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叫畲族的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山畲韻》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81
颗粒名称: 引言 一个叫畲族的民族
分类号: K892.83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畲族,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主要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畲族以盘、蓝、雷、钟四姓为主要姓氏,但更倾向于称自己为“山哈”。文章从畲族的历史、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以及与汉族的融合等方面,对畲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虽然汉化影响使得畲族的民族身份意识逐渐模糊,部分姓氏甚至失传,但畲族人民仍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希望团结保持族群的独特性。
关键词: 畲族 少数民族 福建

内容

第一节 盘蓝雷钟一家亲
  这是一个散居于我国东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有盘、蓝、雷、钟四姓,在史志典籍资料中,她的名字叫畲族,但她的子民,更愿意称自己为“山哈”。
  7世纪初隋、唐之际,一支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又称“五溪蛮”)①的部落,如一支熟透的蒲公英,将蕙儿散落在了闽粤赣的三省交界地区。至元代,在唐风宋雨的滋润下,这些蕙儿早已拧结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以畲族的名义坚忍跋涉,代代迁播,直至明清,才渐次息脚于闽东、浙南一带的崇山峻岭间。
  难以想象,全国70余万的畲族人口,却广泛分布在闽、浙、赣、粤、皖、黔、湘、鄂八个省区的深山密林中,在福建的绵绵大山里,更是聚集了畲族总人口的53%,他们在宁德、福州、漳州、龙岩17个畲族乡、443个行政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闽东是畲族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浙江景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自治县。②
  像住在云端里的感觉,听山风沙沙吹响林梢的树叶,看雾海茫茫婀娜起伏变化,有清涧淙淙,有梯田叠叠,还有草寮星星点点散布……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写道:“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说的正是唐时“大分散、小聚居”的畲民在刀耕火种、移徙不定的生活中,以竹木依山架而为屋,“鸟巢”般的居住状况。
  农耕、猎狩,千百年来如影随行,成为畲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乾隆《龙岩州志》说:“(畲)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居。善射猎,经毒药涂弓矢,中兽立毙。”可以想见,春天到了,山雨欲来,临夜,放一把山火,以灰当肥,当种子播下,土已掩好,畲民抬起酸痛的腰身,望一眼刚刚耕种过的土畦,那满眼准是充满了收获的期待?可以想见,山野中,荒林里,困兽的嘶鸣与畲民们兴奋激动的呐喊,该是怎样的动人心魄?原始、简单、粗犷,是早期畲民获取生存资本的显现符号,其背后,却隐藏着畲民一部部辛酸厚重的血泪史——
  他们被迫一次次向外迁徙,苛税、战争、动乱,迫使他们由潮州而福建,而浙江,而零星散落于闽粤赣诸省的山林雾海间。从一山而一山的“跳蛙式”迁徙,多是畲民“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猎毛,一山食尽则他徙”的经济方式所影响。都说“盘蓝雷钟一家亲”,但畲家大哥“盘”姓,却在一次民族的大迁徙中,摇着桨橹,消失在一片浩瀚无际的水域,从此杳无音信。①
  他们无文字,只能以言代笔。汉藏语系,是畲民族语言的一个划归。在广东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的部分地区,他们讲的是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一种语言,仅在畲族总人口1%中流行;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及广东凤凰山区的潮州、丰顺等地,他们讲的是接近汉语客家方言的畲语,为99%的畲民所掌握。
  盘瓠,①那是一个在畲民心中扎根了千年的影,没有人能够准确描述他最初的形态,然他刚健,他勇猛,他英武,他是畲民心中一个永远的神。
  有说,盘瓠穿五彩衣,是一种在水为龙、在陆为豹的神秘动物,东汉《风俗通义》最早用文字的形态记载了盘瓠的原初信息:“盘瓠……蛮夷者……冠用獭皮,取其游食于水……用掺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盘瓠。”今人或曰,此为龙麒。
  有说,盘瓠是龙的化身,谓之“金龙”。畲族族谱如是记载:“敕旨赐真正上天降下娄金龙宿也。帝喾高辛皇刘氏有一老妇,患耳疾。请医调治,取出一虫,如异璽,以瓠载之,将盘复之。须臾化作一龙,身有一百二十斑点花色,故名盘瓠,忧虑抛弃。殿前将军外面见得,遂奏请皇旨敕出,令人收回养育。长一丈二尺八寸,龙鳞火珠,花色青黄,左右见之,曰:是贤龙也。”②
  亦有歌言唱曰:“……娘娘耳里痛三年,医尽几多好先生。百样草药都吃尽,亦没一个较高明。
  后来叫个理发人,耳里钩出一条虫。钩出一虫三寸长,便拿金盘来兜养。一虫放在金盘内,日夜就会发毫光。朝内官兵来服侍,后来变成金龙相。金龙身长丈二三,身里青黄又花斑。身上花斑百二点,果然奇巧好名声。且讲当初金龙相,身上黑点又花黄。四脚落地变龙样,头尾奴龙一样长……”①
  确如是,祖图以长达数十米的连环画,祖歌以多达数百句的七言史诗,祖杖以图腾象征之龙头雕刻,族谱、《开山公据》用详细的文字,和自觉不自觉形成于民间的丰富多彩的习俗,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记载了畲族始祖盘瓠不平常的来历、平番救国功绩、弃官隐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劳作、生息,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及四姓子孙漫长而艰难的迁徙之路:上古时代,中原大地饱受番王的侵扰。国难当头,高辛帝下诏求贤,榜示有能平番者,愿许嫁三公主为妻。时畲族始祖龙麒勇而揭榜,只身前往番营直取番王首级,为国立下奇功。高辛帝践诺将他招为驸马,并赐封忠勇王。后忠勇王与三公主生三男一女,但他不贪恋驸马爷的荣华富贵,毅然携妻挈子离开帝都,避居潮州凤凰山。三子一女得高辛帝亲赐姓氏,曰盘、曰蓝、曰雷,另招一女婿曰钟,是即盘自能、蓝光辉、雷巨佑、钟志清,为畲族四姓之鼻祖。此后畲族四姓血脉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辗转,渐成今日或聚或散的分布格局……
  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记忆,萦绕在每一个畲民心中,而为畲族最为重要的符号代码,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渐次地,一个遥远的影子——忠勇王,在畲民心中鲜活起来,流传至今,成为畲族世世代代牢不可摧的文化精神核心力量。
  俗语说,“山哈山哈,不是共房就是叔伯”。可漫漫时光,散落他乡的畲家人相见不相识,当如何相辨?畲语、服饰、歌舞、饮食、畲医……这些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中,今已难觅旧时光景,如
  是,“密语”便成为每年三月三畲民“请亲人”时“访祖认亲”的重要形式——
  甲:“汝字当做何解释?”
  乙:“三点水是三男,女是一女。”
  甲:“一根竹子劈几片?”
  乙:“三片半。”
  甲:“你们的祠头是什么?”
  乙:“颖川。”
  甲:“钟是什么钟?”
  乙:“是金字旁,一边是重字。”
  这一对一答反映的何止是畲族“同族至亲”的深厚感情?
  “歌是山哈传家宝。”畲族人以歌代言,以歌为媒,在生产、生活、劳作、出行、节庆等各种场合中,以歌抒怀,传情达意。“水连云来云连天,山哈歌言几千年;歌言唱起敬亲人,山哈生活比蜜甜。歌言本是祖上传,山哈子孙记心间;歌是山哈传家宝,千古万年世上传。”
  “千古万年世上传。”畲族人们正是通过歌言,把大到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小到日常生活、爱情、婚姻、礼俗等,将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下来。《高皇歌》、《盘瓠歌》、《祖宗歌》等,这些畲族的祖歌追述着畲族光辉的来源和艰难的迁徙之旅;《钟良弼》、《白蛇传》、《蓝佃玉》等,如此独具特色的畲族小说歌,她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既有改编于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的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又有根据本民
  宁德中华畲族宫内忠勇王与三公主神位族英雄人物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以其结构严谨、韵律铿锵、语言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而深为畲族人们喜爱。还有劳动歌、风俗歌、情歌、时政歌、时令歌、生活歌、地名歌、杂歌、新民歌等,生动活泼、随编随唱,富于寓喻。“寮里来客对歌”、“拦路对歌”、“摆擂台对歌”、“做表姐对歌”、“喜庆作客对歌”、“做亲家伯对歌”、“歌节歌会对歌”……浪漫多情的畲族男女爱把日常生活打理,编织交汇成一个个歌的海洋,风雨千年,长盛常青。
  但古朴有趣的婚姻礼俗与壁垒森严的族内婚制是如此迥异其趣。定亲、迎亲、娶亲、“做女婿”,畲族婚嫁中的每一道程序都歌舞相伴,风情万种;他们献艺斗智“比肚才”,“难为媒人”、“难为亲家伯”、“难为赤郎”、“长夜对歌”等婚俗,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他们以“拒”当“应”,“哭嫁妆”、“哭亲人”、“哭媒人”等哭嫁习俗,表达了畲家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比感激与深深依恋之情,令人动容。
  第二节 彼岸台湾——一个延伸的岛
  彼岸——台湾,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传春秋时期,它已有一个名字叫“岛夷”,属九州之一扬州属地。及后,有曰东鳀、曰夷洲、曰琉求、曰“埋冤”……直至明万历年间,因它“地形如山弓,浮海如平台”才正式称名为“台湾”。
  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在他的《临海水土志》中较完整地描述了台湾社会早期的社会民情风俗:夷州在临海郡东南2000里,气候炎热,无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种植五谷,多产鱼肉,纺织细布,冶炼铜铁。居民为在高炎热气候中保存食物,把鱼肉卤在大陶罐中,不仅自己当做佳肴,还用来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决定,女子出嫁后都要打掉上面的门牙。居民分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领。首领召集民众时,用木棍敲击中间掏空的木头,声音可传四五里远,居民听见后纷纷赶来。打仗时将敌人的头砍下,挂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几年不摘,以彰显自己的战功。
  但这种早期的原始景观在唐风宋雨之后一波波移民浪潮的浸润下,被悄无声息地渗化、消解,令台湾这个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的小岛逐渐成为汉人的梦触天堂。
  畲族先民何时步履蹒跚地来到这块小岛,开始了一代又一代的生息繁衍,又是何时模糊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意识,开始了长期的汉化生活?没有人能够得出准确答案。只知道,在一衣带水的福建,世居这儿的闽越人在中原移民浪潮的卷席下,逐渐被同化,而占80%以上的台湾居民,他们的祖先正是来自汉民族入主福建后的两个重要分支——客家人和福佬人,其中相当部分又与畲族聚居区居民杂居相处,互为通婚。或许,正是这历史上一拨拨渡海来台人员之中混夹着少量的畲族先人。也或许,正是这少量畲族先人,开启了台岛又一支血脉的再延续。
  盘蓝雷钟一家亲。但长期以来,畲族为众所熟知的,为蓝、雷、钟三姓,独难觅盘氏踪影。莫非果如一些族谱所言,在唐光启二年(866年),盘、蓝、雷三姓三百六十余口由内海来闽为闽王王审知作向导官时,“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
  惜至今日,早期从大陆迁居台湾的畲族后裔汉化已十分严重,其族群意识更是十分模糊,如1987年10月8日,时为台湾《人间》杂志记者、台北人钟俊升根据祖父曾对他讲过祖籍为福建安溪的线索入闽寻根,他说:“台湾姓钟的都是客家人,唯独台北县那一带姓钟的人,都不会讲客家话,……听说安溪姓钟的,可能是畲族人,那我也许也是少数民族。”果然,在安溪县钟姓聚居地官桥善坛村,他从当地族谱里查到他的字辈和祖宅。①2008年9月19日,台湾新竹盘姓台胞到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寻根访祖,“由于族谱尚未对接上,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批台胞是不是外迁的罗源畲族盘氏”,但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各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确凿证据,来证实台湾新竹的盘氏确实出自宁德市畲族一支,好让畲族的四姓兄弟最终能够团聚。”②至于雷姓,在台湾原本便已十分稀少。

附注

①关于畲族来源,学界并无定论,有“武陵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族后裔说等,详见施联朱:《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②主要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①闽东和浙南的许多谱牒都记载有盘王碧渡海漂失的传说:“盘、蓝、雷诸姓有三百六十余口,为闽王王审知作向导,分乘五大船由宁波渡海入闽,船在洋中遭风阻,仍靠连江马鼻登岸,盘王碧一舟被风飘,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焉。”转引自蒋炳钊:《畲族史稿》,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①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潮州凤凰山畲族称“护王”、“附王”,闽东、浙南畲族称“龙麒”、“盘护”、“高皇”,江西畲族称“盘瓠”,安徽畲族称“龙猛”。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种说法,关于此,本书不作论断,相关辨析可参阅郭志超先生《畲族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②史图博《浙江省景宁县敕木山畲族调查记》录《蓝氏宗谱》中内容。 ①浙江平阳县黄家坑雷必俭家祖传《高皇歌》抄本,手抄于清乾隆二年(1738年),计105首。是浙南目前发现最早的《高皇歌》手抄本。 ①蔡国烟:《祖地认祖证实:台北钟氏是畲族》,厦门网。 ②台湾盘姓寻亲畲族四姓盼团圆,东南在线。

知识出处

南山畲韻

《南山畲韻》

出版者:中国人口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台地区畲族婚育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地方特色浓郁的婚育习俗,以及新时期畲族婚育文化在舍弃传统陋俗后的发展情况。全书共3章,包括畲族婚姻礼俗文化、畲族生育文化和畲族婚育习俗的时代变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