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育传承与文化创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744
颗粒名称: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与文化创新
其他题名: 关于闽东畲族文化的传承现状与思考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9
页码: 75-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文化迅速传播,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性的加大,畲族传统文化与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一样,正面临着消亡和继承的两难困境。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一方面,畲族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用逐渐式微;另一方面,在民族化、特色化教育才是现代多元教育的指导方针下,畲族文化融入为闽东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成为畲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但也面临传承畲族文化原貌与现代文化的矛盾问题,学校教育热社会教育冷的问题,小学传承较好、中学传承弱的问题,以及传承人难以为继等等问题。我们认为,对于畲族文化传承,应该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以更高的视野思考其传承的价值,并将其与在地文化结合,研究和创新其传承的内容、形式和范围,才能促进其成为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 畲族文化 教育传承 创新

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理念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和许多政府的认同,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很大程度的挖掘和传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畲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闽浙赣粤交界地区是我国畲族人口最主要的聚居地,这里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畲族乡村分布广泛,畲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内涵丰富,且得以较好的保存,是我国畲族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汉族交流融合的加速,畲族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比如在全国25%的畲族人口聚居地闽东,也面临畲歌、畲语、畲服、畲拳等珍贵的传统文化流失的现状。因此,畲族文化传承面临严峻局面。
  20世纪末开始,少数国外学者通过参加闽浙等地的畲族文化研讨会介入畲族文化传承研究。而国内学者(主要是畲族地区相关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较多介入了畲族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畲族文化传承和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纵观已有的科研成果,国内外学者对畲族文化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基础知识类,主要介绍多元文化及其传承的理论、发展趋势,以及畲族文化的历史来源、内容等等,如石中坚《文化功能视野下的畲族祖地民间信仰》、王雪文的《浅谈畲族三月三的文化特征与价值》等;(2)理论探索类,如陈兴贵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角度出发,在保护、创新与传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整合思维中来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1];刘颖《传统与现代性的博弈——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3)实践总结类,主要对畲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及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典型的有马威的《文化生态观视角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景宁模式”为例》,武昌的《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关于弘扬发展畲族文化的对策研究》,陈赞琴的《畲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策略——以福建宁德为例》,陈向军《民族艺术的魅力贵在创新——谈凤凰山畲族民歌从原生态到创新发展》,蓝孝文《现代文明背景下畲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周天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等,从区域、学科教学等角度探讨了畲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传承和创新。
  可见,目前的研究多是解释畲族文化的形成、特征等等,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策略创新、理论创新的研究更少。尤其关于畲族文化教育传承研究的论文主题较分散,结合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进行畲族文化传承的系统性研究几近空白,不利于畲族文化传承的整体推进和创新实践。
  我们认为,从教育传承现状可以管窥畲族文化传承的整体状况。基于此,本文从分析畲族文化的教育传承现状入手,对畲族文化的教育传承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以请教于学界同行。
  二、闽东畲族文化的历史特点
  畲族文化有什么特点?闽东畲文化的特色在哪里?我们认为,在闽东,畲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使其文化中吸收渗透了许多汉文化和闽东地方文化,成为特色鲜明的闽东文化之一。因此,闽东畲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主要有六大特征,即:典型的山地文化,又兼含江海文化因子;兼容性的民族文化系统;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机制;以“族缘-血缘”观点而形成的家族伦理的支配力量;百折不挠的叛逆者意识和忍辱负重的退守者思想相融合;女性文化的特殊地位。[2]
  以上文化特征蕴含着历史上畲民族崇尚的礼仪、习俗和道德,既在畲族迁移和与汉族在地居民的相处磨合中形成,又渗透于畲、汉两族民众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中,影响了包括畲、汉等多民族的闽东在地居民。近现代以来,在与现代文化的冲突过程中,畲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也在不断变革。其中,一些畲族文化特征的内涵不断被弱化甚至扬弃,而渗透其文化特征的音乐、舞蹈、语言、服饰、宗教、医药、武术等畲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面临族内后继无人、趋于消亡的局面。
  三、畲族文化的教育传承现状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历史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承担畲族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现代以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畲族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但也曾经在时代冲击下面临着一系列传统文化流失的困境。进入21世纪,在民族化、特色化教育才是现代多元教育的指导方针下,闽东畲族教育不仅融入成为闽东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特色教育、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以传承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为目标的闽东畲族社会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一)畲族文化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式微。家庭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文化延续的传统手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畲民人口离开祖居地,到城镇工作或举家迁移,许多畲民开始去尝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并将城镇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带回畲村。一方面,融合了各种外来理念和习俗的城镇生活体验使畲民及其后代淡化了乡土意识和传统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畲族成人外出务工的爆发式增长,使其后代越来越多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监护、以寄宿生活为主的畲族新一代无法得到家族的畲族传统技艺和文化浸润。因此,言传身教的传统畲族文化家庭教育传承作用不断地式微。
  (二)社区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功能的弱化。社区曾经是畲族人民劳动范围最便利、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曾经,畲族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民族,并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社区教育在传承文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畲族老村落随处可见的民居、民间工艺、服饰等渗透畲族文化的物质形式,以及畲民村落的年节、祭祀活动等,它包括了宗教信仰、岁时民俗和民间文学等,孩子在各种社区活动中学会了尊祖,孝悌,互助等思想品德。但现代以来,畲族村落的民族特色活动越来越少,畲民在集体劳动中形成的口耳相传的教育几乎消失,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越来越弱。21世纪以来,闽东地方政府开始介入畲族社区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以社区教育部门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畲族活动,如“三月三”歌会等等,还有少部分社区开展得包括针对畲族历史答疑活动,畲族手工艺术展览,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畲族风俗比赛、畲族歌舞表演等,促进畲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同时,开始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街道畲民为主体,开展短期的职业教育、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畲民社区的文化传承。但是,这种政府推动的活动带有一定的运动式,活动地点多在城镇,举办次数有限,受众时间和范围有限,远远无法达到传统的渗透日常生活的传统村落民俗活动效果。在大部分畲族聚居乡村,各种现代化用品的普及和生活的便利,使孩子们不愿学习刺绣等工艺品制作,觉得它费时、俗气。乡村人口的迁移以及各种现代化娱乐形式的乡村传播,畲族乡村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开始弱化,过去闲暇时候的文娱活动如山歌对唱等更多时候成为一些应景活动的陪衬。尽管地方政府在努力投入和支持部分畲族乡村的文化设施建设,但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和专业人员支持,导致有的地方文化设施供应过剩,而有些地方则严重不足,体现畲族独特文化的文艺演出少,贴近畲民生活并且进村入户的高雅文化活动更少,供求严重脱节,社区教育面临很多困境。
  (三)学校教育成为畲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20世纪90年代开始,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闽东政府相关部门开始重视所处区域的畲乡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民族中小学校和部分普通学校,探索教育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爱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土生活环境,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畲乡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
  畲族文化内涵和部分形式渗透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重要呈现方式。在福安康厝畲族乡,学校提炼畲文化精髓中的团结善良、热爱劳动、敢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学校环境布置注重结合畲文化元素:教学楼正墙上的校标以“学”字为标志原形,结合畲族装饰图案,选取畲族代表性的色彩红、黄、黑作为标志色彩,体现了畲族学校的特色;校徽、校旗、校歌也突出畲族文化为主题;教学楼的走廊上,或彩绘或悬挂了关于畲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服饰和文艺等宣传绘画;同时,将畲族传统服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活动特点加以改良,并保留了畲族服饰的主元素,让学生们穿上连家庭其他成员都难以传到的民族服饰,亲身体验着畲文化蕴涵的美。[3]在福安市穆云中心小学,建立了畲族文化长栏、畲族文化墙等,文化长廊将畲族文化教育与儒家学说、经典诵读紧密结合;学校还将校园后面的小山的三段登山岭、193级台阶赋予和畲族群众吃苦耐劳、爱劳动、爱登高的优点,将第一段岭命名为了励志路,寓意“人生与登岭一样,要有作为,就要立志,就要不断攀登,而我们的畲族祖辈就是喜欢登高上进的,我们应当好好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将第二段岭命名为健康岭,让学生感受天天登岭、下岭的锻炼,以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参加市运动会等往往能拔头筹;将第三段岭称为成才路,健康的体魄促进了学生的成才,完了这段岭,学生的人生也会步步上升。学校还命名了幸福坪等等,让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的民族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认识、特殊的感情。还有福安坂中中心幼儿园利用充满畲民族特色的环境布置和展示以及开展区域活动,让孩子熏陶于畲族优秀文化中。以畲族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不仅熏陶了孩子们,也影响了家长,扩大了畲族文化传承的对象,正成为畲族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将畲族历史、习俗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福安坂中中心小学新建了600平方米的钢结构室内体育训练馆,作为传承畲拳的基地,并在小山哈乡村少年宫成立了畲族拳艺队、跆拳道队、鼓号队、腰鼓队等。穆云中心小学聘请全国畲族武术冠军雷盛荣先生到学校传授畲族经典武术。坂中中心幼儿园在户外运动中结合畲族体育元素,如大班《山哈操》融入了畲族音乐和舞蹈的元素,边做操边学习冉冉上口的畲族语言,而且幼儿的器材是用竹片制作的,可以进行畲族特有的竹板操练习;在体育区利用了一些畲乡的本土资源,制作《赶小猪》《竹竿变变变》等游戏,在整个早操音乐和动作编排中感受出浓浓的畲族特色。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设立了民族体育基地,把畲族的武术和舞蹈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畲族在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礼俗文化等方面也有独具的民族特色,闽东各学校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文化,使之成为重要的校本课程。霞浦民族中学第一次将畲家文化瑰宝——畲族小说歌用文字的形式加以整理,先后整理出版了《畲族小说歌》《霞浦畲族小说歌》两部专著作为校本教材,2010年学校又编写出版了《福建省少数民族丛书·霞浦小说歌》。福安康厝中心小学编撰的《畲乡情缘》校本教材,内容涉及畲族历史、传统习俗与来历、传奇与故事、民歌、舞蹈、武术、民间艺术、畲医畲药和旅游等方面内容,一至六年级每周综合实践课程以《畲家情缘》为教材实施教学。蕉城区民族中学所在的金涵畲族乡,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学校利用这些资源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畲族文化读本》,将当地畲族民歌、舞蹈、体育、武术等纳入教学计划[4]。福安市民族中学通过艺术教育推进畲族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以其增强畲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在音乐教育方面,从安排学生向畲歌能手请教,引导学生聆听、分析有代表性的畲歌,到组织学生参观畲歌演唱活动,最后,邀请民间知名畲歌歌手到校教授畲歌,并从学生中选出佼佼者进行专业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一年一度的畲歌会,有计划地将畲族音乐渗透于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搜集畲族传统舞、民族风情歌舞等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讲解,让学生从了解、欣赏到学习畲族舞蹈。在美术教育方面:安排学生观察畲族妇女的发式、服饰及其他畲族工艺品,拍照片、画素描或拿实物到校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畲族工艺;组织学生到畲族文物博物馆参观,在课堂上放映PPT和视频,向学生系统介绍畲族服饰和工艺品,引导学生欣赏畲族工艺,并让学生选择饰物画素描加深认识;将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比拼,让学生切实喜欢上畲族服饰和工艺。学校开展的民族艺术教育,使校本课程内容更丰富,资源更贴近生活,教学形式更生动,校内外贴合更紧密。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通过走访,查阅档案,收集材料,编写了一套畲族文化地方课程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分成低、中、高三套教材,每周各年级安排一节地方课程,由畲族教师分别担任,让全体学生了解接近畲族文化历史,学习畲族先民的勤劳与忠勇精神,感受畲族凤凰情结,学习畲族悠扬的歌舞,让全体师生在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和历史,从小培养热爱民族、做民族团结的有心人。
  宁德市民族中学自编的一本地方课程用书《畲族文化简说》,开设《畲族文化简说》课程[5];还开设了一些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兴趣爱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畲族语言文化》《畲族文化风情》《畲族风俗》《闽东畲族史》《民族传统体育》等选修课程;学校还建设“畲族文化展厅”,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和地方文献,以形象的展示为主,叙述畲族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起源,叙述畲族文化文明的演进历程,叙述畲族祖先漫长艰辛的迁徙史和关于战争与英雄的传奇故事,成为学校学生参观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向外界展示畲族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窗口;在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节上,学校特别组织了“畲歌对唱”的节目。这些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感受畲族的传统与文化,继承与发扬畲族的忠勇精神、凤凰情结、畲歌悠扬等民族文化意识,做一个有根的现代畲乡人。
  四、文化、教育与传承价值:关于畲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文化的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关于文化问题,或者教育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畲族民间文化资源和传承人主要来源于农村,造福工程、城镇化等等导致畲族古村落大量消失;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势必使畲族传统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受到影响,曾经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民间歌舞、体育等活动在悄无声息地萎缩。
  1989年6月,习近平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阐述道:“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闽东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和优势。”[6]同时,对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和发展畲族文化,习近平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要继承和发扬畲族文化传统中优秀的部分”,“要抓紧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探讨,取其精华,古为今用。”[7]
  就教育传承而言,现代学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传播的主要场所,越来越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渠道。虽然当前的畲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面临传承畲族文化原貌与现代文化的矛盾问题,学校教育热社会教育冷的问题,小学传承较好、中学传承应付为主的问题,以及传承人难以为继等等问题。我们认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近二十年来,大部分畲族地区对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投入了相当多物力和人力,但畲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仍然流失严重。主要问题在于闽东畲族文化的产业传承目前仍处于资源消耗型,没有进入品牌带动型;教育传承的方式、内容和实践则过分强调畲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和当地汉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传播人群的族群性,使其被接受程度和接受人群有限。因此,我们认为,畲族文化传承既不能单纯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支撑而固步于传统,更不能将传播范围局限于畲族人群和畲族学校。我们有必要跳出学校教育的视野,从中华文化一体性以及区域文化特殊性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畲族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首先,从学界来说,研究者应该基于“文化合成”和“历史断裂”的理论,对各区域畲族文化形成历程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促进我们认识畲族文化传承的本质问题,并解决城镇化与保持民族文化资源的矛盾问题。必须跳出畲族文化就是其本源文化的窠臼,以大中华文化传统传承的眼光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才能解决民族文化资源流失问题;同时,不必要过分强化族群认同,传承对象不应局限于在畲族民众中。
  其次,学界应联手与政界、企业界深入研究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在学校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课程中融合畲族文化因素,促进下一代人对包含有畲族文化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将自然解决民间文化资源中“传承人”的问题。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8]可以运用这一契机,将福建本地区畲族文化融入学校美育教学中,可以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倡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畲族文化,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畲族元素进行美育创作。另外,现代媒介的恰当利用,可以在促进了畲族民众生活方式和观念的现代化的同时,传播优秀的畲族传统文化。但是,现代媒介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畲族民众的传统生活秩序,冲击了人际传播来延续文化的传承机制特别是传统家庭和社区的传播机制。如何恰当运用现代媒介传承畲族优秀文化也是畲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第三,研究畲族文化传承中内容的创新。一方面,畲族文化具有“区域化、在地化、多元化”特点;另一方面,作为主要传承方式之一的基础教育学校,其课程设置属于公共品设置,不能只考虑畲族的民族认同。因此,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传承内容也应与区域内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区域文化传统。目前各区域探索畲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创新实践值得我们总结研究。促使畲族传统文化在本土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总之,我们认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具有可传承的物质或精神价值,当本民族主体不认可其传统生活方式、不主动学习和继承其本族文化时,在很大程度上,该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度已经很低,其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经济价值。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不能完全决定于其经济价值,更多在于保存人类璀璨的文化遗产的需要,但这需要政府和有关人士具有超越于经济价值的眼光来投入金钱和精力。所以,对于畲族文化传承,无论是学界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无论是汉族还是畲族,我们都应该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以更高的视野思考其传承的价值,进而研究其传承的内容、形式和范围,才能促进其成为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

知识出处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遴选会议论文44篇,分为三部分。包括畲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畲族文化价值与现代性发展;区域互动背景下融合发展与新畲村建设。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少榕
责任者
刘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