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穿着场合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44
颗粒名称: 一 穿着场合变化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日常生活穿着向表演服装的转变。随着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畲族男女逐渐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主流服饰,传统服饰多用于节庆及表演场合。服饰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男子清朝官服,女子接受汉族服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加速改装。这种变迁反映着畲族生活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嬗变 浙闽地区

内容

在畲族的历史发展中,畲族服饰是畲民日常生活和各种节庆、祭祀及重要活动的装束,贯穿于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民族服饰习惯。随着现代文明的介入,畲乡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很多畲族青壮年离开山村进城求学、打工,畲族人民逐渐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主流服饰,而传统畲族服饰则逐渐蜕变为节庆和表演场合的着装。这种变化最先由畲族青年和男子开始,留守在家的老年妇女则坚守传统服饰的最后一块阵地,所以在田野调查中,越是交通闭塞的山村传统服饰保持得相对越好,而在浙南景宁的东弄村、双后岗村一带,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公路和公交巴士都已修到村口,这一带的畲族男女老少平时基本都是现代服饰装束,仅在三月三等大型节庆活动或民族歌会、畲族婚嫁表演时才穿戴民族服饰,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由于属于杭州市辖区,经济水平较高,当地人从商开厂的较多,日常生活中的畲族服饰文化保持得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和该畲族地区人口的稠密程度成反比,畲族人口越稀少的地方相应的服饰文化抗击外来冲击的能力越弱小,受到的冲击越明显。福建闽东畲族人口密集,畲族杂散居的村镇相互距离不远,在这些地区尚能遇到极少在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民族服饰的老人,且畲族老年妇女中传统发髻的保持率较高;而闽北、闽西、闽南的畲族人口稀少,分布地区成零星散落装,所以这些地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最大,平时已几乎无人穿着畲族传统服饰,仅在组织大型民族活动时穿着新制作的民族服饰进行表演,而且这些新畲服普遍存在工艺粗糙、形制混乱的缺点。
  潘宏立①认为畲族群众日常服饰的改装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男子改装,最迟至清末,畲族男装完成了汉化的过程,梳长辫子穿长袍马褂,后这种清朝官服的样式被延续作为畲族婚礼中男子的服饰装扮。第二阶段是清末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女性服饰发生改变,景宁及闽东的大部分妇女开始接受汉族服饰,且发饰也发生改变,闽北光泽、漳平等地从这时起不梳民族发髻。第三阶段是1949年后,改装呈加速状态,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民族平等政策下大部分畲族地区实现了日常生活改装,然后是“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畲汉文化进一步交融,政治运动影响下一批老旧服饰被销毁,最后是“文化大革命”后至今,其速度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几乎所有的畲族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穿着场合变化是随着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以宁德八都乡猴盾村为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妇女几乎天天穿民族服装,到80年代,女青年只有外出做客时才穿民族服装,到80年代中后期,日常生活中已不穿民族服饰了。在福鼎硖门瑞云村,大约从1978年前后开始改装,连结婚也有穿普通的现代服装的(现在畲族结婚服装形式多样,有穿传统服饰的,也有穿西式礼服的)。
  所以,畲族服饰这种穿着场合的变化是随着畲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代生活中畲族传统服饰的穿着从贯穿生活的各个方面蜕变为表演服装则是畲族服饰在当代社会中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