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旧习俗的冲突——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风情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979
颗粒名称: 三、新旧习俗的冲突——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风情美
分类号: I247.7
页数: 5
页码: 437-4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作家雷德和的作品中,展现了畲族的传统习俗和风情美,包括农耕、饮食、居住、交通等习俗,以及歌、盘歌、武术竞技等民族风情。在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他反思和质疑一些传统习俗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提出改良建议。在婚恋题材中,他展现了畲族人对爱情的坚守和追求,以及畲汉通婚的曲折艰难过程。
关键词: 畲族作家 短篇小说 雷德和

内容

雷德和在他的短篇小说里不乏畲族风情、传统习俗的描写,例如农耕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交通习俗,婚礼习俗,俗神信仰,祖先崇拜、族内英雄崇拜,节日习俗等等都有所涉及,文本中对歌、盘歌、武术竞技等描写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美。
  作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随着时代的变革作家也很敏锐地观察和感受到了一些传统习俗的变化,最为可贵的是作家在观察与感受的同时也有一些深刻的思考:质疑一些旧的传统风俗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与进步性,在表示怀疑的同时也提出积极的改良建议,而一些确实是落后愚昧的传统习俗最终也将被新式的先进的新风俗所代替。作家不满足于对一些原始民族风俗的简单描绘与歌颂,而是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在写,在新旧习俗的冲突中来描绘民族风情美,与纯粹表现传统民族习俗不同,这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风情,民族传统风情始终是他所有作品的底蕴,只不过多了一些现代的反思与思考。例如《大横山惊魂》质疑畲族古老的抢婚习俗;《暗夜喋血》触及畲汉通婚;《乡村风流》是关于现代畲族农村的留守问题;《饱食之士》涉及畲族乡村宴请习俗;《粗旺村纪事》则是探讨野蛮与文明的冲突。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爱恨情仇为主题的故事在各民族文学中总是传唱不休,历久弥新。山哈族有山哈独有的爱情表达方式,发生在大山里的爱情自有她惊心动魄之处,作家在婚恋题材作品对爱情故事的叙述中充满了民族风情。
  《大横山惊魂》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大横山古老村落里的惊心动魄爱情故事,它触及畲族古老的抢婚习俗,文中写到“族内婚是山哈的族法,千古沿袭,到了眼下这时代,它有所动摇,出现了畲汉联姻,但大横山一带却十分罕见。族法也不允许族内同姓结婚,若犯此禁忌,外村异性未婚畲民可以抢走新娘,占为己有。”⑦畲族小伙雷壳的阿爸当年就是抢了别人的新娘,还被视为维护本族习俗的英雄,随着岁月的推移,抢婚英雄的儿子从年幼时的受人崇拜景仰到后来变成为人不齿、甚至受到鄙视与侮辱,他在屈辱与歧视中他赢得了畲族姑娘雷果玉的爱情,这得来不易的爱情让他倍感珍惜,对夺人所爱的做法更是痛恨不已!他开始质疑抢婚风俗的合理性,并对父辈的抢婚行为开始反感和痛恨,这种心理源于他自身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他不再尊重自己的父母甚至对他们不孝!他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和他心爱的姑娘结婚了,可是就在他的新婚之夜他的新娘却被几个彪形大汉抢走了!在愤怒与痛苦中他确信是当年被父亲抢走新娘的蓝姓后代所干,夺妻之恨让他走上了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但是事情似乎有了转机,蓝姓后代蓝古里是一个明理的后生,他不仅没有接受亲友的一片好心,还连夜将新娘送回,他对怒火冲天的雷壳以兄弟相称,并坦言:“盘来盘去没了结,不知要盘到哪一代脚毛孙为止……冤家不解双方都没好菜吃,子孙后代会骂我们的。”⑧有他这样的胸襟与见识,一场干戈本可化为玉帛,双方本可以盘一段祖歌来冰释仇怨,但是雷壳的狭隘心理却让他无法释怀,他还是举起他的愤怒的钢刀,同时他也失去了新娘。这是一个不幸的爱情故事,作家以悲剧的形式质疑抢婚习俗的合理性,在现代文明的进程里,古老的抢婚习俗作为蛮荒时代的产物已经开始暴露出它的野蛮与愚昧,暴露出对人的心灵伤害,抢婚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再为人们所崇尚,抢婚者也不再为人们所认可。在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冲突中,野蛮愚昧的风俗最终将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暗夜喋血》是婚恋题材中涉及畲汉通婚。畲族传统的婚姻模式是族内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畲汉通婚才开始出现,现在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它毕竟是违抗了古老的民族传统,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甚至是破坏、扭曲,从族内婚到畲汉通婚成为普遍现象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暗夜喋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有说通婚好,有说通婚糟,各执一词,各执其理。说好的认为通婚增进民族团结;说糟的认为事与愿违,反而挫伤民族感情。两种理论,旗鼓相当,实在要见高下,还有待事态的发展。”⑨后来人雷艾草和唐菊这小两口就常常为一些日常琐事争吵不休,每次都是他们的媒人雷百惯好言相劝才和好。这回两人又闹上法庭要离婚,身为庭长的雷百惯真是痛心疾首:“你们好不晓事,吵,吵,吵!把柄抓在一些人手里了,晓得么?他们说通婚不如狗屎,说畲汉不同根,不能一个锅里搅稀稠,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气死我啦。”⑩
  畲族小伙子雷百贯当年娶了汉族姑娘,并无意跟族内婚分庭对抗,他有言于人前:“只要心心相印,管它牛族和马族!”但是后来,他为了捍卫一种神圣的信念,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自己的女儿也是与汉族通婚,但是女婿却亏待自己的女儿,不把她当人,任意打骂,摆大汉族主义。雷百贯为了维护畲汉通婚的好名声总是数落女儿:“夫妻床头吵床尾好,为何要扯到什么族主义?这样说是人为地扩大矛盾,制造分裂。”?但是女儿最终却以自杀的方式来了结自己的婚姻,这不能不让雷百贯痛苦和迷惘:他的努力与坚持难道是错误的?所以这一次他不再坚持,让小两口回去做好思想准备择日开庭判离婚。雷百贯终于还是放不下这一对小冤家,为了促合他们,他铤而走险冒充豺狼,结果自己差点葬送在野猪手里。为了自己的信念,他的确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畲汉通婚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先辈付出不懈的努力和牺牲才成为今天人人都能接受的普通正常的社会现象。
  《乡村风流》涉及现代畲乡农村的留守问题。这是当今中国农村一个无法回避的深刻问题,偏僻的畲乡随着时代大潮的变化也在悄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时代出现了新问题,畲族农村一样避免不了这些问题:青壮年大都外出到城市打工去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儿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如何解决来自生活、心理各方面的问题?《乡村风流》不仅反映了一些外在的生活变化与困难,它还写了人的情感变化与情欲的挣扎。作家把关注对象集中在留守的年轻妇女身上,她们如何面对新的情感变化?如何面对自己内心情欲的挣扎?——关于此类题材的作品也不少,但是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以非常细腻委婉的笔触将一个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细微变化展示出来的作品还真是不多,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题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流俗,作家把这个敏感的题材处理得很谨慎,恰到好处。风流女子邴秀婉与鳏寡老汉雷硬头因为一起护送孩子们上学,一个是爱笑充满了蓬勃青春活力的美少妇,一个是能说会道,见多识广,诙谐幽默的半老头,一来二去,彼此有了好感。作家在叙述两人的交往过程中很自然很真挚,关心与帮助都是自然的流露,没有什么猥琐的心理见不得人的心思,即便是后来因为邴秀婉丈夫在外打工与别人寻欢作乐让她靠近了雷硬头,两人有了一些亲近举动,也是真心流露。作家对两人的心理写得相当的生动细腻,真实可信,不做作!最终两人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没有让情欲占上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是人更是有理性的人,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让人与人之间始终保持纯净和谐的健康的人伦关系,我想这应该是该作品所提倡的,这种倡议不是虚伪的道德说教,更不应该被认为是过时的传统糟粕,他是在尊重人的情感的前提下,提倡纯洁健康和谐的人伦关系,无论是哪个时代这种思想都不会过时,都值得提倡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物欲时代更需要提倡这种人与人之间纯净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基础!
  《粗旺村纪事》中关于粗细之争,其实是关于野蛮与文明的冲突。余秋雨这样说过:
  “蒙昧—野蛮—文明,这实在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蒙昧和野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时时滋生。它们理所当然在把嘲谑和消解文明作为自己生存本能。消解文明的日常理由往往要比建立文明的理由充分。这便决定,文明的传播是一个艰难困苦甚至是忍辱负重的过程。”?
  《粗旺村纪事》中“我”所经历的一切正是这样“一个艰难困苦甚至是忍辱负重的过程。”“我”是个读书人,在粗旺村被看作百无一用没有血性的书生,被称为“弱伯”,不会说粗话,不会干粗活,甚至连心上人都被粗旺村的粗人给强行抢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因为“我”的弱而以悲剧告终。“我”只能屈服,开始有意地说粗话,干粗活,即所谓的“文明向野蛮就范”。时代的契机给了“我”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机会,当我接受了文明与知识的洗礼之后,我终于有了底气和力量要“打倒粗旺村”,粗旺村终于也被文明所感化,并从改换村名开始向文明靠近了。在这场粗细之争,野蛮与文明的冲突中,文明最终是会战胜野蛮愚昧的,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
  综上所述:抑恶扬善是雷德和创作的出发点,和谐美是雷德和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而他的和谐美又总是在冲突中建构的,为了追求人物心灵的崇高美,作家是在人物心灵的自我冲突中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的人情关系也是在人物的情感冲突中完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完成的,而现代民族的风情美则是在新旧习俗的冲突中重新构建的,他的创作体现了一种冲突中的和谐美。作家从不曾改变过也未曾放弃过内心所秉持的创作审美理想,他一直坚持着自己所信奉的美学创作原则。
  雷德和是畲族乡村土地的儿子,始终保持着和畲族土地最为亲近的姿态,他以质朴的语言、赤诚的心灵亲历、见证、记录了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生活,他格外用心,勤奋,坚持,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对本民族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激情,始终坚持着自己所信奉的创作审美原则。他承担着自己的欢乐与痛苦、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境界、理想与责任,他不断地观察、思索、探索与写作,无论是他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还是创作的审美风格,他始终都是一个坚持本民族特色,坚持传统审美价值观兼具草根情怀的少数民族优秀作家,雷德和被誉为“畲族第一位小说家”是当之无愧的。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梅芳
责任者
姚周辉
责任者
温州大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