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人礼:“花”之成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成人礼:“花”之成长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独特的仪式和禁忌。其中包括通过“看花”来确定未生男孩或不孕的情况,并通过“换花盆”、“移花盆”或“搭花”来期待“生命树”开出“白花”(男孩)或“红花”(女孩)。此外,畲族有特殊的仪式如“做三旦”、满月礼、周岁礼以及成年礼,其中包括了理发、剃头礼、抓周仪式等,寓意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畲族还注重传统的祈福和禳灾仪式,如通过请法师驱鬼招魂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畲族 成人礼 满月礼

内容

闽地有俗,曰“看花〓”,即不孕或未生男孩者需求助于巫师,请其“看花〓”,因按巫师之说,生男育女取决于“生命树”所开之花,“白花”属男,“红花”为女,妇女久未怀孕,乃“花〓”枯萎,不生育者,则“花〓”有障。俗以为必须“换花盆”、“移花盆”或“搭花〓”,从而使“生命树”如意开花。①对此畲族歌言唱曰:
  (白)请神要去临水县,临水县中请细神,第一夫人、第二夫人……第十夫人,三十六位夫人、大奶,带我园中去看花。
  (唱)男人看花想花树,女人看花想孩儿,紧急去,紧急回,百花桥头好客聊,莫看桥上牡丹花,莫看桥下水流西,热天莫过凉树下,寒天莫过火炉瓶。
  ——《看花诗(节选)》
  畲家视孩子如花,视陈靖姑为赐“花”女神,这花啊相拥相簇盛开在古田临水的“百花桥”下,争奇斗妍,天下孩儿无不从那里转世而来,红花转世人间成女子,白花转世人间为男儿,固天下的孩儿啊都是“花子”和“花孙”。当孩子如愿而来,便开始“一树一树花开”着成长,在他们生长的每一个季节里,畲族人都以隆重而繁细的礼俗来给予阐述和张扬,既寄托他们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与感悟,也表达他们对于生命的热情和礼赞。
  畲族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树花开”,是第三天的“做三旦”习俗。这一天,生父要去溪边摘回“香镜草”熬汤,接生婆一边为孩子洗澡一边唱吉利歌为孩子祝福。洗完澡后,家人要煮酒、煮面,外加两个荷包蛋请接生婆,同时也给亲友邻舍送面和荷包蛋,以示报喜。亲友邻舍吃了蛋面后,也要回赠鸡蛋等礼物,资助产妇“坐月子”,以示祝贺。
  畲族孩子的“第二树花开”,便是“满月”礼了。在畲家,孩子出生后,男婴30天,女婴29天,父母要为其举行“满月”仪式。这一天,要请理发师傅剃光婴儿的细发,俗称“落胎发”,即行“剃头礼”,并将涂上红颜料的熟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三圈,祝孩子头面光滑,不生疱不长疖,围观者则不论大小,不论亲疏,每人都可分得一个这样的红鸡蛋,俗称“剃头蛋”。主要亲戚舅、姑、姨等,都备有衣、帽、鞋等孩子的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办酒宴以示庆祝和感谢。此“满月礼”,除标志着妇婴已适应身体和环境外,一些禁忌也随之消除,孩子可抱出与人见面,可慢慢吃米糊和少量果蔬肉食,产妇也可开始进行生产劳动了。
  畲族歌言唱道:“细仔一岁又一晬,做糍杀鸡来做晬;去叫母舅来吃酒,缝好裙衫又送来。”这是畲家孩子的“第三树花开”——周岁礼。这一天,除设宴款待亲友外,父母还要为孩子梳洗清洁,穿衣打扮,抱上厅堂,举行别具特色的“抓周”仪式:即是在厅堂里置一竹制米筛,上面排放元宝、书本、剪刀、尺子、算盘、镜子、毛笔、胭脂、花粉、戥秤等物,让孩子任意抓取,以此来测算孩子将来的前程发展。如抓剪者,日后成为裁缝匠;抓到书本者,则必成为书生;抓取胭脂者,则该孩子长大后可能是个风流人物;如抓到算盘,则预示将来会成为商人。但无论孩子抓取何物,围观者必说好话。
  畲家孩子16岁即成年。成年意味着今后无论在家庭中、宗族里,或是在社会上,都会被当做正式成员看待,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如父母约束的放松、考虑婚娶、参与家庭和宗族大事的商议、族产有其份额等),同时也要开始承担一定的义务(如赡养父母、干全劳力活、参与宗族械斗、为官府服役等)。因此,他们从此必须更加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若有失误和出格,将难再借幼稚无知之由而辞其咎。
  在畲家,男性、女性的成人礼有行“冠”和行“笄”之别。行“冠”,即是生父为儿子戴冠,界时亲戚好友要馈赠礼物,母舅要送一套上好的服装以示祝贺,父母则置办酒席答谢,“成人者”要为长者斟酒作揖;行“笄”,就是给女子扎笄,即用两条交叉的花线将姑娘额前、脸颊上的汗毛绞去,并把眉毛修为一字形或柳叶形,同时要改变发式,把圈红头绳的发辫改梳成“罗盘髻”,两边用两条银笄(银簪)簪上。现行冠、行笄之礼都已废,大多地方仅留送礼与酒宴之俗。(此中女子发束以福安为例,各地稍有不同。)
  旧时畲族婴儿出世后,要请“先生”根据出生时辰算命,若命中有带“关”带“煞”的,则必请巫师或道士为孩子禳解,以便过“关”除“煞”,否则难以除病消难平安成长。过关之时,病家要在厅堂摆香案,挂神像,供供品,排法宝,由法师扮成“奶娘”状,边念咒语边舞铃刀,吹法螺围着挂有“铁蛇关”、“白虎关”、“春臼关”、“落井关”、“百日关”、“千日关”的“神坛”转圈圈,病家则抱着病童跟随在后,法师每转几圈就拿起手中“法剑”削断“关煞”一门(纸条),直到所有关煞的字条都被削完,这样就能祛病消灾,养好孩子了。
  自古以来,畲村普遍流传鬼邪有五通鬼、天吊鬼和伤亡鬼等鬼魂幽灵,因此,当遇上小儿惊厥,四肢痉挛,眼球上翻,一时知觉丧失,呼吸浅而不均等症状的时候,畲家会认为孩子的魂被鬼掠走了,这时也一定要请法师来作法,“天灵灵,地灵灵……”,当赶鬼招魂的经文诵起,“胎前产后来救护,除关度煞保儿童”的奶娘陈夫人总应声而来,为病家把孩子的魂儿给招回来,这在闽东叫“压惊”,在浙南或称“放天吊”,意即魂魄被那种脚不着地的孤魂夜鬼“天吊鬼”掠去了,把魂魄从天吊鬼那里放回,即是孩子的魂儿被招回来了。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水县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