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劳动人民和睦相处、共同生活这是畲族世代繁衍、广布于福安各地的基本条件,全市畲族人口30%以上的村委会有94个。真正倡导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人民政府。1953年中共福安县委《福安县少数民族工作总结》指出,根据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联系福安情况,启发全县人民争取民族间团结,消除民族间的歧视、隔阂,唤起全县人民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加强人民民主专政。50年代开始,大量汉族干部在畲族地区工作,大量畲族村民到汉族地区修建水利、公路。县民政科《1960年民政工作报告》载1960年6月溪柄扆山遭洪水灾害,碧后村畲族群众组织40多人随带粮食、农具和20万株薯苗,帮助扆山汉族村民补种甘薯。1963年6月1日《闽东报》第1版《畲汉团结协作,奋力开渠抗旱》刊载化蛟公社满洋、铁湖畲族社员与化蛟汉族社员同修30华里的白坑水利,人多劳力强的化蛟汉族社员选择最艰巨的炸山砌石工程,并派10多人支援满洋、铁湖村。200多劳力,经20多天奋斗,劈开牛井石岩壁,完成水利工程。1964年9月19日《闽东报》“闽东解放十五年征文”《团结渠》中载,该水渠被誉为“团结渠”。
80年代以后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团结问题。1983年11月成立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和引导共同发展繁荣的立足点放在充分发挥政策的优势上。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实行政策倾斜、措施有力,在资金物资分配上给予照顾。1984年5月9日福安县人民政府转发县民委《1984年民族工作意见》,指出增强民族团结,要着重抓好5个方面:(1)要进一步做好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2)要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教育;(3)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要宣传宪法,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结合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继续落实各项政策,解决民族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1985年2月10日宁德地委书记吕居永、行署副专员吴增德等冒雨到溪潭乡横林、穆云乡溪塔畲族村向畲族群众拜年。1987年1月吕居永、吴增德到坂中畲族乡慰问畲族群众。1987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发(1987)13号]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工作的组成部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1989年1月23日副专员吴增德、地区民委主任雷锦灼、副主任蓝致兴、老区办副主任林邦武和福安县委、县政府领导慰问穆云中沃畲村贫困户、五保户,看望溪柄九龙畲村群众,
慰问在畲村任教的小学教师。1988年4月6日,福建省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福安县民族实验小学和坂中畲族乡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89年12月10日,福安县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召开,会议表彰先进集体40个,先进个人35人,其中汉族15人。1987至1989年全县42个县直机关单位对42个畲村进行挂勾扶贫。教育局为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建立市民族职业中学、民族实验小学、15所民族重点小学等,形成民族教育网络,社口南山民族重点小学校长林耐秋善于管理,使学校成为同类小学毕业生考取重点中学人数最多的小学,被调任市民族实验小学校长。甘棠坑门里民族重点小学校长张云礼被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教育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水电、交通部门为民族地区的能源交通建设投下资金。组织人事部门注意发现、培养和配备民族干部。文化部门在畲村设立2个文化站,挖掘与整理民族文化资料,出版《畲族民间故事》。县妇联、卫生局、妇幼保健院配合畲族地区进行妇科病普査治疗。县工商联、农委、农业局在畲族地区举办农村科技培训班,各乡镇政府对民族之间经济、民事争执和纠纷,进行及时调解。
附录二:
畲族人口30%以上的村委会除第一编第五章标明的外,还有坂中乡许洋(占30.9%),江家渡(占30.3%);穆云乡上洋(占33.0%)、外厝(占44.6%);赛岐镇溪里(占30.0%);下白石镇坑门(占36.5%)、章坑(占31.2%)、长坑(占46.0%);溪潭乡瓜溪(占29.6%);松罗乡大坪里(占42.1%);湾坞乡宝林(占32.8%)、寒洋(占39.7%)、福岭(占50.5%);溪尾乡石合(占30.3%);溪柄镇白沙(占37.8%)、横坑(占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