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吴姓迁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17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吴姓迁徙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姓畲族始祖知几公于明成化年间迁居福安,后裔多与畲族联姻,被同化为畲族。法东公后裔主要聚居于穆云和坂中地区,法传公后裔则主要聚居于福安南山。吴姓畲族在福安的分布广泛,人口数量众多。
关键词: 吴姓迁徙 知几公 法东公

内容

吴姓畲族的始祖谱名为知几公,原名法度,又名松轩,字密察,行庚九,生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卒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原籍浙江泰顺九堡大路边,随其父迁福安九都桐湾(今社口)。知几公原娶林氏,林氏未育、早逝,又娶彭氏生7子,继娶蓝氏生2子。知几公坟葬晓洋岭头亭,墓碑中有“延陵松轩吴公,晋安太儒林氏”字样。左右对联为“大明洪武,岁合庚申。”该墓至今完好无损。
  知几公第7子法东公虽彭氏所生,却由蓝氏所养,法东公于明隆庆年间(1567年后)娶雷氏,法东公后裔都与畲族联姻,并在习俗语言等方面为畲族所同化。法东公及其后裔迁徙路线有九都后坑→承天(今属寿宁)→留洋(今属寿宁)→岔头(今属穆云乡)又迁九都龙峰、九都十八块、里洋楼、墓亭、虎头、洋面、山后、后漈、湖后、社口南山、桦坪、柳溪岭头山、日宅凤头、牛山湾、洋面、坦场张坑、扆山七姓堂、城内杨梅山等处。其支派又迁霞浦西胜、水头,福鼎家塘,柘荣湾里等处。
  知几公第8子法传公为蓝氏所生,又娶蓝姓女为妻,法传公后裔和法东公后裔一样,都与畲族联姻,为畲族所同化,法传公及其后裔迁徙路线为南山→桐湾→下长坑→溪柄菇楼→五都牛角垄(林岭附近)→西洋〓兜龙井面等处。
  知几公第九子法德公在霞浦古溪被尊为桥头宫土主,婚姻不详。彭氏所生的儿子,除法东公外,其余的法吉、法正、法辛、法顺、法清、法生诸公分别居福安岭下、泰顺、福安蟾溪、宁德吴洞里等处,他们的后裔都是汉族。而法东公、法传公的后裔却是畲族,今主要聚居地为穆云虎头村委会和坂中日宅村委会吴厝下自然村等地。
  附录:
  清宣统二年(1910)坂中吴厝下吴谱与上述说法稍有出入,现辑录如下:
  《谱序》“……传至寿梦公生扎公历游聘鲁请观周乐,传至孙源公居浙江泰顺县九保大路边,于明嘉靖间为金陵太守,及玄孙知几公卜筑于福安桐湾,创居立业,配比彭氏生子八,分八房,族始祖第七法东公由桐湾于康熙间创居岩头、凤头、岭门、仁雷等处”。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