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畲族生活日日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497
颗粒名称: 洛江畲族生活日日甜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127-1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双髻山畲族村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扶持,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
关键词: 双髻山 畲族村落 文化发展

内容

在晋江北部(现属洛江区)双髻山半山腰东西两侧的深山峡谷里有两个畲族村落,共有8个聚居点,包括东侧的新寮、小梧洋、湾丘后、东寮和坑内,统称厝斗村;西侧的坑头、西寮和岭头,统称坑头村。原来属晋江县第二区管辖,现在由洛江区河市镇和马甲镇分别管辖。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只有400人左右(其中东侧近300人,西侧23户89人)。
  畲族原来居住在浙江会稽山一带,迁徙至晋江已有400多年历史(坑头已传至17世了)。旧社会,由于地处穷乡僻壤,交通十分不便,加上土匪“绿林军”盘踞此地,他们横行霸道,到处打家劫舍,畲族村民深受其害,被烧毁房屋7座,被抓走青少年40多人,被迫外迁的20多户。小小的村子,田地荒芜达70多亩,畲族兄弟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文化教育就更谈不上了,全村读过书的人很少。
  畲族人民求翻身盼解放由来已久。1948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晋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时,特别是中共晋北区工委成立后,地处深山峡谷的坑头村被选定为地下党活动据点,中共晋(江)南(安)永(春)县工委、晋北区工委很多重要会议在坑头村举行,晋南永游击大队也曾在坑头和西寮村集训。晋北地下革命斗争得到了畲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但在1952年以前,人们还不知道厝斗、坑头等村落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
  1952年上半年,郑炳山同志还在晋江县第二区当区长的时候,感到厝斗、坑头这些村落生活习俗有点奇怪,比如祭祖时往往非常神秘,时间选在大年初一凌晨,而且只准男人祭拜,不让女的参加。祭拜后,其祖先造像即由族人老者收藏,任何人不得泄露天机。郑炳山同志经过深入调查,才知道他们原来是少数民族——畲族的族人。
  1952年9月,郑炳山同志调到中共晋江县委统战部当部长。当时,上级统战部门正布置各县市对民族情况进行调查,明确是少数民族的,要承认他们,并按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适当给予照顾。中共晋江县委统战部和晋江县政府民政科等有关部门在研究民族工作时,郑炳山把他所了解的双髻山厝斗、坑头等村落的情况作了汇报。县委统战部和民政部门派人复查后,立即承认聚居在晋江二区境内的厝斗、坑头等村的蓝、雷二姓为少数民族——畲族,这是晋江县第一个承认少数民族的村落。
  厝斗、坑头两村落的蓝、雷两姓被确认为畲族后,晋江县统战、民政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如何根据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适当加以照顾的问题。当时提出照顾的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对该少数民族村落的穷苦人家,适当给予救济,扶持其发展生产,逐步改善其生活。这条没有异议,民政科也答应此项工作由他们负责进行。二是畲族山村至今没有一所小学,建议创办一所民族小学。教育部门一开始感到为难,一怕该村山高僻远,交通不便,生活贫困,没有教师愿意上山去那里教书;二怕没有生源,学校办起来后,没有学生来读书。经反复讨论后,认为该村村民过去因为穷,没法让子女上学,再加上村中没有小学,学龄儿童要走很远的山路到外村去读书,父母不放心,致使许多学龄儿童失学在家。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生产力提高,如果能在山村创办小学,方便就近入学,入学的学龄儿童一定会增加。最后决定于当年(1952年)拨出专款,分别在厝斗、坑头创办两所民族小学,而且实行学龄儿童全部免费入学。这是晋江县第一所民族小学,双髻山畲族人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学校。这两所小学办起来后,畲族村民十分高兴,纷纷送学龄儿童入校就学。此外,村里还办起了民校扫盲班,全村人踊跃参加学习文化,1958年就摘掉文盲帽,实现无盲村。64岁的老大爷蓝转来和58岁的杜玲老大嫂也戴着眼镜、拄着拐杖参加扫盲班学习文化,由一字不识到能看简单的信。
  过去,双髻山的畲族人家受人歧视,被人看不起,现在在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大家庭里,政治地位提高了。年仅19岁的雷来成从1952年民主建政开始就先后担任双髻乡副乡长、乡长和晋江县人民代表;过去受尽压迫的蓝款生被选为晋江县第一届政协委员;曾经支持地下革命斗争的蓝星亮从1952年起也担任乡财粮委员多年。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1961年晋江县政府决定把原属双髻乡的厝斗和四方乡的坑头两个畲族聚居村拆出单独成立少数民族行政村——厝斗畲族村,推举雷金枝为村长,蓝新兴、蓝乌仁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1960年和1962年,担任河市镇保健院长的雷来成、厝斗畲族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蓝乌仁分别应邀参加由省民政厅组织的“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北京、天津、河北等13个省市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其中蓝乌仁参加的第二批观光团在北京期间还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经济生活方面,双髻山的畲族人家也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经济发展,生活逐步改善。国家5次拨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并帮助他们组织一支30多人的“青年远耕队”,开垦了70亩荒地,种植各种果树5000多株,修建了两个池塘,单季稻改双季稻30多亩。此外,还连续数次组织猎手帮助他们围剿山猪等野兽,以保护生产,十年九无收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而且年年获得增产增收。合作化第一年粮食产量比解放前增加40%,公社化后第一个夏收,粮食平均亩产比解放前翻了一番多,村民由贫困逐渐走上富裕。畲族兄弟无不兴高采烈称赞道:“共产党是万能党,解放后我们这里不但没有土匪,连山猪等野兽的声音也难听到了!”
  过去,厝斗、坑头村的道路都是高低不平、非常狭窄的羊肠小道。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新建通往外界的山村水泥公路3条约13公里,连接境内8个聚居点的山间大道2条约8公里,交通非常方便,群众高兴地说:“真是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
  村里还建了两座水电站及多条引水管,使村民实现照明电气化、用水自来化、农副产品加工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化,结束了过去出门靠步行,照明靠煤灯、运输靠肩挑、联络靠口信的历史。
  现在,坑头、西寮和岭头已被规划为仙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一大景点——畲族民俗村。
  饮水思源,双髻山畲族人民决心搞好生产,用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恩情!

附注

作者郑炳山系中共晋江县委统战部原部长,吴灿辉系泉州市鲤城区林业局原调研员。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炳山
责任者
吴灿辉
责任者
郑炳山
相关人物
雷金枝
相关人物
蓝新兴
相关人物
蓝乌仁
相关人物
雷来成
相关人物
蓝乌仁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晋江县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厝斗村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河北市河市镇
相关地名
马甲镇
相关地名
坑头村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