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浙闽畲族服饰审美文化内涵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浙闽畲族服饰审美文化内涵分析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5
页码: 147-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服饰反映了民族认同与祖先崇拜,崇尚自然与耕猎生活以及文化交融与宗教信仰的特点。服饰成为了民族认同和祖先崇拜的符号,反映了畲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耕猎生活的热爱,并在文化交融中受到汉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审美文化 浙闽地区

内容

一 民族认同与祖先崇拜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族意识的物化表现,是“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特征①。畲族服饰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对本民族的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对祖先的崇拜。畲民在一年一度的会亲节常用这样一首畲歌来试探对方:“高辛种竹南京来,公主带落广东栽;龙主亲手来培育,四行毛竹共个纬。”这里用“四行毛竹”来隐喻畲家四姓。而三公主作为畲族女性的代表,受到畲族世世代代的爱戴和崇拜。有一首叫《祖公婆歌》的畲族古歌歌颂三公主:你是丹凤迎赤霞,你是朝阳来变化,你比月亮更精华。三公主的传说甚至影响了畲族的民俗性格,决定了畲族妇女在族内的社会地位。历史上畲族比较普遍地保持着“入赘”(招亲)习俗,畲族婚嫁拜堂仪式上“男拜女不拜”的特有习俗,畲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都与三公主的传说密切相关。各地畲族对于服饰样式的来源传说均表示为当年高辛帝所赐三公主的装扮,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平番有功,被高辛帝招为驸马,以三公主下嫁。盘瓠与三公主成婚之时帝后娘娘赐给三公主一顶非常美丽的凤冠和镶嵌珠宝的嫁衣,以祝福她的生活像凤凰一样吉祥如意,婚后三公主生了三男一女,女儿长大成亲之时三公主也赐给她美丽的凤冠和嫁衣,此后畲族凡生下女儿都以此凤凰装为嫁衣,代代相传,始成民俗。很显然,服饰成为这种民族认同和祖先崇拜最直接的符号化表现,各地畲族也力图通过服饰来表达这种民族认同与祖先崇拜。例如服饰不论如何变化,凤冠、拦腰、花边衫的搭配始终不变,这是根植于心底的一种对盘瓠后代的自我认同。一些地方还将服饰上打上高辛帝相关的烙印,比如福安式服装中特有的三角形装饰,被认为是高辛皇帝留下的一半金印,又如福鼎式上衣右边近侧缝处大襟边缘的两条红色飘带,相传是当年高辛帝敕封的。这些服饰上的装饰细节都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和祖先传说有关,只是随着迁徙而散居在各地的畲族人民在形成服饰次文化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服饰上。
  这种民族认同和祖先崇拜形成后,成为畲族在历次迁徙中固守的本民族精神武器,通过它来抵抗迁徙和散居生活中遇到的汉文化等外族文化的入侵,延缓本民族文化的涵化。另一方面,正是在这种文化坚守中又加固了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而最具直观性和形象性的服饰符号则成为民族文化自卫的最直接表达。所以各地畲族虽然历经迁徙,但服饰上仍固守着“制裁皆有尾形”、“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盘瓠后代传统。
  二 崇尚自然与耕猎生活
  各地畲族不论如何迁徙,基本生活环境都是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散居在各地的畲族在清末基本定居下来,由游耕生活转变为定耕生活,但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的耕猎生活模式并未改变。在民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次文化形态,但各个次文化圈内这种散居山林和耕猎生活模式基本相同,并由此产生了崇尚自然的服饰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表现在服饰上,呈现为以下特征:服装形制适应山地耕猎生活;装饰图案题材以自然中常见的动植物为主;除了龙凤麒麟等瑞兽外,多以花卉藤蔓、飞禽走兽等动植物形象为表现题材。服饰整体风格上表现为衣尚青蓝,喜用绑腿;蓝黑色的服装色彩因其耐脏、好打理,是最适宜常年农事劳作的服装面料色彩。霞浦式服装前后裾等长,有大小服斗便于翻穿的设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畲族群众的勤劳简朴:平日劳动时即以反面的蓝黑色素色为面,等到走亲戚做客时则将绣花装饰的正面穿在外面。各地畲族均喜用绑腿也是适应山地耕猎生活的表现,在常年的山间劳作中,绑腿可以对小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在林间奔跑行走时也可以防止被树枝藤蔓划伤或钩绊跌倒,还能防止长时间行走而导致的小腿肿胀。在福建的一些畲族地区,短裤或短裙搭配绑腿的穿着习惯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花卉藤蔓和飞禽走兽则是畲族人民千年以来山地耕猎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除了受汉文化影响下一些瑞兽和吉祥寓意的动植物题材,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山地耕猎生活特征的题材,比如松鼠、雉鸡、牛等。这种耕猎特征在畲族特有的彩带织纹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与此相关的有寓意的字符图案,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有:代表广野、代表田、代表山连山、代表丘陵;与农垦相关的有:代表树果、代表收获、代表麦穗、代表水源,代表土地;与狩猎相关的有:代表狩猎、代表禽、代表动物等。
  三 文化交融与宗教信仰
  畲族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迁徙伴随着与周边文化主要是汉文化的不断交融发展。虽然历史上畲汉之间有过一些武装冲突,但到了明清以后,随着畲族分布格局的逐渐形成,畲民逐渐由游耕转向定耕生活,这种民族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渐趋缓和,民族交往逐渐增强,畲汉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造成了占主流强势地位的汉文化对畲族文化的不断涵化。反映在服饰上,表现为服装基本款式的趋同性和装饰工艺手法及表现题材的相似性。各地畲族服饰中男子服饰和汉族服饰已经相同,就女子服饰来看,各地一致认为罗源装是保持最完好的畲族女子装束,而福安、霞浦、福鼎、景宁等地的服装虽然在具体样式和细节上各有特色,但上衣的基本样式和汉族的大襟衫相同,而罗源装上衣所保持的交领大襟式样也和汉族历史上深衣的开领方式相同。在服饰图案的表现题材上,除了山地耕猎环境中常见的动植物外,还有一些如荷花莲藕这种汉族常用,但并不常见于山地环境的植物,应该也是文化交融的产物。此外,汉文化中的一些民间传说、戏剧形式也常常出现在畲族服饰中,比如刺绣中出现的白蛇传等戏文的场景和身着戏服起舞的人物,甚至一些童帽的样式也和戏剧中舞台服饰的样式有相似之处。畲族自身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祖灵崇拜,而这种祭祖活动中法师的穿戴和道教存在极为深厚的渊源,因其先祖盘瓠曾闾山学法,包括福建各地信仰的“奶娘”陈靖姑也是学法后得道升仙的,故道教在畲族民间信仰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除了对宗族祭祀服饰的影响外,在民间服饰中也多处折射出道教的影子,如在女子贴身肚兜、儿童帽甚至枕套上都可见到八卦图案、八仙的人物形象和暗八仙的图像也经常出现在刺绣图案中(见图4-13)。
  除了道教外,佛教也是畲民中影响较广的宗教信仰,佛教中“卍”字、“八吉祥”或曰“佛八宝”图案也是畲族民间服饰中常用的装饰题材,寄托了人们期盼福佑的美好愿望。在汉文化中,“八吉祥”中的莲花和盘长在单独使用中和本土文化交融,衍生出诸多吉祥寓意的图案,如“并蒂同心”、“莲生富贵”等,莲花因其多子而带有母性的特质,在民间刺绣中以莲喻阴,以鱼喻阳,二者相戏意味阴阳交合的生殖崇拜内涵,从而产生了“鱼戏莲”图案。这种图案寓意在畲汉文化交融中也对畲族服饰图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宗教信仰共同迎合了畲族人民的审美价值观,所以虽然畲族崇凤,除了和凤同属富贵寓意的牡丹外,莲花成为畲族服饰图案中应用颇广的花卉图案。而由一根线盘曲连接形成的盘长无头无尾,无休无止,象征着绵远悠长、万世不竭,常作为“八吉祥”的代表,和汉民族系用编结来表现盘长不同,畲族日常服饰简洁朴素,便于劳作,常通过刺绣的形式在服装的领座、衣襟等边缘装饰上通过盘长纹表现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由于盘瓠实为汉族皇帝的驸马,所以自始祖盘瓠起,畲族文化即和汉文化存在割舍不断的联系,加上畲族并非像一些少数民族一样将自己长期封闭在大山深处不与外界来往,而是在长期的徙居生活中频繁与各地的人民产生经济生活上的联系,流散至各处的畲民大多与当地汉族杂居生活,所以各地畲民与汉族人民经济上的来往和文化上的交融也是不可避免的。畲民的宗教信仰也深受汉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畲汉文化交融及宗教信仰作用下的服饰审美也和汉文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在图形使用和装饰部位等具体细节上带有畲族生活环境和民族背景特征。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