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濡化与涵化的自然结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49
颗粒名称: 一 文化濡化与涵化的自然结果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3
页码: 183-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是民族服饰变迁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影响。随着全球化影响,畲族服饰在当代社会中经历着文化濡化和涵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服饰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嬗变 浙闽地区

内容

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中的概念,分别代表文化传递的两种基本模式。“文化濡化”是指一种“主动态”,强调从文化中学习到价值与规划,其重要作用在于保持文化传递的连贯性;“文化涵化”是指一个群体如社会、国家、族群,尤其是一个部落因接触而接受另外一个群体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模式的过程,强调外来文化的价值与规范,其重要作用在于保持文化传递的变迁性,其涵化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服饰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必然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而产生相应的演进,民族服饰文化也随着民族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畲族服饰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就是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濡化”概念的核心是人及人的文化获得和传承机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濡化方式,有时候可以是通过族群个体主观习得的一种技艺、认知或相关文化传统,有时候是身处该民族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获得的一种文化传承。“文化涵化”则表现为族群在民族发展中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另一个群体的文化,在畲族发展历史上,畲汉文化交融的结果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服饰形制与装饰特征,这种主动对异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一般是对相较本民族的现代化程度更高、经济实力更强、生产方式更先进的群体的效仿。例如,明清时期随着各地畲族聚居地的稳定形成,畲民的主体部分逐渐由游耕向定耕转变,在各地服饰样式上均主动接受了汉族服装的基本形制,男装逐渐与汉族相同,女装的衣襟开口等也与清朝女子上衣相仿,甚至在清王朝结束后还将清朝官服的样式保留下来成为男子婚礼服的装束,当属畲族人民主动接受和融合主流文化在服饰上的典型映射。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涵化也有部分是被动接受的,主要是源自一些汉族政权的强制改装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如何引导畲民汉化曾是民国时期民族学研究的议题。如民国时期在景宁曾强制推行畲民服饰汉化制度,许多畲民妇女进城是摘掉凤冠,出城后再将凤冠戴上。对于这种强制改装政策,德国学者史图博曾从民族文化保护角度提出过忧虑和反对。著名历史学家王桐龄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间主要通过杂居、杂婚、更名、改姓、养子、易服色、变更语言文字和尊重道德伦理这八种方式来实现同化①,这八种方式是文化涵化与濡化的具体表现方式。在现代畲乡,这种文化上的濡化和涵化仍在交替作用,推动着畲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现代社会中,受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畲族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主动传承呈现衰减状态,但民族环境下一些传统习俗、传说等仍继续对畲族年青一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濡化作用。在本书撰写过程中进行的畲族服饰认知调查分析里,畲族聚居地的青少年学生中对于畲族服饰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认知程度明显要高于普通民众中的调查数据,正是这种文化濡化的一种体现。由于缺乏主动性,这种濡化并不能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完整的传承,而是随着传承代数在逐级衰减,比如景宁县彩带传人蓝延兰在对彩带字符图案的描述中,1999年的资料显示其能织造并说明寓意的符号有65个,而2009年笔者采访之时,她只能准确回忆起其中17个字符图案的含义。汉文化对畲族文化的涵化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畲汉生活环境持平的当代社会更为明显。虽然我国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尤其在文化发展方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及丧葬习俗,但仍然难以阻止文化涵化的脚步。广大畲族人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强势经济体和先进生产方式的学习不自觉地加速了文化涵化的速度。
  文化的濡化与涵化是任何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文化变迁现象,这种变迁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自然现象,民族服饰就是在这两者交错作用下逐步发展演化的,畲族服饰也不例外,当代畲族服饰产生的一些变化正是文化濡化与文化涵化共同作用的自然结果。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