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464
颗粒名称: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分类号: K269.481
页数: 2
页码: 066-067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红军北上抗日之后,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游击队做好后方工作,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的事迹。畲族人民在后方为游击队提供帮助,如建寮、运送粮食和军需品等,为游击队提供了重要的支援。同时,畲族人民也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残,但他们的革命热情并未因此减退,反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革命斗争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宁德县 革命斗争 游击队

内容

红军北上抗日后,畲族人民除参加北上抗日外,还组织配合游击队做好后方各项工作。霍童镇兴贤乡上东岗畲族钟石挺响应党的抗日救国号召,参加北上抗日游击队。没有参加北上抗日的,畲族人民遵照叶飞同志“红军北上抗日救国,你们要继续做好后方工作”的指示,在后方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宁德县委丁进朝、黄慈祥两位同志到巫家山组织后方游击队,畲族钟连国、钟天昌、钟天宏、钟敬安、钟天聪、钟如登都参加了游击队组织。
  1939~1942年春季,丁进朝、黄慈祥、王裕康三人带领游击队到巫家山开展革命活动,畲族人民积极帮助游击队工作。在山下为游击队建了一座草寮,让游击队长期住下来。丁进朝等三位同志就在草寮里住了一个月之久。以后钟连国、钟天昌、钟天宏又帮游击队在苏虎耳湾头建起一座茅屋,丁进朝等三位同志及游击队又住了两个月时间,后因怕来往足迹被国民党发现,又在石钟壑搭一座“秘密寮”,40多个游击队员在“秘密寮”里住了三个多月。钟连国同志帮游击队搞床铺、运粮食及日常用品等,全村畲族人民也为游击队运粮食和到七都买军需品。
  1942年10月,“秘密寮”被国民党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从郑坑开来,天还没亮全村就被包围,钟连国、钟天宏、钟敬安、钟天昌等和群众一起被抓。畲族妇女钟景亮被抓去带路。这时,幸好蓝菜容(女)同志早晨很早起床挑水,发现国民党军队,马上把水桶放下,跑了五里多路去报告第一岗哨钟进慈,钟进慈再报告给游击队知道。这时游击队员还不想撤离,计划吃早饭后才走。当国民党军队快接近寮边,这时被抓去带路的钟景亮同志假喊一声说:“就在这里你们去打吧!”这时寮里游击队知道敌人已来了,才马上从寮后突围,全部游击队安全脱险。这是畲族妇女钟景亮、蓝菜容同志对革命的贡献。类似这种事例很多,如巫家山全村男女老少对革命事业都有贡献。
  巫家山这次被包围后,我地下“秘密寮”被烧掉,畲族人民被抓很多,钟连国同志被抓到郑坑进行严刑拷打,钟天宏也在村里被抓毒打,可是敌人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从此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就在这里建筑一座炮楼,在村里驻扎了55天,畲族人民被国民党严重摧残,全村粮食、衣服、家具什物尽被抢光。
  在国民党反动军队驻扎时期,畲族人民遭到了很大的损失。这样,更激起了他们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进一步认识了反动派的丑恶面目。因此,他们更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对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畲族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全面、真实、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畲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也反映了畲族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福建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