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奔小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487
颗粒名称: 走出大山奔小康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112-1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提高了畲族民众的生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罗源县 造福工程 生活水平

内容

“造福工程”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帮助世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边远山区贫困人群,迁移到“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条件较好的地方重建家园,从而使这部分群众从根本上改善生存环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这是党和政府一项富有成效的民心工程,也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罗源县从1994年开始实施以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的较大规模的“造福工程”。至2004年底,全县共完成造福搬迁98个自然村,1717户,8411人,新建住房1437座(套),总建筑面积逾150000平方米,建成64个新村点,累计投入资金约1亿元;其中,造福搬迁畲族自然村57个,817户,4119人,分别占搬迁总数58.2%、47.6%、49%,新建住房776座(套),总建筑面积71850平方米,形成新村点33个,累计投入资金约0.5亿元。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提高了畲族民众的生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畲村搬迁特事特办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畲族同胞多数分散居住在偏僻的山区,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就学难、看病难、娶亲难,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贫困像一座沉重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挡住了他们走出大山的脚步。
  1994年初,畲民盼来福音,大家奔走相告一个特大消息: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造福工程”,解决边远山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从那时起,广大畲民耳闻目睹县委、县政府实施“造福工程”的一项项具体行动:成立县“造福工程”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从搬迁对象、土地征用、新村规划、补助资金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每年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把全县“造福工程”的指标、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如给予少数民族人口的搬迁补助费每人增加300元;同时为搬迁户减免各种税费。县委、县政府还把实施“造福工程”列为每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行每季度督查、专项验收办法,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众人动手添砖加瓦
  实施“造福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县直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造福搬迁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细、抓实。部门协作,乡村配合,上下联动,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政策给政策,一路为“造福工程”的实施开绿灯。
  县民族局积极向省、市民委争取民族搬迁人头补助资金,并及时发放到位;县国土资源局在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为搬迁对象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县建设局及乡(镇)村镇建设站积极配合,无偿提供新村规划服务;县林业局优先安排自用木材砍伐指标并免收规费;县财政局在银根紧缩情况下优先安排,及时下达县财政配套资金等等。
  县扶贫办(机构改革后合并入县农办)作为“造福工程”项目承办单位,主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乡村,从征地、规划、实施、验收等工作一抓到底。为了畲族同胞能早日住上新房,他们上省城,到省、市扶贫办争取搬迁指标资金;跑机关,到县直相关部门协调新村规划、土地征用手续等工作;下工地,到各个实施点看进度、查质量。他们先后走访了县里近百个畲族自然村,飞竹镇蛤蟆石村多次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洪洋乡王认村江湾里自然村有他们斑斑的足迹,全县最偏僻的鉴江镇远顶村洒下他们辛勤的汗水,松山镇白水村西溪、半岭村,起步镇水口洋新村点建设倾注了他们的心血……1999年底,县扶贫办主任李昌意被评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许多单位、村居、干部从大局出发,讲风格、讲感情,舍小家顾大家,为民族地区“造福工程”不惜牺牲各自利益,纷纷伸出援手,大力支持畲族同胞建新村,涌现了许多畲、汉干群共建新村的动人故事,出现了许多的感人现象:筹措资金、出让土地、协助规划、帮工帮忙。如,松山镇渡头村将临近城区的黄金地段几十亩土地腾出给外村的西溪和古柄、樟树湾自然村建新村;起步镇兰田村选择光照好、地势平坦的农地给叶洋村建新村;水口洋村党支部书记雷荣进用自己房屋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帮助特困搬迁户解决建房资金;梅洋村蓝企弟特困户建房时资金遇到困难,县挂点单位烟草专卖局及时将本机关干部捐款7000元钱送到他手里。
  在各方支持下,罗源县民族地区搬迁工程一年比一年规划得好,建房质量逐年提高,且十多年里没有发生一起施工事故。新村建成了,畲民们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从此告别住茅草房的历史。一位村民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齐心协力建新村,造福搬迁感党恩”,道出畲民的共同心声。
  整体推进重建家园
  只讲风水,不讲环境,曾是过去农民的建房观念;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曾是过去农村规划滞后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实施搬迁的过程中,罗源县始终坚持自愿搬迁、规划先行、自力更生的原则,实行“四个统一”,做到“四个结合”,即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朝向、统一实施;选址定点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考虑将来发展,又考虑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建房布局以统一设计和个人需求相结合,严格把好规划关;资金筹措以自筹与统筹相结合,以个人出资为主,部门拨补、政策扶持为辅;“造福”与“造血”相结合,逐步提高群众自身的发展能力。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罗源县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根据搬迁规模和新村地形结构等情况,进行统筹调配,科学安排,因地制宜。做到相对集中,成片开发,整村推进,原则上不搞零星分散的搬迁,以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与逐步完善。同时,把实施“造福工程”与“奔小康、建新村”,扩大农村集镇规模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西兰、霍口、鉴江等乡镇民族地区的造福搬迁村都并入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增人口的注入迅速扩大了集镇规模,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
  政府引导、政策优惠和部门帮助,激发了广大畲族民众建新村的干劲、热情,创造了“许洋速度”、“尖山速度”:2001年西兰乡许洋村33户畲民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建成砖混结构三层新房30座(套);2003年白塔乡龙泉自然村畲民更是仅用23天就在尖山新村点完成8座砖混结构主体工程。
  据统计,全县先后实施三期以上搬迁工程的有起步镇水口洋村(五期),洪洋乡民族村(四期)、曹营村,鉴江镇远顶村,白塔乡梅洋村,西兰乡石壁下村;二期工程有白塔乡南洋村、霍口乡山垅湾村、飞竹镇蛤蟆石村、洪洋乡石塘溪门村、西兰乡许洋村、松山镇白水村等9个村;实行整村搬迁的有石壁下村77户400多人,大项村27户146人,叶洋村64户360人,远顶村38户219人。
  畲村旧貌换新颜
  从村落分散、地处偏远、地势窄陡的少数民族自然村,搬到地理位置优越的大村、主村、公路沿线及至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建新村,让村民们告别千年闭塞的穷山僻壤,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社区之中。所建的住房,规划整齐、结构合理、配套完整,接近或达到城镇住房标准。实施“造福工程”,极大改善了民族山区搬迁人口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由于新居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搬迁村民视野扩展,知识更新,从而使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过去“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得到改变,村民“闲不住,坐不下”,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部分搬迁点村民开始走出家门涉足商界,逐步向农、工、商综合方向发展。新居地村民除了“离乡不离土”,耕种原居地承包土地外,还向新居地及其附近村的村民转包耕地种粮种菜,增加收入。由于绝大多数新居地靠近县城、集镇,许多基建工地和各类民营工厂、商店为搬迁人口提供了丰富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拓宽了致富门路。
  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就业机会使搬迁户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调查表明,地处集镇、临近城关的几个畲族新村,搬迁户村民人均年收入普遍增加了600~1000元,年递增速度达20%,与在原居地时比翻了一番。其他搬迁点的村民人均收入也都有所提高。90%以上搬迁户添置了液化气灶,看上了有线电视,有的还购买了洗衣机、电冰箱、彩电、音响、影碟之类家用电器,安装了程控电话,许多家庭还拥有移动电话和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
  “造福工程”还在延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畲族同胞生存环境将不断改变,振兴民族经济大有希望。想着几十年走出大山的美梦如今已经圆了,畲民们心里乐了;看着一排排整齐、美观的新居,畲民们脸上笑了;望着一条条通向家门口的公路,畲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更足了!

附注

作者系福州市科协会员。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彦勤
责任者
雷荣进
相关人物
李昌意
相关人物
蓝企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罗源县民族局
相关机构
罗源县建设局
相关机构
罗源县林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
洪洋乡
相关地名
王认村
相关地名
松山镇
相关地名
白水村
相关地名
鉴江镇
相关地名
远顶村
相关地名
起步镇
相关地名
水口洋新村
相关地名
渡头村
相关地名
兰田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