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畲族服饰服用现状的反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36
颗粒名称: 二 对畲族服饰服用现状的反思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3
页码: 159-161
摘要: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当代社会畲族服饰面临着民俗生态环境的流失,传统样式的蜕变,日常服饰的退出以及传统工艺技术的衰退等问题。新制作的畲族服饰存在形制混乱、元素杂糅、工艺粗糙、材料劣质等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畲族服饰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可能很快彻底退出日常生活。然而,应该意识到文化变化是无法阻止的,研究者应该分析变化的表现和原因,引导这种变化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畲族服饰 生存现状 浙闽地区

内容

结合笔者田野调查中的观感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当代社会畲族服饰现状概括为:民俗生态环境正在急速流失,文化碰撞与震荡下的传统服饰样式逐渐蜕变,日常服饰正在退出畲民日常生活,转而成为民俗表演和节庆的礼服,大量畲民的日常穿着失去民族特色,传统服饰工艺后继乏人,新制作的畲族服饰存在着形制混乱、元素杂糅、工艺粗糙、材料劣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当地畲族村地理位置的便利及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照此发展速度和轨迹,畲族服饰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退出畲民的日常生活。
  当然,正如文化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民族服饰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今天所见的各民族服饰都经历了各自的演变过程,随着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外界的影响、审美心理的变化等都会成为促使其发生变化的动因,所以它必然会随着该民族所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环境加剧了这种变化的过程和剧烈程度,这种现代文明的介入式干预虽然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对于民族服饰文化而言则容易产生发展脉络的断裂,对于一些少数民族而言,这种脉络的断裂使他们的服饰由演变转而成为突变,甚至彻底消亡。民族服饰研究者的任务不是力图阻止或延缓这种变化,而是在变化发生的时候分析变化的具体表现以及引发变化的原因,结合民族服饰特有的物质特征和文化背景,使这种变化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代研究中常用“汉化”这个词汇来表达少数民族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及其在服饰上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变化。在笔者看来,这个词不甚准确,殊不知当代汉文化亦是在西方化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代社会,强势经济体的文化必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向其他弱势经济体进行文化输出,最终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目前的汉族服饰正是在西方服饰文化的这种输入下形成的,而畲族服饰所受的汉化影响更应该说是一种西方主流文化影响下的汉化。现在畲族所经历的服饰文化嬗变正是近一百年来汉文化所受西方主流文化影响的小规模重演。时至今日,诸多民间团体开始发起汉服复兴的活动,在生活和设计的各个领域也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而汉族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背景、广博的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对异文化的融合能力都是畲族等少数民族所不具备的,所以,今天畲族服饰文化快速变化发展的现状引发了笔者对畲族服饰未来的担忧,也感受到收集整理畲族传统服饰资料并梳理其脉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