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传统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849
颗粒名称: 四、传统文化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2
页码: 307-30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茶铺村钟姓畲族的民俗活动、传说和宗祠建筑,以及茶铺村的历史和现状。文章强调了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茶铺村在保护和发扬畲族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漳州市 历史发展 民俗活动

内容

(1)祭祀
  长和宫是茶铺村的主庙,村民认为正是长和宫主祀的玄天上帝保佑全体村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平安顺利,因此村里的重大民俗活动就围绕玄天上帝开展,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隆重热闹的“玄天上帝出巡”活动,年复一年,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从未间断。活动由长和宫理事会(理事会未成立之前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临时机构)组织,先以“搏杯”的方式决定玄天上帝出巡的具体日期和时间,然后约聘道士、舞狮队、锣鼓队和大鼓凉伞队等前来助兴。活动正式开始前,全村各家各户就准备好“三牲”、糕棵和水果等。时间一到,就来到长和宫前朝拜,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身穿青色长衫,头戴礼帽,手持点燃的大香烛,立在前头。出巡开始,道士和高举玄天上帝大令旗的壮士走在前面,锣鼓队等紧随其后舞狮、奏乐,村民抬着玄天上帝神像和众神明的塑像走在队伍中间,其他村民按辈分或年龄跟在后面,沿着村内外大道、小巷巡游,一路燃放鞭炮,历时一个多小时。然后,年轻力壮的村民抬着玄天上帝等神像绕着村里宗祠前的池塘,以冲刺的速度快跑,连跑多圈。村民不断燃放鞭炮。最后,玄天上帝的神像和众神明的塑像都回到长和宫中原有的位置上,活动才圆满结束。这成为茶铺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也最热闹的民俗活动。
  (2)打擂
  茶铺村钟姓村民都属畲族。现在,他们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俗都与汉族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畲族特有的图腾崇拜,但有一些关于先祖的传说,可以说明村民的朴实。村里两座宗祠,分别是顶大厝和下大厝,表明村里的先祖是兄弟两人。顶大厝祖也就是哥哥,相传自幼喜好耍拳弄棒,曾经拜师习武,练成一身好武艺。一天夜里在江边遇到一只老虎,顶大厝祖勇斗老虎,说:“一只野兽,有何畏惧。可怕的是‘三脚虎'。”老虎斗不过顶大厝祖,终于落荒而逃。几天后,顶大厝祖又遇到老虎,这次遇到的老虎有三只(“三脚虎”),顶大厝祖寡不敌众,最后被老虎咬死。下大厝祖也就是弟弟,相传也是武功很是了得,周边村落都没有他的对手,因此很想设擂台来展示武功。一次,村口来了一个过路人,下大厝祖以饭菜热情款待这位过路客,闲谈之间,说到想设擂台的事。这位过路客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擂台还是不设为宜。”下大厝祖不以为然。过路客就说:“按照江湖规矩,我们先比试一番,如果你赢了就可设擂台,输了就不要设擂台了。”一番比试后,下大厝祖稍逊一筹,甘拜下风,终于打消了设擂台的念头。一般民间传说总是夸耀自己先祖如何了得,但茶铺村的民间传说却坦承自己先祖的不足,有特别之处。
  (3)祠堂
  茶铺礼堂村中民居呈现闽南建筑特色,最为典型的是两座宗祠,一座称顶大厝,一座称下大厝,分别为本村钟姓两大“房头”的祖厝。
  顶大厝称乐仁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也有说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五间起的闽南特色建筑,硬山叠顶双燕尾脊,两侧有护厝。宗祠前有上下两个大埕,面积很大。站在下大埕仰望宗祠,宗祠显得格外雄伟气派。宗祠前的埕大且有上下两个,在闽南地区较为罕见。
  下大厝无堂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始建时间无考。三间起,硬山双坡燕尾脊,规模比顶大厝要小得多,也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特色。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