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978
颗粒名称: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分类号:
I247.7
页数:
2
页码:
436-4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子孙生于斯长于斯,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大山是他们永远的根,即便离开也割不断对大山的深情厚谊。畲族人依靠大山为生,造就了他们大山一样的性格。生存环境严峻,但畲族子孙开始醒悟与悔悟,保护山脉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存的前提与保障。
关键词:
畲族作家
短篇小说
雷德和
内容
“大横山横空出世,鼎立于闽东中部地区,气势巍峨。山脊连亘长达百里。山脊上又生重重叠叠的岗峦,迤迤逦逦,无主峰。山的半腰以上雾瘴缭绕,土质贫瘠,多石头,只长篙草,少有树木。半腰下却郁郁葱葱,有乔木,有灌木,且有蔓草咬住地皮,繁衍着长年不褪的绿。不知从哪个朝代起,山的这边和那边就住了蓝、雷、钟三姓畲民。他们跟大横山结下了不解之缘。”④
“卑库山鼎立于闽东中部地区,山上云气氤氲,岭簇蜂拥,浩瀚无垠。群峰比肩而立,木然如一群被俘的将军,沉默中流出一种生的悲壮,又似对死的渴望。山下是我的家乡南音村。”⑤
这些文字是《夜闯卑库山》中作家对家乡大山的描绘,言辞之间,畲族子民对山的崇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对这片土地山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大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畲族儿女,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培养了他们对大山深厚的感情,即便有一天畲族子孙走出了大山,无论走得多么远,飞了多么高,但是依然割不断对大山的深情厚谊,那里是他们永远的根。许多篇幅题材都写到畲族子孙离不开养育他的那一片土地,在《地脉》、《粗旺村纪事》、《立家福》、《斗笠与海啸》、《肩胛上的伤疤》等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流露出对故土的依恋与留恋。
俗话说“靠山吃山”畲族人世代依靠开拓荒山耕种狩猎为生,山之于畲族子民就如养育他们成长的父母,也造就了畲族子民大山一样的性格,“大山的斧削出条条剽悍汉子,勇猛而胆怯,敏捷而粗心。小小的山地舞台,上演着生动活剧。每个汉子都要受大山的洗礼。”⑥
畲族子孙在大山的抚育下生存,但是大山的生存环境却又是异常的严峻,荒山野岭,人烟罕至,交通不便,野兽出没,畲族子孙在依靠大山取得生存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与大山发生冲突,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又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公道人》一场争吵起因源于泉眼水变少,两家人的水田都吃不饱,于是请出了公道人——当年为了保住村里肥沃地皮坚持顶住不肯造人工平原的雷春旭,因此还被革了职批了斗,可是如今却不肯出来做公道人,并认为一切罪责在他——前些年为了让大伙脱贫致富教大家种白木耳,砍了很多树,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好在畲族子孙对破坏自然终于有了醒悟与悔悟,开始大力种树,知道要生存一定要保护他们生生息息,世代仰仗的山脉,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他们得以完美自足生存的前提与保障!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梅芳
责任者
姚周辉
责任者
温州大学
责任者
雷德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