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彼岸台湾——一个延伸的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8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彼岸台湾——一个延伸的岛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该段落介绍了台湾的历史背景和畲族在台湾的角色。文章提到了台湾早期的社会情况和原住民文化的渐渐消失,以及畲族在台湾的汉化和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同时,文章提到了一些畲族姓氏在台湾的存在和相关的寻根活动。
关键词: 台湾 历史 社会风俗

内容

彼岸——台湾,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传春秋时期,它已有一个名字叫“岛夷”,属九州之一扬州属地。及后,有曰东鳀、曰夷洲、曰琉求、曰“埋冤”……直至明万历年间,因它“地形如山弓,浮海如平台”才正式称名为“台湾”。
  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在他的《临海水土志》中较完整地描述了台湾社会早期的社会民情风俗:夷州在临海郡东南2000里,气候炎热,无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种植五谷,多产鱼肉,纺织细布,冶炼铜铁。居民为在高炎热气候中保存食物,把鱼肉卤在大陶罐中,不仅自己当做佳肴,还用来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决定,女子出嫁后都要打掉上面的门牙。居民分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领。首领召集民众时,用木棍敲击中间掏空的木头,声音可传四五里远,居民听见后纷纷赶来。打仗时将敌人的头砍下,挂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几年不摘,以彰显自己的战功。
  但这种早期的原始景观在唐风宋雨之后一波波移民浪潮的浸润下,被悄无声息地渗化、消解,令台湾这个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的小岛逐渐成为汉人的梦触天堂。
  畲族先民何时步履蹒跚地来到这块小岛,开始了一代又一代的生息繁衍,又是何时模糊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意识,开始了长期的汉化生活?没有人能够得出准确答案。只知道,在一衣带水的福建,世居这儿的闽越人在中原移民浪潮的卷席下,逐渐被同化,而占80%以上的台湾居民,他们的祖先正是来自汉民族入主福建后的两个重要分支——客家人和福佬人,其中相当部分又与畲族聚居区居民杂居相处,互为通婚。或许,正是这历史上一拨拨渡海来台人员之中混夹着少量的畲族先人。也或许,正是这少量畲族先人,开启了台岛又一支血脉的再延续。
  盘蓝雷钟一家亲。但长期以来,畲族为众所熟知的,为蓝、雷、钟三姓,独难觅盘氏踪影。莫非果如一些族谱所言,在唐光启二年(866年),盘、蓝、雷三姓三百六十余口由内海来闽为闽王王审知作向导官时,“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
  惜至今日,早期从大陆迁居台湾的畲族后裔汉化已十分严重,其族群意识更是十分模糊,如1987年10月8日,时为台湾《人间》杂志记者、台北人钟俊升根据祖父曾对他讲过祖籍为福建安溪的线索入闽寻根,他说:“台湾姓钟的都是客家人,唯独台北县那一带姓钟的人,都不会讲客家话,……听说安溪姓钟的,可能是畲族人,那我也许也是少数民族。”果然,在安溪县钟姓聚居地官桥善坛村,他从当地族谱里查到他的字辈和祖宅。①2008年9月19日,台湾新竹盘姓台胞到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寻根访祖,“由于族谱尚未对接上,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批台胞是不是外迁的罗源畲族盘氏”,但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各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确凿证据,来证实台湾新竹的盘氏确实出自宁德市畲族一支,好让畲族的四姓兄弟最终能够团聚。”②至于雷姓,在台湾原本便已十分稀少。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莹
相关人物
王审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
霍口乡
相关地名
福湖村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