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意识减弱带来的认知混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62
颗粒名称: 二 意识减弱带来的认知混淆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
页码: 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成员所承载的对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认识。畲族青年一代中的民族意识减弱,导致对畲族服饰的认知不全面和混淆,出现了多元素杂糅现象。畲族服饰的认知混淆使得青年畲民对传统服饰样式的意识模糊。
关键词: 畲族服饰 保护传承 浙闽地区

内容

作为对民族生存、民族交往和民族发展综合反映和认识的一种社会意识①,民族意识需要民族社会成员来作其载体。民族文化是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民族意识通过民族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等表现出来。民族意识以民族认同意识为核心要素,只要存在民族共同体,就会形成民族意识,特殊的民族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是产生民族意识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畲族经济社会结构发展而带来的文化震荡,畲族青年一代中民族意识减弱,并相应带来民族服饰认知上的混淆。在笔者进行的畲族服饰认知调查中,畲族聚居地青少年人群中对于畲族服饰的认知程度虽然高于普通民众,但仍存在认知不全面、不够深入的遗憾。例如,在笔者给出五种不同地区的畲族女子着传统服饰的形象照片时,浙江地区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分属不同民族,而在服饰式样种类较多的福建省的调查对象中,这一数据为15.17%。这种认知混淆会导致青年畲民对原生畲族服饰样式的意识模糊,这也是新制作的畲族服饰中出现多元素杂糅现象的重要原因。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