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史》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039
颗粒名称: (1)头饰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5
页码: 15-19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畲族头饰的研究,其中描述了丽水地区的丽水式头饰和景宁地区的景宁式头饰。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类型的头饰的结构、特点和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并通过历史文献、照片和调查资料等进行了论述。丽水式头饰以竹筒为主体,配上银片、珠链等装饰,而景宁式头饰则以三棱柱木支架为主体,配以玻璃珠链等特色装饰。文章通过图片和文字详细描述了这两种头饰的形状、材料和佩戴方式,展现了畲族头饰的多样性和区域特色。
关键词: 畲族 近代 丽水地区 头饰

内容

头饰作为畲族最具特色的服饰元素一直备受关注,早在1947年人类学家凌纯声先生就将畲族妇女头饰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丽水道士〓式——简称丽水式;景宁敕木山式——简称景宁式;福州罗冈式一简称福州式[25]。下面分述属于丽水地区的丽水式和景宁式。
  ①丽水式:丽水式头饰如图2-1所示,主体为一根直径3~4厘米、长约7厘米的竹筒(图2-2)。竹筒从前额向后纵向放置至头顶,其上再裹以畲族妇女自织的特种红色丝帕。竹筒前端镶一块有特殊花纹的圆形银片,称"髻牌"。银片后有一圈环绕竹筒的银环。竹筒两側分别连接有三串白色珠链(又一说为“五色椒珠”[26]),从前额盘绕至脑后以固定头冠。脑后右方斜插一只约10厘米长的银发钗(图2-3),发钗顶端缀红色丝绦,垂于耳际[23][27]。
  从图2-1中也可看岀丽水式发式是将头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先于左侧束紧,加Z向捻,沿左耳后盘至脑后脖颈上方再继续盘至右脑上方。下半部分的头发隐于其下,用以增加发式的体积感。
  根据历史文献及勇士衡等学者1934年于浙南进行田野调查所拍摄的照片(图2-4)可知,丽水式头饰主要流行于以丽水莲都区碧湖镇道士〓村为代表的除景宁外的丽水其他地区,其造型与魏兰先生在《畲客风俗》(1906)中所绘畲妇画像(图2-5)基本相符,说明至少在20世纪前30年内丽水式畲女头饰的传承相对稳定。
  图2-4中H和I所示妇女装扮尤为隆重,在髻牌前有两根长珠链直垂到胸前,再分别绕回耳侧,脑后两侧依稀可见红布覆头,披至左肩。应比其他头饰多用了一副含长珠链的“梳插”(图2-6)。其服饰也与其他图片所示大相径庭。盖因她们的身份为畲族宗教体系中的“西王母”,所着服装称为“大同衫”。
  仔细分辨不难发现,图2-4中C、D和H所示竹筒冠下还有一圈黑布围于头部,起着束发和便于固定头饰的作用。其内部如图2-7所示由薄竹篾盘绕而成,称“笄心”。由图2-8可知,民国时丽水式头饰也有将从髻牌延伸出的珠链改为布条,系于脑后的情况。
  ②景宁式:景宁式近代头饰如图2-9、图2-10所示,头饰主体是放置于前额到头顶上的一个10厘米长的三棱柱木支架。支架上罩着黑色棉布,其前面和两侧上部镶有薄银片。两根小银棒分别从木架中部和尾部向后上方延伸连在一起,形成头饰尖端。尖端用一条细长的红布同木架前端连在一起。支架前端挂着一排11串约20厘米长、用白色玻璃珠做成的链子,形似面纱。头饰尖端和前端通过四根约一米长的白色玻璃珠链子相连。佩戴时将这些链子从前额盘绕至脑后以固定头冠。头后右方也插一只银发簪,由一根红黑相间的玻璃珠链与木支架前端相连。发簪上还系有两串银饰,佩戴时垂于右耳际24]14。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畲族服饰史》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研究在搜集整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畲族最主要的浙闽徽赣四省进行田野调查,亲身体验畲族服饰及其文化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使研究的空间范围覆盖占畲族人口90%以上的浙闽赣粤黔地区,研究的时间范围跨越古代近代直至现代逾千年历史时期,最终首次横较了浙闽徽黔粤赣六省不同地域14种畲族服饰形制特征与现状,纵览了整个畲族服饰变迁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