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2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产
分类号: TS272
页数: 2
页码: 204-2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村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从老式茶园到新式茶园,品种和管理技术不断升级。茶叶加工方式也逐渐机械化,茶叶市场变化促使生产积极性提高。乌龙茶等新品种试种成功,推动茶叶品质提升。
关键词: 畲村茶叶 栽培历史 加工方式

内容

1952年以前,畲村与当地社区一样,栽培“福安菜茶”,又名“坦洋菜茶”。栽培地点多为山区梯田,田园内以种植甘薯为主,而沿梯田边丛栽茶树为辅,这种老式茶园的篱笆茶,每亩不到300株。另者,房前屋后菜地周围也零星种植茶树。茶树管理形式粗放,周年不施肥,仅农历八至十月对茶树进行深挖除草一次。其他农事活动仅依附于田园种植的农作物,如甘薯等,所采取的农艺措施。采摘方式如农谚:“头茶粗(采),二茶幼(采),三茶养茶树(不采)”。,加工茶类为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少则几两,多则几担的个体手工制作。加工方法是(1)摊凉。采摘的鲜叶摊放在〓、䇤或晒谷垫上,阴凉十几个小时,让水份充分散发,鲜叶完全萎软。(2)搓揉。在〓上用手或脚搓揉茶叶,使茶汁溢出叶表,紧缩成条状。(3)发酵。经堆闷发酵,茶叶由绿转红。(4)烘干。茶叶放至焙笼,以炭火焙干。
  1952年开始推广“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1958年上述品种占全县茶树总量的5~6%,1962年占10%,而且大多集中在畲族山区。
  1958年推广新式茶园,提倡条栽、密植,出现村队办场。管理专业化,推广新技术:单独施肥,栽时下基肥,三春都下追肥;茶树幼龄阶段修剪,培养树冠,留叶采摘,每春茶梢摘一芽二三叶;以草皮叠岩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新式茶园每亩达千株茶树,每亩产量50~100公斤,1958年开始使用人力、水力、木质、铁揉捻机,畲村机械化制茶开始。至60年代部分畲村茶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如穆阳高岭大队上高山村、湾坞白莲山畲村等处平均每户年产茶叶150公斤。上高村1963年出售茶叶1050公斤,价值3597.84元;1964年出售茶叶1738公斤,价值4350元,1965年有茶园65亩,可采面积45亩,出售茶叶1737.5公斤,价值5024元。1965年上高山村开始培育“福安大白茶”新品种。
  1969年不制红茶,加工茶类改为烘青绿茶,产品主要用作花茶的茶坯。加工程序:(1)杀青。把青茶倒入锅中翻炒,使茶叶散失水份,便于揉捻。(2)揉捻。将杀青叶搓揉成条。(3)烘干。茶叶置于焙笼上用炭火焙干。
  70年代开始推广“福安大白茶”、福云品系等新品种。1974年国务院决定列福安为茶业基地县。这时,康厝金斗洋、红坪,坂中彭家洋,城阳白坑,下白石半岭,松罗后洋等畲村成为福安主要产茶区之一。80年代初期,茶业从二类物资改为三类物资,从统购统销,改为自产自销,茶叶市场发生变化,茶农自主权扩大,乡村办起茶叶加工厂,茶叶鲜叶变成商品,刺激个体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80年代茶叶生产重心从山区转向平原。这时,茶叶嫩采增加采摘轮次,如福云6号从公历3月初采至11月,全年可采7至8轮次,而且嫩采提高了茶叶质量。1985年“明前毛峰”的开发,社口等乡茶叶发展迅速,处于社口的南山、大坪、东瓜坪等村是畲族茶叶生产的重要村落。这时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增强,普遍使用铁壳一火两用灶,即兼作杀青与焙茶之用。
  1989年福安茶业局将福建省茶科所的乌龙茶珍稀品种置于溪柄彩花桥畲村试种,历经3年,已获成功。经制茶尝试,所制乌龙茶、绿茶等品质特优。彩花桥畲村是全省乌龙茶区试点之一。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安茶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
畲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