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民族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32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民族学校
分类号: G758
页数: 3
页码: 477-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和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是福建省的民族中学,致力于为畲族等少数民族提供教育机会。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是福建省第一所县市级民族实验小学,也是寄宿制小学,主要服务于畲族学生。这些学校在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和学生人数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为福建省的民族教育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福安市 学校教育 民族学校

内容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
  原名“福安民族中学”,位于福安城西,与风景区富春公园毗邻。创办于1958年,是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学。1971年发展成完全中学,是福建省重点中学。国家民委编纂的《民族教育辞典》将该校列为全国著名的15所民族中学之一。1991年有30个班级,学生1495人,少数民族学生占60%,其中以畲族为主,还有满、回、藏、苗、壮等少数民族学生。教职工144人,其中专兼任教师105人,包括高级职称者18人,中级职称者44人。校园面积45.35亩,建筑面积21638平方米,运动场面积4774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98%。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室内操场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器材齐全,有WE—7500型整套语言实验设备与电子计算机等,藏书5万余册。校办工厂现属国家教委教学仪器定点生产厂,电阻系列优质产品参加1986年北京国际教具博览会和1990年北京国际教学仪器展览会展出。自1979年以来,校办工厂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300万元的经费。自1958至1991年培养初中毕业生5655人,高中毕业生3950人。60年代为民族学院选送预科生45人,1978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1042人,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608人。自1978年以来,先后19次被评为省、地两级教育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先进单位、体育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和“创优”先进集体,2次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受国家四个部委的联合嘉奖。1985年,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的称号。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原名“福安康厝中学”、“福安县民族中学”,位于康厝畲族乡苏坂村上长园穆阳大桥畔,是康厝、穆云畲族乡与穆阳镇的中心地带。创办于1969年,是宁德地区第一所县市级民族职业中学。1992年有19个班级,学生785人,少数民族学生188人,占23.95%,其中畲族176人,回族12人。学校初中部为普通教育,高中部为职业教育,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兼任教师67人,包括中学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25人,专业课教师12人,分别是茶果、淡海水养殖、畜牧兽医、家禽饲养、食用菌、土木建筑、木工、服装编织、农村能源、医务等专业。校园面积24.9亩,建筑面积4749平方米,有教学楼、礼堂兼餐厅、学生宿舍楼等。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电化教学室,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国家教委颁发的Ⅱ类学校配备标准。设中央教育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自1989至1992年职业高中共培养专业人才150人,包括食用菌栽培、服装、土木建筑、木工、兵役等。
  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
  原名“坂中仙岩初级民族小学”,位于坂中畲族乡仙岩畲族村,韩阳十景之一“仙岫晴云”的仙岫山腰。创办于1952年,是福建省民政厅最早拨专款建设的民族小学之一。1980年秋,列为县重点民族小学,1985年11月定名。是宁德地区第一所县市级民族实验小学。该校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的《中国教育大辞典》。1992年有9个班级,学生447人,其中畲族学生357人,占80%。是寄宿制小学,有寄宿生357人,99%是畲族,学生分布福安、柘荣、霞浦、寿宁等县市的100余个自然村。有教职工28人,其中专兼任教师25人,包括小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4人。校园面积8.5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有教学楼、教师宿舍,有课桌椅550套,彩色电视机2台、录像机1台、收录机7台、投影仪3台、教具箱4个、广播设备2套、鼓号设备、风琴3台、电子琴2台、图书2500余册。还购置三轮摩托车、发电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自1981至1992年培养高小毕业生797人,毕业生投考初中的录取率平均为92%以上。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先进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2年3月15日被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评为福建唯一的1所“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单位,并奖给1套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