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案例实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915
颗粒名称: 二、基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案例实证
分类号: F205
页数: 4
页码: 375-37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闽东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现状及在赤溪村进行扶贫开发的实践,包括村寨概况、赤溪村畲民增权效应感知调查分析以及来自赤溪村的个案实证。通过对心理、经济、社会和政治维度的感知调查,发现畲民在经济增权状态下对政治维度的感知较低,缺乏决策权和充分的参与权。在个案实证中,也反映出政府扶贫开发过程中对扶贫对象需求和意愿的忽视,以及部分畲民生态权、决策权被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案例实证 赤溪村

内容

(一)案例点概况
  福建省宁德市(俗称闽东)所辖9县(市、区)均为老区重点县,也是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19.2万,占全国畲族人口26.6%,占全省51.7%。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等诸多原因,直至现在,闽东仍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现有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6个,分别占全省的50%和26.1%,贫困程度位列全省乃至华东地区之最。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是闽东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姥山西南麓,辖14个自然村,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村民802人。由于1984年6月2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反映赤溪下山溪畲族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来信和《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引发全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赤溪村由此被冠以“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2011年,赤溪村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由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开展挂钩帮扶工作,2012年赤溪村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省级“点线面”综合整治村、福鼎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等。随着一系列政策机遇的叠加,该村主打“生态牌”,以生态资源开发扶贫为主要模式,生态资源开发力度逐年加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且贡献率在90%以上。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4元,比2009年的3200元翻了近两番,其中802名畲族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400元增加至10700元。
  (二)案例点畲民增权效应感知调查分析
  笔者于2015年7月份带领调查队深入赤溪村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在该村寨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超过93%。问卷共20个题项,分别从心理、经济、社会和政治等维度各设置5个关系因子,主要针对畲族村民参与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在这四个方面的权力感知情况进行调查,经均值和标准差等数值的统计,并借鉴李克特量表评分标准综合判定结果如下:
  首先是心理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高,标准差较小,表明受试对象对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心理维度感知较为趋同,无大差别,且感知度高。意味着畲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方面增权明显,扶贫开发促进了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善,增强了大部分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次是经济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略低于心理维度的均值,表明感知度不是很高;标准差约等于1,说明畲民们在经济维度的感知差异较大,民众参与经济的机会不够均等,但大体属于积极影响。
  再次是社会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中等,说明畲民对社会的认可度居中,处在部分反对范围;标准差较大,表示他们在社会维度上的感知差异较大。大致缘由归因于开发过程中强势主体对弱势畲族群体的利益侵占,畲民之间或畲汉民众之间、畲民与政府或对接单位等的矛盾而产生的不信任感或排斥感,滋生了开发过程中新的不和谐因素以及畲民被局部“去权”等社会效应。
  最后是政治维度的感知:5个因子的均值最低而标准差却最大,属于大体反对范围,表明在经济增权状态的畲民们已经意识到自身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过程中缺乏决策权和充分的参与权,对决策情况不满,对自身的被边缘化、失语化感知强烈。
  (三)来自案例点的个案实证
  个案1:特色村寨建设采用自上而下方式,未充分考虑贫困者的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当地资源有序开发,实现畲汉两族群众共同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对赤溪村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浓厚的畲族文化、红色革命历史、独特扶贫历程等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对全村306栋房屋立面装修及仿古雨篷、观音兜墙进行改造,以畲族图腾崇拜的文化元素建设农民公园,并完成山水木屋、石墙石阶、篱笆古树等维修维护工程建设,初步展现了闽东畲族美丽特色村寨的整体风貌。同时相关部门还委托杭州清华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赤溪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赤溪村特色旅游村景观改造方案设计》。显然,由于政府扶贫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认为这一系列工程建设是为民谋利,无可厚非,难免会忽视某些扶贫对象的需求和愿望,造成一些村民个体主动权的丧失,或因“失权”而产生抵触心理。再者,为实现“三整治、三提升”目标,在突出“房前屋后菜地化、田间资源是公园”两个特色和完成停车场和特色农贸市场建设、“两违”“两乱”综合治理、环村路堤绿慢道修建等过程中,难免侵犯了部分扶贫对象的权益,如私人土地被挪用、整治结果不公等,消解了扶贫绩效。可见,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扶贫对象,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到各项扶贫事务中来。
  个案2:生态经济产业扶贫开发偏重于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部分畲民的生态权、决策权等被忽视。随着“太姥山万博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福鼎征途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介入开发九鲤溪景区,200多户群众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带动了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的发展,景区现有农家乐18家、小超市28家、住宿床位335个。此外,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培训,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名优果蔬500多亩、珍贵苗木100多亩,油茶900多亩、淡水养殖示范基地100多亩,在服务旅游项目和花卉种植的同时,通过流转600多亩水田,村民每年每亩收取土地流转费500元左右。这一系列经济作为确实在客观上快速推进了村寨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但在发展的背后,萌生了诸多“去权”和“失权”问题。因为村寨的房屋等有形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被转变成一项资产,但这些资源被置于“公共领域”,并被投资商或入股者利用强势地位所攫取,村寨居民无法充分保障个体的生态权和决策权。据实地调查和访谈,旅游开发公司与村寨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是村寨居民反应强烈的问题之一,85%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开发公司的利益分配方案不满意,无法参与相关事宜和重大决策。至于土地流转收益方面,随着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现有的土地补偿额不能反映实际产出价值,排除了被征地村民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权利,隐在地侵害了本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收益权。
  个案3:民族特色资源扶贫开发重经济轻文化,畲民的发展权和文化继承权等被人为地变异。畲族风情是赤溪村生态文化的“闪光点”,蕴藏着巨大的人文与经济价值,但赤溪村当前对畲族生态文化的挖掘还不够,畲族山歌、舞蹈、服饰文化、畲药开发等传承不力,几近消亡,畲族文化资源扶贫开发尚未起步,更不用说打造一个畲族形象鲜明的核心品牌。目前,畲族村民虽然大多通过造福工程搬迁至中心村,并在能力和技巧方面给予“扶贫”,但由于未能在宏观上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广大畲民对自身文化重塑意识淡薄,即使在民族节庆或大型活动期间偶尔开展民俗活动,也往往注重彰显经济元素,过多地引入非畲族民俗文化内容,使村寨的畲族文化产生了许多异化现象,脱离或部分脱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这种过分注重“经济扶贫”而忽视“文化扶贫”的后果必将使畲族群众的发展权和传统文化继承权丧失或畸形,根本难以唤起畲民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力,使他们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中积极参与“民俗文化再生产”,更难以丰富和发展民族的文化生态。
  (四)小结
  可见,该村在生态资源扶贫开发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家庭、社区的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的个人动力不足、机会剥夺、权利丧失、文化不振作等因素。其实权力不足比经济、能力不足更可怕,所以,笔者认为,经济贫困的深层原因不仅表现为“各种经济要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社会权利的贫困,当然还包括与社会权利相关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权利的贫困”③。所以,当前民族村寨扶贫工作的治本之道应着眼于引导民众如何走向增权的途径,其中文化、社会和政治维度的增权成了今后民族乡村扶贫开发工作“重中之重”的关键。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伊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赤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