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畲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6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畲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6
页码: 197-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族服饰现状的普查、遗产的固态保护以及文化的活态传承,包括普查工作的开展、民族服饰遗产的保护工作和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方式。文章提出了建立畲族服饰文化资料库、保护民族服饰并推动相关传统工艺的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文化保护 浙闽地区

内容

一 民族服饰现状的整体普查
  对各地畲族聚居区内的民族服饰遗存、民族服饰穿戴使用的现状和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状况应展开整体的普查。从笔者所接触的浙闽畲族地区来看,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已经有了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但过于注重民俗活动和民族文化歌舞式的表演,反而忽视了一些服饰文化原生态的空间,以及相关民族文化所传递的精神主题、民众传承等。这种服饰现状的普查是一切保护工作开展的前提,除了对本地区服饰现状进行摸底普查外还应该从民族整体观、全局观出发,与周边畲族地区结成片,建立横向的网络。当务之急还应当尽快建立畲族服饰文化的资料库,包括有形遗产的收集、保持与展示,更重要的是建立无形的服饰文化图像、文本、传承人信息的资料库。普查的过程需要有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专业人才的介入指导,建议可以考虑政府立项,政府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的方式。普查结果以资料库的形式呈现,是对历史的系统梳理以及对现状的忠实记录,这种资料库的建立应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饰品等多途径的综合手段对包含服饰形制、服饰民俗背景、服饰工艺制作记录等畲族服饰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记录和重现,可以为畲族文化的普及宣传以及学术研究服务。
  二 民族服饰遗产的固态保护
  对于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除了让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服饰走进博物馆、文化馆,还应通过系统整理、科学保存、宣传展览等途径向世人展示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同时留给后人一份可观赏、可研究的实物。目前很多民族服饰的保护和展览是依托于民族文化展示而存在,仅作为民族文化的散点式注解。以民族或地域为主体,系统的对其服饰发展历史和迁移脉络的展示较为欠缺。服饰是记录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和时代变迁的最好载体,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最原始的面貌还原时代的经济、技术、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这种固态的保护不仅可以向游客宣传民族服饰文化,还可以对本民族青少年进行民族服饰的认知教育,有利于民族服饰文化持续稳定地保持其多元性。
  畲族地区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福建省宁德地区建立了中华畲族宫、宁德市博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对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陈列。宁德市博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隶属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闽东畲族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宁德市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两馆合并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和畲族民俗文物为主,共3240件,最具特色的是畲族民俗文物,共800多件,大致分5个门类: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传统服饰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为观众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视角。作为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在原“景宁畲族博物馆”基础上扩建为“中国畲族博物馆”,藏品1800余件,以畲族服饰、族谱以及狩猎器物等为特色,2011年起正式开放,以畲族的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文物、实物和图片,利用现代高科技表现手法向人们讲述畲族的发展史和畲族的灿烂文化。
  除了通过博物馆系统将畲族服饰民俗对外展示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平台对畲族文献进行保存和展示。景宁县图书馆于2008年10月起着手建设畲族文化资源库。此数据库分为畲族文化文献全文数据库和畲族文化实物图片数据库两部分。其中畲族文化文献数据库从载体形式上分论文、专著、音像制品三种;畲族文化实物图片库包括具有畲族特色的服饰、民间工艺、农具、建筑、畲药等。此外还包括畲族婚嫁等一系列具有民俗风情的表演的视频。经过近3年的努力,该数据库的数据覆盖地点从景宁本土到福建、广东等省,该数据库共收录了视频120条,内容包括“畲族婚嫁表演”、“中国景宁三月三‘畲族民歌节’”、畲族舞蹈、畲族婚嫁等;图片856张,内容涉及了畲族医药、畲族服饰、畲族农具、畲族建筑、畲族工艺等方面;畲族专著500部、畲族论文600余篇共计52万字,内容包括了畲族史话、畲族工艺、畲族论文、畲族神话等内容,实现畲族文化共享,推进畲族文化宣传、保护、开发利用,使一批濒临失传的山歌、祭祀仪式、刺绣、医学特色方剂等畲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①。
  目前来看,相关的固态保护工作开展得较为广泛,但系统性和全局观仍有待加强,在一些相关展示中仍存在一定的服饰样式的混淆。各地区的文博系统应加强交流与联动,并通过和相关研究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完善展品的系列性,提高展示内容的学术严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各类文本、资料库以及博物馆在传承中扮演的只是记录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这种固态的记录并不是文化传承的目的与终点。
  三 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
  除此之外,还应当结合服饰发展的特性,给予民族服饰充足的生存环境和生长土壤,即活态传承。活态传承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途径。
  (一)服饰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服饰生态环境是民族服饰存活的空间。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①认为,民间活态文化像自然生态一样,不仅要提倡环境保护,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境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不是通过书本文字来传承的,而是通过民间上千年来的生活形态、生存心理意识积淀传承下来的,民族服饰文化即是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以口传身授的非文本的方式进行传承,并以此维持民族特性。它通过一代代族群成员的穿戴及祭祀、民俗活动等来认知、传承民族的历史、神话、族群特征等文化内涵与主题。民间的活态文化资源不是孤立、简单、表面的艺术形式,而是体现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时间顺序的生存行为,是通过一种整体的活动来再现一种生存的主题。应当看到,服饰的主体是“人”,针对它的保护传承不能脱离“人”的因素独立存在,作为非物质遗产的载体置于博物馆展柜、库房等相对封闭隔绝的“有形”时空之中,其“无形”文化如何存活其中?保护非物质遗产不能像保护纪念物、艺术品那样将其束之高阁,它还涉及一系列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心理问题甚至利益冲突和政治问题②。对于民族服饰而言,其存在、发生的服饰生态环境是其生存发展的空气与土壤,包括民俗习惯和节日文化。民俗与节日都是文明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民族的一些文化习惯和传统节日,还民族服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比如畲族的醮名祭(传师学师)就是通过一种成丁礼形制的祭祀习俗教导族内新成年的男丁祖先的奋斗历程,通过这种祭祀活动使年轻的族民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体现出对祖先的祭拜,完成对图腾文化的教导与传递。
  (二)传承人机制的建立
  相对于个案的抢救性保护,传统工艺传承的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可以从源头保证其生命活力,对于以彩带编织为代表的畲族服饰制作技艺应从保护和扶持的角度予以政策倾斜,建立长效稳定的传承人机制,除了对传承人的选择外,对于传承过程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应跟踪随访。对于各项服饰工艺传承人的继承者是否到位,是否顺利展开学习,学习过程中有何困难,学习后能否凭借这种技能谋生等后续问题都应当给予关注。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对于继承人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学习后,应给予一定的补助和相应的监管,在完成传统技艺学习后可以颁发相关证书以证明其学习经历和成果。应该尽力给当地民族营造一个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通过继承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从笔者进行的调查问卷来看,不论是畲族群众自身还是非聚居地的普通民众,对于传统手工艺都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学习意愿,可以针对聚居地青少年人群开办一些以宣传文化为主、满足个人爱好需求的培训班,并可考虑在学校教育中承认学分;或针对游客开办短期的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一方面可以扩大传统技艺的知名度,为畲族服饰文化做宣传,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民族手工艺人和传承人的经济收入。
  (三)自然发展、市场应用与旅游开发
  民族服饰不应仅仅充当活化石的角色,随着社会和民族的不断发展而进化是它发展的自然过程。对于畲族民族服饰的现代化转化设计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和设计机构合作的方式应用民族服饰元素开发一些适于当代生活、具有时代感的服饰,通过旅游纪念的方式进行推广。为了推广畲族服饰日常装,增添畲乡的民族氛围,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自2006年起连续举办畲族服饰设计大赛,2009年的设计大赛还邀请了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女士以畲族服饰为元素创作一系列服装作品,2012年大赛升级更名为“首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丽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景宁县政府联合承办,这些举措不但在文化领域对民族服饰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还促进了当代畲族服饰的设计发展。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专业的引导下,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可以使当地人民感受到文化的价值,自发自愿地继承传统的生活方式,只有建立在这种群众基础上的传承才是活态的、有生命的传承。也只有这种活态的传承才能赋予民族服饰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市场应用开发时应鼓励行业内人才和企业参与合作,保证材料供应和信息渠道的通畅,并扩宽市场对民族服饰产品的接纳度,形成“材料供应——工艺制作——市场接纳(包括传统工艺产品销售、工艺展示和技术培训)”的合理网络,这样才能保持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当前畲族地区民俗旅游对民间原生态文化价值的认知尚不够深入,缺乏文化规划指导。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而不能陷入民族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的利益陷阱中不能自拔,利益驱动下的过度开发导致各种虚假民俗、廉价民间工艺品充斥市场的旅游乱象,对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缺乏引导的利益诱惑也是导致当今的畲族服饰呈现出混乱、粗制滥造、审美无序等乱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服饰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理念相结合,通过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并带动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才是维持民族服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可行方式。民族旅游和文化产业必须以维持民族服饰文化生态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为前提,才能实现双赢,否则只能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四)教育传承
  教育承载着文明,教育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①。民间文化传承对于传承主体的民众来说,正面临着从自发传承文化向自觉传承文化发展的过渡,在这里,教育传承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文化遗产地的教育传承,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进入大学、中小学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落实的重要课题②。民族服饰文化的教育应当走进高校,尤其是一些美术学、艺术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相关专业高校,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倡导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并在设计实践中尝试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创作。但这种教学传承又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更需要在广大中小学乃至高校的素质教育中予以体现。校内教育传承的形式主要是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在和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群内寻找适当的结合点进行教学渗透来实现,课外可以邀请相关研究学者进行民族服饰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讲座,还可以组织社团、建立民族服饰兴趣小组和下乡调研活动等课外形式组织相关活动。在关注学校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畲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传承,这种父母长辈对子女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形式。
  广大畲族聚居地区的相关民族、文化对口单位的管理者是政治的制定者和直接执行者,他们对于当地畲族文化资源首先应该有全面的认知,并抱有高度的热情对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对当地服饰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状况应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帮助畲族群众和传承人建立畅通的实物收集、整理、保存渠道,以及民族服饰供销体系,拓宽面辅料供应商资源。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