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自案例点的个案实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918
颗粒名称: (三)来自案例点的个案实证
分类号: F205
页数: 2
页码: 377-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赤溪村的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政府主导的特色村寨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资源开发存在忽视贫困者需求、偏重经济效益、轻视文化传承等问题,导致畲民个体权益受损、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力缺失。应充分尊重畲民意愿,保障其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扶贫开发。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例点 个案实证

内容

个案1:特色村寨建设采用自上而下方式,未充分考虑贫困者的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当地资源有序开发,实现畲汉两族群众共同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对赤溪村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浓厚的畲族文化、红色革命历史、独特扶贫历程等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对全村306栋房屋立面装修及仿古雨篷、观音兜墙进行改造,以畲族图腾崇拜的文化元素建设农民公园,并完成山水木屋、石墙石阶、篱笆古树等维修维护工程建设,初步展现了闽东畲族美丽特色村寨的整体风貌。同时相关部门还委托杭州清华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赤溪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赤溪村特色旅游村景观改造方案设计》。显然,由于政府扶贫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认为这一系列工程建设是为民谋利,无可厚非,难免会忽视某些扶贫对象的需求和愿望,造成一些村民个体主动权的丧失,或因“失权”而产生抵触心理。再者,为实现“三整治、三提升”目标,在突出“房前屋后菜地化、田间资源是公园”两个特色和完成停车场和特色农贸市场建设、“两违”“两乱”综合治理、环村路堤绿慢道修建等过程中,难免侵犯了部分扶贫对象的权益,如私人土地被挪用、整治结果不公等,消解了扶贫绩效。可见,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扶贫对象,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到各项扶贫事务中来。
  个案2:生态经济产业扶贫开发偏重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部分畲民的生态权、决策权等被忽视。随着“太姥山万博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福鼎征途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介入开发九鲤溪景区,200多户群众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带动了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的发展,景区现有农家乐18家、小超市28家、住宿床位335个。此外,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培训,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名优果蔬500多亩、珍贵苗木100多亩,油茶900多亩、淡水养殖示范基地100多亩,在服务旅游项目和花卉种植的同时,通过流转600多亩水田,村民每年每亩收取土地流转费500元左右。这一系列经济作为确实在客观上快速推进了村寨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但在发展的背后,萌生了诸多“去权”和“失权”问题。因为村寨的房屋等有形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被转变成一项资产,但这些资源被置于“公共领域”,并被投资商或入股者利用强势地位所攫取,村寨居民无法充分保障个体的生态权和决策权。据实地调查和访谈,旅游开发公司与村寨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是村寨居民反应强烈的问题之一,85%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开发公司的利益分配方案不满意,无法参与相关事宜和重大决策。至于土地流转收益方面,随着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现有的土地补偿额不能反映实际产出价值,排除了被征地村民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权利,隐在地侵害了本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收益权。
  个案3:民族特色资源扶贫开发重经济轻文化,畲民的发展权和文化继承权等被人为地变异。畲族风情是赤溪村生态文化的“闪光点”,蕴藏着巨大的人文与经济价值,但赤溪村当前对畲族生态文化的挖掘还不够,畲族山歌、舞蹈、服饰文化、畲药开发等传承不力,几近消亡,畲族文化资源扶贫开发尚未起步,更不用说打造一个畲族形象鲜明的核心品牌。目前,畲族村民虽然大多通过造福工程搬迁至中心村,并在能力和技巧方面给予“扶贫”,但由于未能在宏观上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广大畲民对自身文化重塑意识淡薄,即使在民族节庆或大型活动期间偶尔开展民俗活动,也往往注重彰显经济元素,过多地引入非畲族民俗文化内容,使村寨的畲族文化产生了许多异化现象,脱离或部分脱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这种过分注重“经济扶贫”而忽视“文化扶贫”的后果必将使畲族群众的发展权和传统文化继承权丧失或畸形,根本难以唤起畲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力,使他们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积极参与“民俗文化再生产”,更难以丰富和发展民族的文化生态。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伊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赤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