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路径初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820
颗粒名称: “非遗”语境下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路径初探
其他题名: 以浙江、福建为例
分类号: J528
页数: 7
页码: 260-2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让畲族传统民间工艺适应经济全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稳脚跟,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产业环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也是包括畲乡在内的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机遇。畲族民间工艺的发展,我们认为有三条途径:一是“非遗”语境下传承人自身的努力;二是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的尝试;三是畲汉互动拓宽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路径。本文以浙江和福建两省为例,对畲族民间工艺及其现代性发展路径作一探索。
关键词: 畲族 民间工艺 现代性发展

内容

如何让畲族传统民间艺术适应经济全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稳脚跟,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产业环境,是我们关注的课题,也是包括畲乡在内的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机遇。
  畲族民间艺术的现代性发展,我们认为有三条途径: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传承人自身的努力;二是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三是畲汉深度互动,共同拓宽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路径。在市场化的社会,民间艺术同样离不开市场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民间艺术发展必须迈出的关键的一步。但市场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是把双刃剑,它有利有弊,既可以助推民间艺术的发展,也有可能损害民间艺术的原生态和本真性。
  具体说,民间艺术作品市场化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续了将要失传的手艺,扩大了民间艺术作品的传播;但不可否认,民间艺术作品如某些工艺品粗制滥造现象依然严重,地域性特征逐渐消失。因此,怎样才能使民间艺术作品健康地发展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也是畲族民间艺术进入市场并健康发展的关键。下面以浙江为例,对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非遗”语境:畲族民间工艺传承人的春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一个外来词,近几年来又被我国民间简称为“非遗”。我们过去常用的说法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以第六个签约国的快速反应加入了这一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官方语言体系,迅速被学界所启用,甚至成为中国文化语境中最为流行的新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畲族“三月三”、畲族医药外,作为民间艺术的畲族民歌、畲族小说歌等也都榜上有名。除国家级非遗名录,各省也有各自的省级非遗名录。以浙江省为例,在浙江省政府已经公布的四批非遗项目名录中,每一批都有畲族非遗项目。早在2005年5月,景宁县的畲族民歌和景宁畲族祭祀仪式,就进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畲族叙事歌、畲族民歌、问凳、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畲族婚俗、畲语、操石磉、畲族服饰、畲族服饰(刺绣)等先后即进入浙江省非遗名录。
  上述畲族非遗项目,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1968年出生的蓝延兰,是浙江省畲族彩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位植根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弄村的畲家女,为传承畲族织带技艺,一直在探索。在传承方式创新、织带工艺创新方面,她都领先一步。为不让畲族彩带艺术失传,蓝延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织带传承方式的改变。2008年,景宁第一家工厂化性质的“畲族彩带作坊”建立,为蓝延兰等10多位编织畲族彩带的妇女提供了集中作业场所。2010年蓝延兰领衔成立了“畲族彩带艺术工作室”,带起了一批学生。后来,工作室改名为“蓝延兰彩带传承馆”。畲族彩带的传承方式,由旧时的母女传承或祖孙传承,在蓝延兰这一代变为师徒传承。
  蓝延兰并不满足于传承方式的创新,她的目标是要把畲族彩带推向市场。为达到这一目标,她多次尝试织带工艺创新。1999年11月,在温州举行的’99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上,蓝延兰的参展作品喜获特别金奖,成为大展的最高奖项。进入新世纪,蓝延兰又编织出一条长4米余、宽10.6厘米,织有全国56个民族名称的彩带王,在畲乡传为美谈。蓝延兰的许多织品,多次作为民族工艺品赠送中外贵宾。与此同时,也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客人上门求购。一位美国客人专程到蓝延兰家,化几千元钱一次购买十余根彩带,其中一条以360元成交。在一次畲族文化研讨会上,代表们收到一件礼品:以畲族彩带为原型的围巾。从原料看,由细细的丝、棉线变为较粗的毛线;从造型看,围巾比彩带短,但比彩带宽;从纹饰看,保留了畲族彩带的图案和色彩,有鲜明的畲族文化特色。笔者当时参加了会议,也获赠一条这样的围巾,惊喜的感觉难以言表。事后得知,围巾是蓝延兰织的。这种脱胎于畲族彩带的围巾,不仅是蓝延兰在织带工艺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也为畲族彩带走向市场提供了经验。
  2013年4月27日至30日,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蓝延兰现场编织彩带,展示畲族织带技艺。这种场合,蓝延兰并不陌生,为了传播畲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民间艺术,她记不清做过多少类似的现场织带展示。为了使畲族织带走向市场,为了畲族织带能和现代旅游相结合并成为当地特有的旅游产品,蓝延兰一直在努力。
  二、文化自觉: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此外,文化自觉还表现为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畲族的文化自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明清以降,畲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互动中,民族文化特色渐渐彰显。20世纪50年代以后,畲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畲族文化也随之显示其独特的魅力。作为畲族文化的符号,畲族民间工艺也如同深山幽兰,为世人所欣赏。在浙江景宁,畲族民间工艺——如畲族女性服饰、银器等——经由有识之士的开发和经营,不再是沉睡在老奶奶箱底的古董,它们从寻常畲家脱颖而出,走向市场。下面以雷献英和由这位畲家女创办的龙凤服饰有限公司为例,对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的过程作一回顾。
  雷献英出生于景宁县岭脚村的一个畲族家庭,在她的记忆中“从小看妈妈、姐姐每天都穿好畲族服装,裹上头巾再出门干活,过年过节的时候穿得更加隆重。”儿时的她在妈妈的织布机旁玩耍,看着一条条畲族彩带诞生,一个梦想就在心中萌芽:开一间专门做畲族服装的作坊。长大后,能歌善舞的雷献英到景宁县文化馆工作,舞台上,舞蹈演员的造型给了她深深震撼,原来畲族服装不只有红、蓝、黑三种颜色,制作衣服的材料也不一定就是粗麻布。她感慨道:“走出农村,我第一次看见畲族服装也可以这么美。”
  那时文化馆人手紧缺,对畲族服装有浓厚兴趣的雷献英毛遂自荐,在演出之余为馆里的演员设计演出服。她的设计大胆、创新,更体现出民族服饰的绚丽和时尚。随着景宁县文化馆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屡获成功,雷献英设计的服装也渐渐打响了知名度。
  2006年,雷献英创办的龙凤服饰有限公司成立,儿时的“作坊梦”终于实现。龙凤民族服饰有限公司上马新的流水生产线后,已经从原先的服装裁剪铺“变身”成集畲族服饰、围巾、首饰、凤凰冠等畲族特需商品研发、生产的公司化运作企业,并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成为全省两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有了自己的平台后,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畲族服饰的创新上,衣服的颜色、图案都发生了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雷献英都悉心保留畲族服装传统的特色。她认为“凤凰尾、鼠牙边、水滴纹,这三个象征吉祥如意的基本元素,一定不能丢。”
  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借助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深度开发。古老的畲族文化在流水生产线上奏出了新的音符。现在,这里生产的畲族服饰远销福建、广东等地方,销售收入相比建厂初期翻了几十倍。通过对传统的畲族服装进行改良,设计成居家民族服装,公司出品的服装还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到了美、英等国。如今的雷献英还在继续探索如何利用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微信吸引更多的客户。
  雷献英的创业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她的产品如畲族女性服饰,已经离传统畲族女性服饰渐行渐远,如传统的、麻面料被绸缎和化纤面料所取代,传统的手工刺绣被机绣所取代。在民族民间艺术走向市场的同时,如何保持其原生态和本真性?这个问题,有待我们深入探讨。我们初步认为,面对全球化审美时尚的冲击,传统的民间艺术也开始加入新的手法和新的材料,特别是应用了新的设计和新的理念,展示出新的可能性,开始被应用于建筑、家居、城市环境、公共空间、装饰、礼品、文具、玩具等众多领域。在走向市场时,畲族服饰的工厂化生产及其面料和刺绣工艺的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畲族服饰在承载历史文化印迹的同时,添加了现代意蕴的美,成为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三、畲汉互动:拓宽畲族民间工艺现代化路径
  历史上,畲汉孩童互相抱养,畲汉通婚,以及生产和生活诸方面的交流和影响,都是畲汉民族文化互动的契机。在畲族民间工艺发展过程中,畲汉互动更为频繁,更为深入。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这种互动的实例俯拾皆是。如浙江文成县剪纸艺人周彩柳,出生在文成县西部岭后乡一钟姓畲族农户,从小被周姓汉族抱养,后来又嫁了汉族做裁缝手艺的丈夫,所以她的剪纸技艺,不能不说是畲汉文化深度互动的结果。又如浙江云和县的蓝观海,在学习画祖图的过程中,得到县文化馆汉族老师王若钦的指导,我们采访蓝观海时,他说:“我画的最好的一幅祖图是桂溪村的祖图。是由师父王若钦(已经去世)、我、我徒弟三人合作而成。”畲汉互动,既有畲族向汉族学习,也有汉族拜畲族为师。如福建宁德市王建珍,是一位至今已有40多年绣龄的汉族女性刺绣艺人。当年,18岁的王建珍机缘巧合,拜畲族刺绣师傅兰石吉学起了刺绣。①
  在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的今天,畲汉互动,必将拓宽畲族民间工艺现代化路径,加快畲族民间工艺现代化进程。在浙江景宁做田野调查时,陈晓琴“汉家女儿畲家情”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5年出生的陈晓琴,是景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这位汉族女子,在家乡景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创立景宁县畲山凤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二是创办景宁畲族自治县晓琴畲族民间陈列馆。公司创立于1992年,二十多年来,公司致力于畲族传统工艺品的挖掘,整理开发,并设计创作了大批具有畲族特色的工艺品。畲族布包、挂毯等30多种畲族产品全部在流水线上生产。2002年,该公司设计制作的《畲族旅游工艺包》在丽水市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设计奖;同年《畲族工艺织绣品》在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获得银奖;2004年,获全国青年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优秀奖。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出畲族民间银器、刺绣、彩带、服装等系列工艺品,达四百余种。畲族民俗陈列馆,创办于2007年,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开设展示厅20个。馆内收集了畲乡景宁数百年来畲族民间珍贵的服饰、银饰、生活家具、工艺品等近万件历史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陈晓琴这位汉家女,十几年来以保护畲族文化为己任,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许。2011年还被评为“丽水市十大收藏家”。
  畲族民间工艺的其他种类,也因汉族的介入,加速了市场化的步伐。如畲族打银技艺,就不仅局限于畲族内部。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汉族工匠都是畲银技艺的生力军。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陈家郁,是该县至今还会制作畲族头饰的少数手工艺人之一,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制作的畲族头饰做工精美,比之流传下来的老畲族头饰毫不逊色。陈家郁的祖祖辈辈都从事银器制作,他家的“玉山号”银器铺”在祖辈时曾名扬景宁、云和、龙泉等地,至今,每件从他这儿出去的银器和银饰品都会有“玉山”的标志。②又如福建罗源县的黄良愉,家中三代从事畲族银饰制作。从16岁开始,他便跟随父亲学习打银。他做过罗源县五金厂的打银师傅,该厂曾是闽东一带畲族银饰的定向供应点,后来畲银市场不景气,工厂停产,打银师傅纷纷转行谋生,只有年近花甲的黄良愉一人坚持老本行。如今银饰加工早已实现机械化生产,市场上不乏新颖多样的银饰,可黄良愉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制作好的每一样畲族银饰,黄良愉都刻上“罗源畲银”的字样,并且认真地验货。特别是畲族小孩戴的手镯和脚镯,他要亲手抚摸过确保无一锐处后,才交给客人。③
  畲族打银技艺传承至今,不再是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在闽浙两省,都有上规模企业。这些企业,既有畲族人办的,也有汉族人办的。前者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雷献英创办的龙凤服饰有限公司,后者如福建福安市的“珍华堂”、“盈盛号”。在福建的福安、霞浦,都有类似的公司和企业。
  总之,畲汉两个民族共同努力,深度互动,必将拓宽畲族民间工艺现代性发展的路径,加速畲族民间工艺走向市场的步伐。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邱国珍
责任者
温州大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