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壁垒森严的“族内婚”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壁垒森严的“族内婚”制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4
页码: 9-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实行族内婚制,蓝雷三姓之间自相婚配,不容违反。畲族传说中有一则关于族内婚的悲惨故事,讲述了畲家妹子因违反族规而跳崖自杀的悲剧。同时,蓝熙三郎的墓地成为了畲家女子不外嫁的“生龙口”,畲族人认为“天葬”是祥瑞,有利于人丁兴旺、子孙发达。
关键词: 畲族 族内婚 蓝雷三姓

内容

畲族给婚姻套上了一双鞋,那就是盘蓝雷钟四姓自相婚配的“族内婚”制。畲族《高皇歌》如此唱曰:“蓝雷三姓莫相欺,尔女乃大嫁我了,我女乃大主分你。”“女大莫嫁华老去,准当爷娘不养你,无情无义是华老,好似小时死去了。”“古田人女似花扦,蓝雷人子过来定,年冬十月是清闲,蓝雷三姓好结亲。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今日三姓各八县,好事招顾莫退身”,表达的正是畲族“族内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族内婚”制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坚定的制度,不容置疑,倘若谁敢违反,那就是“除祖灭太公”的大事,不可不令每一个畲族子孙深深敬畏而不敢微有触犯。
  关于畲族“族内婚”,有一则传说在闽西畲客地区广为流传:
  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婚。不知是哪一姓的后生与畲家妹子好上了,但又不敢声张,因为那时如果谁畲汉通婚是要挖眼珠和杀头的。不久,畲家妹子怀孕了,偷偷地躲在后生的牛栏里生下一囝。那后生告诉他的老爹,说牛栏里的母牛生了一个小囝,于是父子俩收养了这个孩子。此后后生和畲家妹子照旧和好。
  后来,畲家妹子凭媒出嫁,在出嫁的路上,她跳崖自杀了。那后生听到此事,痛哭了三天三夜。他编了一首歌教给他的孩子唱:“火萤虫,桔桔红,夜夜下哩吊灯笼。灯笼里背一枝花,畲家妹子入人家。茶一杯,酒一杯,打扮施人大路归。大路归,石按脚;小路归,芒割脚。芒头尾上一点血,芒头锯下一绞肠。爷子见得出目汁,〓子见得叫断肠。长竹篙,晒罗裙;短竹蒿,打媒人。上昼老鸦哇哇叫,下昼老虎打媒人。”歌唱得悲惨凄切,却在汀州畲客地区传唱了一年又一年。
  后来,后生将畲家妹子的尸体偷藏在自己的牛栏里,不料当晚两牛相斗,尸体跌落在地,牛栏飞散,变成了一座坟墓。据说就在现在汀州的牛栏岗,那里是“生龙口”。①
  汀州牛栏岗“生龙口”位于今长汀县濯田镇水口坪岭自然村,该村牛栏岗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古墓,却不是传说中“畲家妹子”的墓,而是蓝熙三郎与妣王十娘的合墓。据该村的《蓝氏族谱》记载: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蓝熙三郎次子蓝和二郎,只身从宁化石壁来到长汀谋生。一日,来到濯田水口坪岭一财主家,主人发现蓝和二郎举止文雅达礼通情,便将其纳为佣人,并安排他住在牛栏隔壁草料房中。不料,这家财主竟是一位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野心家,为伺机谋天夺地,常请风水先生为其寻找风水宝地。有一日,风水先生晨起,蓝和二郎当即忙于热情招待,并随手将财主用的金脸盆盛水供先生洗漱,此举被财主婆发觉,竟被其谩骂了一顿。风水先生闻信后,有心相助蓝和二郎成全父亲蓝熙三郎墓葬之事。数日之后,蓝和二郎借故告假回家,将父母骸骨暗暗带回,藏于牛栏屋内。有日,忽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只见财主家犬吠不止,并叼饭勺嗷嗷外逃,蓝和二郎见状,当即追赶至大门外。就在这时,只闻一声地动山摇巨响,财主房屋全部倒塌,牛栏已没,骸骨已葬,拥土成坟,即成了牛栏祖墓地。
  何以蓝熙三郎墓“天葬地”又成了畲家女子不外嫁的“生龙口”?在这儿,传说故事的“变异性”无疑让早期畲族的“天葬风水”习俗更多地赋予了壁垒森严的“族内婚”制的微光,并通过这道微光,清晰而准确地表达了畲族人除歌言、族谱、祖图等之外,关于祖规祖训的代代传承的另一面——传说,亦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传播方式;而如“畲家妹子”这样的女性祖先,或又多多少少寄予了畲族人祈盼人丁兴旺、子子孙孙福泽绵延的强烈愿望,这从闽西武北另一版本“天葬风水”的传说故事,或可一瞥端倪,如武北江坑《蓝氏族谱》载:
  大一郎初娶桃溪刘大二郎之女曰三娘,于元泰定元年甲子三月成婚。婚后归宁母家月余,得染恶疾而终,其娘家人遣人报知后,公雇人扶柩而归,至鲁溪水福建福安畲族妇女堆积草木灰,备足春插肥口大坪岗,忽遇暴风骤雨,势不可当,遂停柩于山窝,奔走避雨。雨息回视土崩拥棺已被土掩成坟,彼时乃元泰元年甲子四月十一日,得年一十六岁,未有生育,甚舆师命为醉翁卧地形,庚山甲向,乡人皆誉之为天葬地焉。①
  畲族人视“天葬”为祥瑞,女性祖先的“天葬风水”更是有利于人丁兴旺、子孙发达。后来蓝大一郎继娶一女,果然连生七子,七子长大成人个个英杰奇魁,不与俗同,后各迁居,遂又再成各地之始祖,可谓财丰、业广、家富、人兴:蓝念一郎长汀上杭祖,蓝念二郎武平大一图大禾堡祖,蓝念三郎武平上保祖,蓝念四郎上杭平安里祖,蓝念五郎武平大保祖,蓝念六郎连城林坊和乡祖,蓝念七郎上杭庐丰、漳州、浙江、广东祖。由于“七子”皆敏杰,且枝枝“枝繁叶茂”,后有诗盛赞曰:“堪羡坪岭羡大夫,育子七人立规模;(枝枝)竞秀源流远,世世传芳事迹休。富有(声名)惊阀阅,贵多廉耻远皇都;江南派衍金(陵者),名字森森列书图。”
  但早期畲族人口稀甚,聚落更是寥若星辰,道光《建阳县志》曾载说:“今兴贤里塘窠,崇政里茶富辐,崇化里书坊,禾平里南山顶,嘉禾里黄坑间有此种。所居在丛箐邃谷,或三四里或七八里始见一舍,无比屋而居者。”②同时,畲族“巢居崖处,射猎其业同,耕山而食,率二三岁一徙”的耕作习俗,又使本来人数就不多的畲村,更见星散和零落。因此,为维持繁衍,一些畲族村落在实行“族内婚”制度时,渐采取同姓不同香炉(不同宗族),或同香炉五服之外亦可结婚的变通方式;在一些汉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渐现畲汉通婚现象,如近年就有研究指出,畲族“族内婚”制度及五服之外同姓婚姻在闽东、浙南一带多有余存,而畲汉通婚,实则早在晚唐已经萌生,在宋元明渐多发生,清代普遍发生,地点就在闽西。③现大多畲族地区,畲汉通婚已不受限制,但主要是畲族女子外嫁,且多是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的地区流动,且渐呈普遍之势。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汀县
相关地名
濯田镇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