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乡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550
颗粒名称: 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乡情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206-207
摘要: 穆云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北部,是闽东畲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该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包括丘陵山地、国营蟾溪林场、耕地、三条溪流、矿产资源等。在经济发展方面,该乡形成了八大产业“大合唱”的新格局,包括粮食、林业、茶叶、水果、食用菌等。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茶叶加工业、机电行业和第三产业为支柱的格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也有所发展,包括公路、村委会通路率、自来水工程、教育卫生文化生活条件等。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自然资源 人文历史

内容

穆云畲族乡地处福安西北部,西与周宁交界,背靠海拔1449米的白云山,东与坂中畲族乡毗邻,南与康厝畲族乡相接,全乡方圆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是闽东畲族人口的主要聚居中心。全乡现有33个村委会,2.48万人,其中有13个畲族村委会,7个畲汉杂居村委会,1个回族村委会,畲族人口796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2.1%,占福安市畲族总人口的13.7%。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畲乡同时也是闽东革命的中心地,叶飞、曾志等革命前辈曾在此建立过中共安德县委等革命组织,竹洲山畲族村是闽东工农红军的重要根据地,畲族群众为闽东的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穆云乡地处山区,但资源丰富,现有丘陵山地10.6万亩,境内有5万亩林地面积的国营蟾溪林场。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95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农地0.45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68万亩,龙首溪、绣溪、穆阳溪三条溪流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穆阳溪上游建有闽东水电站,并计划兴建装机40万千瓦穆阳溪梯级电站。辉绿岩、银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安茶叶、水果的主产区。穆云乡既是著名茶叶优良品种福安大白茶的起源地,又是闽东名果穆阳水蜜桃的主要种植区。
  改革春风沐浴下的穆云大地呈现勃勃生机,畲乡农村经济从原来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粮、茶、果、林、菇、菜、兔、竹等八大产业“大合唱”的新格局,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9800吨,农民人均口粮达到375公斤。林业、茶叶、水果、食用菌成为农村经济的四大产业支柱。全乡现有林业面积1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实现了绿化荒山;茶树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值达550万元;各种果树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值达166万元;以香菇、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年创产值达80多万元。畲乡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乡人均纯收入达1050元,基本解决温饱,正跨步迈向小康。
  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畲乡经济最活跃的主力军,保持35%以上的递增速度,并形成以传统的茶叶加工业为依托,机电行业为龙头,第三产业为补充的格局。全乡现有茶叶加工销售企业80多家,年实现加工产值1000多万元;乡属企业以年产值达800万的中外合资福良机电有限公司为骨干,初具规模。全乡乡镇企业产值达301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
  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也有较快发展,全乡公路总长达46公里,村委会通路率达到39.6%,33个村委会有31个村架设了高压电;15个村委会兴建了自来水工程,人饮自来水覆盖率达41%,教育卫生文化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乡拥有71所小学,其中完小校2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18所村卫生所和25所村妇幼保健室,分布于各村,群众的医疗保健基本得到保证;全乡有1个文化站,13个宣教中心,2个村级卫星电视接收站以及广播等设施,充分改善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条件。

附注

*本篇写于1994年。雷维善系穆云乡原乡长。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雷维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