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育禁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育禁忌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4
页码: 50-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文化中存在许多关于孕妇、分娩和新生儿的禁忌和风俗习惯。孕妇被尊称为“带身人”,受到特殊呵护。有诸多禁忌包括避免攀高、提重物,忌跨过牛缰绳等。畲族人相信“胎神”会在孕妇身边,因此孕妇需避免动土、敲打板壁等动作。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有许多禁忌,如坐矮凳临产,制定特定的分娩环境和后续护理措施。畲族人对新生儿也有特殊的照护禁忌,包括特定的洗浴程序和饮食忌讳。对于两位女神“临水夫人”和“插花娘娘”的信仰也体现了对于生育的敬畏与祈福。通过“吃落地酒”等庆祝仪式来庆贺新生婴儿。
关键词: 畲族 生育 禁忌

内容

都说怀孕的女人是最美的,这一方面固然与怀孕女人从内心里透露出来的如花绽放般的幸福感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孕育新生命的期盼与喜悦的心情。
  畲族女人“怀孕为大”,被尊称为“带身人”,因而受到人们百般的呵护与照顾,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许多禁忌。这些禁忌,有些是出于保护孕妇的目的而有所“需要”,如她们被要求避免攀高和提过重物品,以防“过力”而引起流产;她们也忌讳从牛缰绳上跨过,以免引发难产。此说一则认为牛的怀胎期为十二个月,孕妇如果跨过牵牛绳,就会和牛的怀胎期一样长,那自然是难产的象征了;另外,要跨过牵牛绳一定离牛很近了,所以此俗也包含有忌讳接近牲畜的意义。另一些禁忌也与自古流传的民间信仰有关,如关于“胎神”之说,畲族民间相信,从孕妇怀胎开始到生产以后的百日之内,都有胎神常在左右,它可能在孕妇房间,也可能在周遭的任何器物上,所以孕妇的家中忌动土、钉钉子和敲打板壁,或搬动家中任何物品,孕妇本人更是不可移动任何东西,否则如果不是流产、难产就是会生下有残疾的婴儿,因为这些举动已经惊动了传说中的“胎神”。
  从来畲族是个以歌舞来传授文化知识,坚定自己民族信念的民族。因此,在面临“生”或“死”的人生大事时,盛大而独特的歌和舞总是适时地传达着人们或喜或悲的心情。但畲族孕妇是要与诸如此类的人生大喜大悲之事绝缘的,比如有成年人死了,家族为其“做功德”,面对那些花花绿绿的祖图和悲凄的调乐,她们就得离得远远的,否则认为会引发孩子将来神经错乱,倘若不小心看到死人或死动物,或遇着棺材出殡,认为会引起胎动而容易出现怪胎和难产;看戏也是禁忌的,因为色彩斑斓的戏服会引发胎儿胎动。当然遇着喜事,她们也要主动回避,否则会“冲喜”,引发新婚夫妇将来不和睦;别人的产房也是忌进的,否则将来自己就会难产。
  此外,畲族孕妇还有其他诸多禁忌,如她们忌摘水果,以免“摘了水果不结果”;她们还忌吃兔肉、鳖肉、蛙肉、田螺肉、牛肉等,以免将来孩子出现兔唇、驼背等畸形现象;霞浦孕妇还忌关谷仓门,因当地谷仓多是从上往下关,形如闸门,说是关谷仓门会“闸死”胎儿。
  由于畲民居住分散,人丁稀少,其家庭对孩子的期盼与渴望自是十分强烈,因此,一些婚后久不孕育的夫妇,很容易将期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在畲乡,有两位女神是为人们广为奉祀的“救产护胎佑民”神:一为流行于闽东、台湾地区的“临水夫人”。相传,“临水夫人”是生于唐五代福州仓山地区的陈靖姑,她自幼嫉恶如仇,在嫁往福建古田县临水村途中被妖怪所掳,后被著名闾山道祖许真人所救,教她学会了降妖除怪的本领。在她24岁那年,福州家乡大旱,农民庄稼颗粒无收,她不顾师父交代24岁怀孕不能动法器教诲,毅然在福州龙潭角吹响号角,念动真言祈雨,终于求得大雨,缓解了福州干旱。但她从天上回来后,被蛇妖暗害,终于牺牲了。后她灵魂被许真人救回,教她救胎保产之术,每每有妇女难产,只要一喊她的名字,她就飞到产妇身边帮产妇顺产,并带领其他女仙为老百姓除妖灭怪,被亲切地称为妇女儿童保护神。另一个是主要流传于浙西南的“插花娘娘”,她是传说中生于处州府(今浙江丽水地区)松阳靖居毛弄村的畲家妹子蓝春花。她美丽善良,能歌善舞,最爱把鲜花插在头上,因此百姓们都称她为“插花娘娘”。一天,一名财主被她的美丽吸引,起了非分之心,在万般无奈之下,姑娘沉着稳定,妥善安排好父母生活,在前往财主家途中的悬崖上自尽。从此,姑娘跳崖的那座山上花儿开得格外艳丽。此故事在景宁一带代代相传,被历代畲民尊奉为掌管婚姻和家庭的女神,顶礼膜拜。
  畲族歌谣说:“娘讲怀胎娘心愁,十个月日都来到。”在环境、卫生、饮食诸方面都异常艰难的旧时畲家,一个新生命的孕育自然是喜乐与愁苦相伴相生的。畲歌也说:“一家珍重是生孩”,①他们视生命如花,在孕妇分娩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人生第一站的守护与照养,这其中仍然有许多禁忌:
  由于认为分娩不洁,畲族妇女是坐在矮板凳上临产的,待婴儿出生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帮忙。甚至亲夫,在分娩期间都不能靠近,否则一个月内都不能去宫庙和做佛事,也因此,分娩场地远离神灵和祖宗所在之地,在所不免。
  为了避邪,产房要用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点燃,让忽闪忽闪的火光驱除房间的秽气;也或用一条产妇的旧裤子或红纸剪成的裤子样挂在门楣上,让凶神恶鬼离得远远的。
  为了产妇和孩子祛湿防病,一个月内除忌风、忌见生人,还特别禁用一般汤水洗脸、洗澡,而须用“香镜”草汤来洗。尤其是给婴儿洗浴,是很有讲究的,要先“开天门”,即洗双目,后“点龙鼻”,即洗鼻子,再开龙嘴,即洗嘴巴,这些做完后,再从头部洗到胸部、四肢、臀部。洗好之后,男婴用生父旧衣包裹,女婴以生母旧衣包裹。畲族歌言说:“细仔落地两面红,一来忌水二忌风,少时也要忌得好,老来没病又没痛。”说的正是畲家对婴儿的百般关爱与呵护。不过畲族古俗有以泉水洗婴的,《长汀县志》载:“生子坠地,浴泉间不避风日”,清·永定《三瑶曲》也说:“听取喤喤初泣后,清溪便作洗儿泉”,因此感染破伤风死亡现象在旧时时有发生。
  如果婴儿产后,胎盘尚未出来,要将婴儿的脐带缚在木履上,让它自然脱落。胎盘出来后,若是男婴,就用毛笔筒劈成竹片断脐,表示长大后会读书写字;若是女婴,就把吹火筒劈成竹片断脐,并用麻片将脐带缚好,表示长大后会料理家务事。一般畲族把婴儿胎盘贮在陶罐里,埋到四季常青的大树下。
  一般而言,畲家产妇产后在一个月内忌沾冷水,所用餐具需用开水冲洗。她们吃米饭、红酒、生姜、鸡蛋、瘦肉、面条等;忌吃稀饭、油类、蔬菜、肥肉等冷性食物和流质类;忌吃鸭子、鸭蛋,因为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大多数畲族产妇在月子期间都能吃到30多只鸡,以充分增加营养。
  畲家相较汉族,重男轻女现象不甚严重,尤其是头胎,无论男女,孩子出生后,即要举行“吃落地酒”仪式以示庆贺。落地酒在家中举办,邀请叔伯邻居参加。酒后孩子父亲担着一只大雄鸡、一大壶酒和鸡蛋前去岳母家报喜。生的是男孩,要在酒壶嘴上插一朵红纸花;生女孩,则贴一“囍”字。岳母将送来的食物烧好,邀请女家叔伯、亲友宴饮,真是好不热闹好不欢喜!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古田县
相关地名
临水村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