生态景观。
  据介绍,为了开发溪塔葡萄沟的旅游资源,村里与福安市交通旅行社联手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首期投资60多万元建设休闲亭、廊桥、餐厅等基础设施和新景点,7月已对游人开放。同时,村里还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公厕和10多个垃圾集中点,各家各户都配置了垃圾收集桶。村民们都在为维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庆堂
责任者
郭雅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溪塔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