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难为”之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8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难为”之乐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7
页码: 20-26
摘要: 该段落介绍了畲族婚嫁中的“难为”习俗,包括订婚前的歌唱水平检验、“做表姐”活动、迎亲中“难为亲家伯”的挑逗等。文章提到了畲族以歌为主要形式进行情感表达和娱乐的传统,以及盘歌活动在畲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赤郎的角色在畲族的迎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畲族 婚嫁习俗

内容

畲族婚姻程式十分风趣,精彩荟萃,其“难为”之俗喜庆吉祥,热闹非凡,一些故意揶揄、百般戏耍的场景即便老夫也难免忍俊不禁,笑而捧腹;而此“难为”之乐,又无不贯穿于歌言这个形式中。“歌是山哈传家宝”,畲族人以歌抒怀、以歌言情、以歌欢娱,几乎达到以歌代言的地步,这种“俗不离歌”的传统在畲族“难为”的婚嫁习俗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
  在闽东、浙南一带至今仍十分盛行的莫过于“难为表姐”一俗,即订婚过后,女方行将出嫁,在出嫁前,姑娘便要穿着婚礼盛装,按次到舅、姨、姑村去“做表姐”,村里的男青年(“表弟”)则要出来陪唱,百般“难为”表姐,作为姑娘出嫁前歌唱水平的大检验。
  畲族姑娘“做表姐”时间长短不等,短的一般十几天,长的一两个月,直到姑娘母亲来将其领回。畲谚有云:“冬至不过十二月,表姐不过明年春。”因此“做表姐”最迟在落春前就要回家。其歌唱内容有《黄蜂头》、《迎“表姐”起唱歌》、《今晡表弟贺表姐》、《表姐今年做新妇》、《无事也要到娘乡》等,其中表弟唱《黄蜂头》是起歌头:“黄蜂头,黄蜂头,黄蜂内里起歌头,从细未坐黄蜂夜,坐了黄蜂心怪愁。黄蜂歌子百二条,唱那六十就放掉,谁人唱得黄蜂尽,唱尽黄蜂嘴也燥。”由于《黄蜂头》十分难唱,且此歌以蜂房作喻,乃谓表姐出嫁后生殖能力强。
  但一般而言,除《黄蜂头》因起歌故意刺激表姐的歌才外,“做表姐”双方对歌的内容多是正统的小说歌,同时亦穿插一些杂歌,且“表姐”、“表弟”往往通宵对唱,十分热闹,及至离别前,则可能连唱二夜三夜,最后表姐唱《感谢歌》答谢,表弟则要唱《送别表姐歌》。在畲族,姑娘若去“做表姐”歌唱得不好,是会被人取笑的,若善唱歌,则人人夸耀。“阿妹唱歌声软软(细细),合似竹排荡过洋(坑),人品又好声又好,胜过后台拉琴腔(响)。”如此歌唱得“声软软”的表姐在畲家是十分受人尊重的。但现在畲族受现代传媒等各种因素影响,畲族年轻人中会唱歌唱得好的已十分少了,“做表姐”之俗也渐成为姑娘婚前走亲访友、休息调整的一种形式,对歌规模远不如旧,大多只象征性地唱几首。
  “难为亲家伯”一俗主要流行于福建霞浦一带,是畲家迎亲过程中最具挑逗性而令人捧腹连连的一项礼俗。在成亲的前两天,男方要派一位能歌善对有学问的男子代表男方,挑着礼物到女方家接亲,这位男子便是“亲家伯”(也叫“迎亲伯”)了。“亲家伯”不仅要谦虚礼貌,还得机灵老到,否则会遭到亲家嫂善意的戏弄。比如到女方村口时,亲家嫂会热情相迎,在交接“盘担”的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被满脸抹黑;到达女方家,主人会热情地请亲家伯坐厅堂左首(左首是大位),亲家伯若不懂规矩,不知将凳子移至右首才下坐,亲家嫂就会毫不客气点鞭炮相轰;在敬烟的过程中,亲家伯见人都要敬,所谓“见者有份”,即便小孩也不能例外,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礼,随即便会有人点着鞭炮扔到他的脚下,轰他、烧他的衣衫取笑他。
  接着,亲家嫂会将亲家伯挑来的礼物过称,这时亲家伯便一语双关地问:“亲家嫂,有称(有亲)无?”亲家嫂连声应道:“有称(有亲)!有称(有亲)!”
  有些畲村还有喝宝塔茶的习俗,即亲家嫂用红漆樟木八角茶盘捧出五碗热茶,上下层各一碗,中间突出三碗,叠成宝塔形。“亲家伯”需张开门牙咬住“宝塔”顶上的1碗茶,双手挟下中间一层的3碗茶,把中下层4碗茶水分别递给4位轿夫,自己则一口饮下以牙咬下的那个碗。要是卸不下宝塔茶或把茶水弄溅了,不但大伙无茶喝,而且还要遭到女方的奚落。
  在整个迎亲的过程中,亲家伯还有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是盘歌,若亲家伯“肚才”不好,则会遭到亲家嫂的责难,不但不能顺利完成迎亲的任务,脸上还会被抹上锅底灰,出尽洋相,此中属晚饭后“撬蛙”(又叫“撬蛤蟆疥”)最富特色。相传,隋朝有个亲家伯叫钟应文,不懂迎亲礼节又无歌才,受女家亲戚姐妹取笑涂黑脸,羞愧得不敢回去见主人,走到半路跳潭自尽,变成一只疥蛤蟆,全身长疙瘩,“失礼失礼句句叫”。由于青蛙是益虫,畲民称之为除害山神,而青蛙繁盛的生殖能力,畲民又把它当做多子多福的象征,因此慢慢就演变成了畲家婚俗中的“抓蛤蟆疥”。据传,刚开始是抓一只真蛙,用火把照着,让亲家伯抓,青蛙蹦到哪,亲家伯就得扑奔到哪,直到抓到为止。后改为嬉闹讨喜钱,即迎亲前,男方准备好喜钱藏在亲家伯兜里,撬蛙开始时,亲家嫂们泡四碗红曲水代酒摆在迎亲者专席的四个桌角上,象征龙潭和坑源,尔后唱起一首又一首撬蛙歌来讨亲家伯的喜钱,直到掏光才罢;若几经折腾仍未掏光,则亲家嫂一边唱“疥牯漂转九重潭,娘今点火就来照,你郎要等我下手,火把来熏大疥头”,一边点着一捆松枝伸向亲家伯胯下,直熏得亲家伯无法忍受乖乖把红包息数拿出,亲家嫂这才罢休,回转到内厅,把“蛙”打开,将零钱镍币分给围观的小孩。新娘的爹则乐呵呵出来敬酒,让迎亲者喝醉吃饱,好抬新娘过门。
  畲谚曰:“酒醉不如歌醉好。”在二月二的“会亲节”、三月三的“歌会”、四月初八的“牛歇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能歌善舞的畲族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盘歌活动,参加者除当地人外,许多外乡外县的畲民也会赶来,少的二三百人,多的达一两千人,他们往往通宵达旦盘歌,甚至长达几天几夜,许多青年男女,正是通过这样的盘歌活动建立了感情并缔结了婚姻。畲家婚俗中的“长夜对歌”,正是这种盘歌习俗中的一种。相传旧时畲族人住在崇山峻岭间,来来往往十分不便,当男婚女嫁亲友翻山越岭赶来庆贺时,因无处可宿,便进行对歌,以度过漫漫长夜,后逐演变成俗。
  “长夜对歌”所唱歌曲有《上东来望》、《路径歌》、《十条起》、《嫁女歌》、《字歌》、《柴名花名歌》等,一般唱两夜。在福安等地,头一夜所唱的歌与第二夜所唱的歌,上半夜与下半夜唱的歌,均有十分精当的安排,总的来说,忌讳唱淫秽的歌或问斩或包含生离死别“不吉利”内容的歌。对歌由“亲家伯”起头,对方姑嫂们对答。聪明的亲家伯为避免窘境,一般都会准备一些冷辟的歌以作备用,其中如《上东来望》这一类被称为“九重十八合”的歌,“一念”、“一度”、“一口”、“一结”、“一纽”共5段50条,然后才自由盘答,约七八十段,一两千条,这对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是唱不来的。如果亲家伯起唱的歌,亲家嫂们对答不上来,则换一首,若一换再换仍对答不上,村里的男歌手也可帮答,再若实在答不上,就算输了,及此,女方便以礼相待不再为难,让亲家伯顺顺利利把新娘接走;如果亲家伯唱输了,那么他就要被抹烟灰、罚做牛、背猫背狗,出尽洋相,甚至当晚就被轰回家。
  在畲族的迎亲队伍中,有一个既是歌唱行家又兼当厨师的角色叫“赤郎”,“难为赤郎”之俗在旧时福建寿宁一带最为盛行。当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之前,女方就会把柴火、桌椅、炊具、餐具都藏起来,及开厨,赤郎要把这些东西一件一件唱出来,唱一件“借”一件,要是哪一样唱不出来,哪一样就不“借”了。如借锅灶、铁锅、锅盖、木勺就唱:“四四方方一垛墙,中央两口大龙潭。铜镜一双对月亮,金鸡洗浴海中央。”借笊篱、饭甑、火铣、火筒就唱:“丝网落海捞珍珠,昆仑山顶云雾徽。金童捧掌开火路,玉女吹哨笑眯眯。”借酒壶、茶壶、碗杯、筷子就唱:“姓锡将军登瑶台,青龙行水香茶来。江西兰花金玉盏,象牙银龊对成双。”借菜刀、锅铲、切菜板、水桶就唱:“里鱼反白凑成对,凤凰伸腰五味香。一方松术四个角,黄龙载水上海洋。”待东西都借出来后,赤郎便开始刷锅、生火。赤郎刷锅、生火、添水、放肉都要动作敏捷,否则亲家嫂会想着法子让你刷不成锅、生不成火、添不了水、煮不了肉。如在生火时,开始灶堂里放着的是湿柴火,赤郎在点火的时候,亲家嫂还会用嘴来吹,这时,聪明的“赤郎”就会准备一把棉花引火,只有等引火成功后,亲家嫂才会更换上干燥柴火。而在煮肉时,亲家嫂也会趁赤郎不备撒下一把砻糠,有经验的赤郎就会事先在衣袖里藏好肉,趁亲家嫂不备,在刷好锅后迅速把衣袖中的肉先放下锅去。同时,赤郎还要杀鸡,杀鸡之前,从女方众人的围追堵截中抢来一只事先藏有公鸡的竹笼并将笼内鸡杀死。杀鸡时,亲家嫂会时不时去推一推赤郎,但鸡血是不许滴在地上的,滴出几滴,就要被罚几碗酒,还会被亲家嫂趁机在脸上抹一把锅灰。这时若是有经验的赤郎就会突然把鸡杀了,滴两滴血到碗里,将鸡头夹进翅膀马上提走。
  关于“难为赤郎”之俗有一则故事,相传,以前有个叫钟淑玉的畲族姑娘,嫁给了一位姓李的少郎,因淑玉对他不了解,想借婚礼之机试他的才华,于是将屋里陈物统统移开。可是,聪明的李少郎看出了她的用意,完婚时就用对歌的形式向她要东西,要一物唱一物,淑玉在房中听了大喜,便唱歌和之,其物亦应歌而出,几经演变,便形成这样的风俗。
  此外,畲族婚俗还有“做表嫂”、“做女婿”习俗。“做表嫂”就是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一个春天去男方舅家做客,舅村里的男青年要出来和新娘对歌;“做女婿”是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一个春节去女方家做客,新郎到岳父家“做女婿”,女方村里的女青年要出来找新郎对歌。大多畲族地方婚俗大体相同,也略有差异,如一些地方迎亲队伍中除“亲家伯”、“赤郎”外,还有轿夫“行郎”这个角色。一些地方轿夫四人都是男方派来的,一些地方男方派两个,女方派两个。“行郎”除扛轿子外,也要善对歌,在一些畲家的迎亲礼俗中,“撬蛙”的主角有些是亲家伯,有些是行郎,也有些是亲家伯和行郎一起。而在浙南及闽东的一些地方,则“行郎”和“赤郎”的角色合并为一人,既行对歌,又行厨师之职。
  畲族婚嫁的“难为”习俗,看似“难为”,实则整个过程洋溢着吉祥欢快的氛围,而每到群情激昂,则往往汇成一片歌海,热闹非凡。畲族有言曰:“歌言本是祖宗礼”、“山哈山哈,不是亲戚就是叔伯”、“唱起歌言认族亲,蓝雷钟是一家人”,其婚嫁对歌、盘歌习俗,承载了多少记忆,收藏了多少幸福,而为畲族人孜孜不怠最是难忘!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霞浦县
相关地名
寿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