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畲族名村散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478
颗粒名称: 罗源县畲族名村散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7
页码: 097-10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畲族村发展迅速,得益于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执行。其中,八井村和福湖村是畲族名村,八井村以武术和医术闻名,福湖村则以文教和人才辈出著称。
关键词: 罗源县 八井畲村 民族政策

内容

罗源是福建省乃至全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县之一。罗源县畲族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畲族的大迁徙中,罗源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地,今日闽东、浙江畲族区域有相当部分肇世祖来自罗源。罗源县现有畲族人口2.1万人,绝对数不算多,但占全县总人口8.1%,位居福建省第三、全国第四,现有1个畲族乡,34个民族行政村。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关爱相随。2004年,通过公开选拔调任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这些年一直分管民族工作。因职责使然,尤其在参与《罗源县畲族志》编撰相关工作和搜集整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畲族卷》罗源相关资料条目过程中,我对全县民族乡村的发展变迁情况,较之一般人有相对直观和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切感受到民族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决于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执行,且辉煌成就来之不易。我深怀感恩之心,谨以拙笔记述罗源6个纯畲族村的发展变化,以期管中窥豹,见其一斑。
  久负盛名的民族村——八井村
  八井村建村于明代,以八井拳术和畲族医术声名远播闽东、浙江一带。解放后,随着我国开展大规模少数民族成分识别调查工作,八井作为畲族一个重要的调查点,开始进入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视野。迄今,八井村已先后迎来1953年、1958年、1983年、2003年共4个批次的专题调查组,调查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涉及有关畲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众多内容,留下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畲族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八井村早在1934年8月就成立了八井乡苏维埃政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井村群众投身革命、献身革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厦奠基贡献一份力。英勇的八井畲家儿女在革命洪流中得到锻炼,成为日后建设家乡的骨干,如地下党员雷世珠解放后担任了八井民族乡党支部书记,1952年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央朝鲜志愿军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1961年,雷志岳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并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出席国庆观礼活动,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八井村还输送了畲族优秀干部雷志森,他曾任政协罗源县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主席,1983年还光荣当选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代表畲族、代表罗源履行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他们为八井村赢得了更高的知名度。1987年,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率领29个省市自治区民委主任一行62人莅临八井村考察。
  八井拳师身手不凡,而且大多兼通医术,使八井拳术和畲医畲药相得益彰,成为罗源县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广泛。八井拳曾多次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展演,受到好评。医术精湛的畲医奔走各地,替人解除病痛之苦。跨入新世纪,为了更好保护、传承八井拳和畲医畲药,在县民宗局引导支持下,八井村举办过首届罗源县畲家拳汇演,“三月三”畲歌会等多项活动;县科技文体局积极申报八井拳参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医畲药参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井村参评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均获成功。
  八井村是罗源县为数不多的地处沿海区域的民族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据畲医世家出身的村委会主任雷桃俤介绍,全村人口590人,人口就业情况分四种:一是从事毛豆、西瓜等农业经济作物种植;二是职业畲医10余人,诊疗范围覆盖周边县市;三是从事渔业养殖,其中20户投资200多万元养殖对虾400多亩,预计年可创产值400多万元,另有4户养殖中华鲟;四是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0多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住宅装修行业。八井村群众生活水平名列全县民族村前列。
  屡创记录的民族村——福湖村
  福湖村位于罗源县西部,隶属霍口畲族乡,毗邻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福建省第六大河——敖江(岱江)从村前潺潺流过。雷家祖厝厅堂楹联“前溪来万里蛟腾鲤化庆风去,后岗起三峰柏大松高呈秀古”概括描述了福湖的如画风景、地灵人杰。同为畲族传统名村,八井尚武,福湖崇文,福湖透着灵秀,飘着书香。村内蓝家大院门楼,仍悬挂着福建巡抚徐宗斡为清同治乙丑年(1865)科举中式第六十一名的蓝向葵题赠的“进士”匾,光绪、宣统两朝,雷氏宗族雷钦天、雷傅荣、雷傅恩相继考取贡生,雷家祖厝因此成为县内屈指可数的畲族“旗杆厝”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尊师重教风尚得以沿袭。前些年县里推行集中办学,调整教育布局,保留福湖小学,并改为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接纳霍口乡几个民族村的学龄儿童。福湖人才辈出,领跑罗源畲村,是对福湖小学一代代园丁们辛勤耕耘的回报。根据村支书的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福湖共为祖国输送了58名各类人才,如村中第一代大学生、原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蓝致和;2007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州一中,并获新加坡中华商会奖学金,赴新加坡公教中学留学的雷雨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福湖人有雷枝旺、雷素菊、蓝致和、蓝宁等。
  福湖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特色浓郁的畲族风情吸引着来自美国、日本及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前来采风。1995年5月,中国音乐研究院与台湾群视有限公司合拍《中华乐舞》时,派出一行16人的畲族专题摄制组到福湖拍摄竹排对歌、找猪草、编草笠、入宅仪式等反映畲族风情的精彩影像。
  福湖更是得到领导关注最多的罗源畲村。1985年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亲临福湖视察,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时也视察了福湖。改革开放以来,带给福湖村关怀、温暖、感动、激励的省部级领导还有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的谢鹤、江家及正部级的纪检组长杜鹃,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卢展工,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等20多位。
  开放的福湖,塑造了福湖人自信、拼搏的品格,当乡村旅游悄然兴起,福湖人亦顺应潮流,率先开发原生态的畲族风情旅游,组建一支由回村知识青年组成的畲族风情演出队,让八方宾朋感受别样的风情与魅力。2003年4月应台湾桃园县有关协会邀请,演出队赴台湾交流访问。2008年,村里还举行海峡两岸盘、蓝、雷、钟四姓恳亲寻祖活动,成为全县首个开展两岸民间交流往来的民族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国家的政策精神和地方政府的部署要求,福湖村在民族村中第一个编制了适合村情的发展规划。几年来,福湖村始终是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特色重点村。展望未来,福湖人的最大期盼就是打通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的连接道路,借助贵新(连江贵安至福州新店)隧道的开通,缩短与省会城市福州的距离,依托环福州经济圈,迈出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省委组织部挂点扶贫的民族村——大项村
  大项村是罗源县最小的民族行政村,全村29户145人。1995年,大项村是全县最贫困落后的行政村之一,整个村庄只有两座建在半山坳、年久失修的祖上旧房,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平方米,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但这一切很快就成为了历史,因为这一年出台的两项重要决定与大项村有关:一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委组织部挂点扶贫大项村;二是县委、县政府决定选派优秀中青年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挂职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此举开福建省机关干部下派进村任职的先河,大项村有幸迎来了精明能干的汉族第一支书。
  1995~1998年挂点期间,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陈营官十到大项,亲自指导大项村的脱贫工作,帮助制定脱贫措施,协调省、市有关部门给予大项村发展生产项目、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走访慰问困难家庭,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第一书记叶明带领经过调整、优化的村两委班子,以清理村民高利贷款为突破口,卸掉压在村民身上的重负,帮助村民抛开患得患失的旧观念,增强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结合村情引导群众找门路奔致富路,动员每户种芥菜、马铃薯、西瓜各一亩,养猪两头,种其他经济作物五亩以上,每家转移一个劳动力外出打工,做到家家有项目,经济有保障。短短几年,大项村家家都盖起了新房,整齐划一,户户都安装程控电话,建成了自来水工程,修通进村水泥路,开通广播和有线电视,还拥有崭新的村部和宽敞的文化娱乐场所。村集体开垦荒山,建起80亩名优水果示范场,创办股份制石材厂。到1997年,村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比1994年翻了两番多。村财政收入达到15万元,曾经贫穷落后的大项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基本小康村,并且是当时基础设施最完善、村容村貌最美观、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民族村。大项村破茧成蝶,演绎了汉畲两族同心协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1998年起大项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福州市“学美岭,创五好”十佳单位。挂职干部叶明被评为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第五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999年1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大项村党支部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基层党组织学习大项村党支部的创业精神和先进经验。
  大项村的跨越式发展也引起了中组部和国家民委的关注。2000年4月中组部副部长、全国联系办主任刘俊霖到大项村调研。同年11月,国家民委李德洙主任来大项视察,不久,李晋副主任也光临大项,部委领导都肯定了大项村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最年轻的民族村——水口洋
  水口洋是罗源县34个民族行政村中最年轻的一员。1998年,潮格村汉族村民以水口洋畲族自然村的一片山林遮掩祖墓、破坏风水为由,组织一班人马上山强砍树木3000多棵。这一事件使积蓄多年的畲汉民族矛盾激化,畲族群众强烈要求与潮格村分治,自立行政村。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同年6月,水口洋村正式成立。
  建村后,百业待兴,村民盼着过上好日子。村两委以分期实施“造福工程”为突破口,将原来分散的三个自然村集中搬迁到水口洋。为了不让部分村民因贫穷而掉队,村两委可没少费心思,经过一番讨论,决定采取三个办法:一是成立互助会,帮助困难家庭筹集建房资金,村两委每人结对五户困难户,全力促成每个家庭能有一个劳力外出打工,每月打工收入中的300元交由村里统一调配;二是建房时,发动亲戚邻里义务帮工;三是村支书雷荣进把自家购置于县城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并动员村两委捆绑担保,为每个困难户贷款5000元,分5年还清贷款,年还1000元。经过5年的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家家户户喜迁新居。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群众一改往日陋习,你争我赶忙致富,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水口洋的变化赢得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村十多年来,水口洋争取到各类建设扶持资金近300万元,修建了水泥路,接了自来水管,开通了电话和光纤有线电视,安装了路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村两委努力探索适合村情的发展道路,确立了“老养、中种、青工”(即老年人从事养殖,中年人从事种植,青年人外出打工),使家庭每一个劳动力都能创收,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是建村时的5倍多。水口洋村也先后荣获福州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福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嘉奖。
  沧海桑田,如今的水口洋已是罗源县民族村中的后起之秀,亮点频现:2008年女青年雷翠晶作为福建省两名畲族代表之一,担任奥运火炬手,参加福州的火炬接力活动;村里组织的畲族服装秀是罗源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唯一入选的村级节目;近几年水口洋村几乎年年都要开展畲族文化活动,吸引兄弟民族村参加,反响较大。
  劫后重生的民族村——竹里村
  竹里村是罗源县民族行政村中唯一由女性担任主要干部的村。副支书蓝灿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下,由一名村妇代会主任成长为广为人知、屡获表彰的优秀基层一线民族干部。在她的带领下,遭受“龙王”台风重创的竹里村重获新生,各项工作走在民族行政村的前列,传为美谈。
  蓝灿其先前是村妇代会主任,县妇联为了培养村级妇女干部,选送其参加福州市妇联组织的培训班学习,还推荐她为市人大代表候选人。1997年,25岁的她当选为福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起初,来自山村的蓝灿其有些茫然,不知从何入手履职,但领导的关爱、大家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给了她信心与动力。她虚心求教,情系畲村,为民建言,一年一条建议。在市人大的关注下,她为村里争取到了市县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65万元,修建了2.1公里沥青路和1.5公里的水泥路两条通村道路。2000年,蓝灿其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2003年,竹里村所在的松山镇党委任命她为村支部书记,给她压担子,拓宽她施展才干的舞台。不久新一届县人大换届选举,蓝灿其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她没有辜负领导和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每年都为村里解决一个群众关注的基础设施或生产发展问题。通自来水、修建村部、开通光纤有线电视,引导群众科学种养、规模发展……竹里村开始崭露头角。
  2005年10月1日深夜,超强台风“龙王”袭击罗源县,引发特大暴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竹里村爆发特大山洪,18户村民的房屋被冲垮。蓝灿其临危不惧,组织并参加抢险救人,安全转移被咆哮的山洪围困的68位乡亲,最终没有一个人遇难。这一事迹被人民网、《福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灾后,她夜以继日奔波于村、镇、县城之间,谋划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很快,统一规划设计的竹里新村拔地而起,灾民在春节前全部迁入新居。竹里村蔬菜基地建设热火朝天,群众的生活问题也得到解决,竹里同胞迎来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2005年以来,蓝灿其先后获得福州市“三八”红旗手、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当选福建省党代会、人大代表。
  高起点的民族新村——庭洋坂村
  庭洋坂村位于罗源县东北部山区,由庭洋坂、洋头两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28户553人,也是县内历史较悠久的畲村之一。庭洋坂村的畲族祖图(现存全县最早)、巫师科仪唱本等十分珍贵。
  庭洋坂村地处相对孤立的罗(源)宁(德)交界地带山区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2008年因县重点项目——殡仪馆迁址工程坐落在庭洋坂村境内,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该村实施整村异地搬迁,并成立由分管副县长董志干任组长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将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村民们既不安又满怀憧憬,当得知在县政府的督促、协调下,新村选址起步镇镇政府所在地亥窑里地块,距离县城只有3公里时,大家还有些将信将疑。
  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按照119户每户占地90平方米(另有9户36人于2002年已享受“造福工程”指标,搬迁凤山镇余家塘村茶山里),四户连体,预留公共用地的要求,新村统一征地39.54亩,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平整土地,统一高标准打造水泥管桩和基础梁,接着村民通过抽签办法分配宅基地,自筹资金建房。
  为了将庭洋坂新村建成高标准的“造福工程”省级示范点,政府计划投入各类扶持资金900多万元(含“造福工程”人口补助款),到2009年底已投入资金700多万元,70%的村民迁入新村。2010年春节前夕,福建省民宗厅王聚仁厅长在实地察看了新村建设情况后,嘱咐县委、县政府要将庭洋坂新村打造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月,元宵节刚过,按县长何代钦的指示精神,董志干副县长带领庭洋坂村、县农办、县建设局、县民宗局、起步镇等有关单位负责人赴漳州华安县官畲村考察学习,借鉴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先进经验。5月,何县长、董副县长又亲临庭洋坂新村,召集县政府办、县民政局、县水务公司、县供电公司、县民宗局、起步镇负责人现场办公,解决庭洋坂村供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问题,并提出三点要求:一,县相关部门对庭洋坂新村水、电、道路等建设项目要抓紧实施,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照顾,或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或给予减免有关工程建设资金。二,民政部门要为已迁入的村民解决过渡期享受一年低保补助待遇,镇村两级要想方设法帮助特殊困难人群筹集建房资金,使他们能早日搬入新村,避免掉队。三,将庭洋坂新村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此,要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做好民族新村外观设计,要通过创办文技培训班等形式,增强畲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群众整体素质。何县长还亲自牵头联系引进客商,投资开发原庭洋坂村的山地资源,转移安置一部分富余劳动力。
  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村干得力,群众配合,庭洋坂新村的精彩值得期待。

附注

作者系罗源县政协委员。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蓝善英
责任者
雷世珠
相关人物
司马义·艾买提
相关人物
雷桃俤
相关人物
雷钦天
相关人物
雷傅荣
相关人物
雷傅恩
相关人物
蓝向葵
相关人物
蓝致和
相关人物
雷雨声
相关人物
雷枝旺
相关人物
雷素菊
相关人物
蓝致和
相关人物
蓝宁
相关人物
习近平
相关人物
谢鹤
相关人物
陈光毅
相关人物
卢展工
相关人物
刘毅
相关人物
陈营官
相关人物
叶明
相关人物
刘俊霖
相关人物
李德洙
相关人物
雷荣进
相关人物
雷翠晶
相关人物
蓝灿其
相关人物
董志干
相关人物
王聚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