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前,畲族种田凭借经验,耕作技术粗放。1954年2月10日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的《福安县岳田乡畲民情况调查资料》反映这种状况:“畲族思想保守,解放前耕作技术落后,对虫害认为是天年坏,翻土用锄头,一般耕种只一犁一耙,对接受先进技术较慢,劳动中虽积累了许多经验,不知总结提高,如山田土浅地瘦,他们知道瘦田轮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加产量,但不积极进行改良。如钟嫩言有9分地,土质较坏,没有轮种地瓜,仅收成90斤,去年轮种地瓜,下了人粪5担,草木灰9担,收了2000斤地瓜,今年因种单季稻还收成180斤,比往年增产了1倍。据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说,土质坏就另改种地瓜或芋头,下了厩肥(牛粪等)、草木灰、土壤就可肥沃,就能增产,否则,土地一年瘦一年。又说,沙质梯田(黄土中有大砂粒),轮种地瓜、芋头、下人粪厩肥后土壤可保持肥份3年。解放后,政府号召翻土、挖稻根、选种、合式秧田等先进技术,畲族一般都能接受,但要经过反复宣传,以实例教育,否则,接受不了。解放后,耕作技术有所提高,如过去选种以木楻浸选,现在晓得穗选,盐水和鸭蛋黄泥水选种等技术。如钟帮前的下等梯田,过去没有选种、挖稻根,仅收70斤。去年以鸭蛋黄泥水选种,又适当密植,收成了120斤,增产了60斤。畲民过去耕作很粗糙,经解放4年来的宣传教育,部分农民开始实行精工细作,多犁多耙,小株密植等,因而提高了产量”。
50年代以后人民政府宣传科学种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畲族农民在逐步实践的过程中,增加科学种田的自觉性。畲族村的科学种田主要体现在水稻、甘薯的种植过程中。
水稻种植
育秧技术自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满田撤播式育秧,种量大,管理不便,遇连续阴雨,烂秧严重。50年代中期开始在畲村推广“合式秧田”,60至70年代又推广畦式水秧、塑料薄膜覆盖育秧等技术,70年代后期处于平原、平山区的畲村发展先湿润后灌水的湿润式水秧,又推广卷秧、铲秧、切秧等移栽方便的技术,80年代实行薄膜覆盖湿润育秧和编织布育秧技术。
50年代以前畲村插秧“行行尺二、蔸蔸十二”,株丛距离宽,基本苗不足,产量低。50年代末60年代初又出现越密越好的倾向。60年代后畲村提倡合理密植,根据水稻不同的品种、地区条件确定密植规格。杂交水稻和晚熟品种亩插1.7—2万丛之间,早、中熟常规品种亩插2万丛左右。
50年代初受旧的耕作方式、品种和栽培方法的影响,畲族村水稻插播季节通常偏迟,不利光温资源合理利用和晚稻的安全齐穗。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提倡早播,取得增长效果。70年代初部分畲村出现“越早越好”做法,违反自然规律,烂种烂秧严重。70年代后期开始按照海拔梯度,温热资源、品种育期的特点和早、晚稻兼顾的原则,科学安排插播季节,实行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和插播顺序安排,极大限度避开“三寒”危害,晚季安全齐穗率大为提高。
对水肥管理,70年代以前畲村的田间水管凭经验根据水源大水,对稻田水量作适当调节,70年代前期30%的畲村实行“前期浅灌,中期干干湿湿,后期适当排涝”的水管措施。在水稻插秧1个月内施以分蘖肥,同时推行适时搁田技术,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穗数和提高干粒重。80年代中期20%畲村逐步推行“垄畦栽培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稻田耕层水份,调节群体与个体平衡生长,应用测土优化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综合措施。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在福安试验制作始于70年代末,1979年畲族主要聚居地的坂中、穆阳(穆云)是最早的一批制种试验点。80年代畲村水稻品种普遍选用杂交水稻良种。
甘薯栽培
自明清至民国,畲村甘薯育苗主要采用老藤越冬育苗、切块直播育苗、催芽畦种育苗等无性繁殖方法。20世纪50年代畲村先后推广温床育苗、秋薯育苗、薄膜覆盖等育苗技术。
70年代后畲村根据甘薯无明显生育期特征和湿热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当早插,山区、半山区的畲村甘薯期多安排在“小满”至“芒种”节气,以延长生长期,增加光合效应。
畲村甘薯插植方式70年代前不论品种、土质等条件,一律斜插,70年代后10%畲村农户视品种、土质,选用水平插、船底插,并适当提高插植密度。70年代以后平原畲村亩插株数2000株,山区亩插株数3000株,较之以往每亩增加400—600株。
50年代以前,甘薯施肥多为点头肥、穴肥、夹缝肥并增施灰肥、土杂肥等农家钾肥。50至60年代施用包心肥、夹边肥。70至80年代逐步改以简便的化肥浇施和穴施。
畲村科学种田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平原、半山区的畲村较之高寒的畲村,靠近韩阳、甘棠、溪柄、穆阳等集镇的畲村较之偏远的畲村,更早更便更多地应用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10%的畲族散村耕作水平仍然维持于50年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