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民族迁移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19
颗粒名称: 二 民族迁移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变化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闽两地的畲族由于相似的自然环境和地理隔离隐私形成了服饰形制的统一性。迁徙带来的服饰形制演变和差异主要受地理隔离、经济条件和审美习俗影响。畲族在与周边民族交流中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经济上的交流促使男子服饰变化,而女子服饰仍保持传统特征。服饰的外观变化是基于民族一致性上的地方特色和次文化圈的影响。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民族迁移 浙闽地区

内容

浙闽两地的畲族所处自然环境极为相似,均为山地林密、耕地紧缺的自然环境,相似地貌和自然环境决定了浙闽畲族服饰形制的统一性,而由于迁徙带来的服饰形制演变和差异则是基于此同一性上的外观装饰变化,这种变化是主要受到迁徙后与周边民族融合、聚居地之间的地理隔离隐私以及经济条件和审美习俗导致的装饰偏好所形成的服饰亚文化圈影响。
  历史上畲族由于长期迁徙形成的游耕与狩猎生产生活模式,使得尽管浙闽各地的畲族聚居区都处在崇山峻岭之间,生存大环境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各散居地畲民生存的小环境不尽相同。前文在对自然地貌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闽东浙南一带均是山高岭深的自然环境,这些分迁后的畲民分支的地域之间有相当的距离和明显的地理障碍,这些障碍足以使各个迁居点的畲民也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较为密切的文化圈内,他们和周边文化不断交融互通,但由于地理隔离、交通不便等因素而与本身的同源文化圈内的族民逐渐减少甚至中断联系,从而形成了包括服饰差异在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次文化圈。由于居住地境内高山成群,一些看似相隔不远的畲民聚居区之间其实存在着旧时人力难以跨越的障碍,如太姥山南脉在霞浦式服饰分布区域与福安式分布区域交界处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霞浦式服装覆盖区域与福鼎式区域之间最近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公里,但有近千米高的玉山盘桓阻隔①,这种隔离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和发达的道路网的时代对两地文化圈起到了较强的隔离作用,畲民迁至这些地区后分别形成自己的服饰次文化特色。
  畲族先民在长距离、长时间的迁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周边民族进行交流,畲族直至明末清初才稳定形成目前的杂散居分布状态,所以在漫长的族群迁徙历史中,畲族与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互动给畲民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浙闽畲族栖身的山脉周边,汉族是最多也最大的族群,畲族所处村落一般在山腰上,山脚下多为汉族的田地和村落,畲族在迁徙过程中受到汉文化影响最大。畲族在历次迁徙过程中尤其是由闽东迁往浙南的过程中,和汉族形成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畲民经常需要负薪挑担下山至汉族地区进行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的购置与交换,或者为汉族地主帮佣做工,这种经济生活的交融促使了服饰上的一些转变。经济上的交流融合首先是各族男子间的接触,所以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男子服饰。在清末的各地方志记载中可以发现,当时畲民男子服饰就已经和汉族没有太大差异。世界各地的女子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性代表,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慢,对本民族文化因子保持得较为坚固。所以畲族女子服饰仍固守着传统的凤冠穿戴,上衣的基本款式也受汉族女子上衣影响,但在装饰细节和局部点缀上维持本民族特征。
  所以,畲族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迁徙使得服饰上在保持民族一贯性的基础上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变异是随着迁徙地周边的民族融合互动而逐渐产生的,有的地区对周边服饰文化接纳度高,有的地区接纳度低;有的地区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工艺而改进本民族服饰,有的地区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局部细节来改进本民族服饰,最终导致了多样化的畲族服饰外观。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