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饰工艺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0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服饰工艺特征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2
页码: 107-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服饰以彩带、镶绲和刺绣为主要的服饰工艺。彩带是畲族重要的织品,用于束腰和装饰服饰,具有丰富的图案和色彩。镶绲是一种装饰边缘的工艺,常用于服装的领口、袖口和衣襟边缘等部位,通过多层重叠形成多彩的装饰带。刺绣是通过针法和线线来表现图案的手工艺,常用于服装的装饰,图案多样,包括几何形、花卉、动物和人物故事等。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工艺特征

内容

畲族绚烂多彩的服饰是由各种精致的服饰工艺构成的,其中彩带、镶滚和刺绣是畲族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服饰手工艺,它们在历经千年的民族迁徙和发展中和周边民族相互交融、学习,吸收了一些服饰工艺装饰方法,同时结合自己民族的传说、文化,积淀形成了今天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工艺特征。
  一 彩带
  (一)彩带的历史和文化表征
  彩带是畲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手工艺织品,又称“拦腰带”、“带子”、“合手巾带”(花腰带)等,用于束腰,在畲族女性服饰文化和婚嫁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933年何子星的《畲民问题》中第一次将浙江地区畲民自织的彩带和帽布(即覆在凤冠上的红布)照片随文发表(图2-72),并注明“图中之带,俗称畲客带;其他一布,名为畲客帽布;彼族甚敬重之”①,或可称为最早对畲族彩带工艺进行关注的研究。彩带编织工具简单,可以通过小型木制织机来制作,也可以一端固定在门框或窗框上,另一端固定在自己腰间,利用四块竹制的工具和纱线即可开始织造(图2-73)。彩带有丝织和棉织两种材质,有两种类型:一种较宽,长约240厘米,罗源地区称之为“合手巾带”(图2-74),中间主体是类似蓝印花布的蓝底白花,两端镶花边并饰有流苏,亦有用畲族自织红底横条土布制成的;还有一种较窄,是以柳条纹为图案组成的二方连续式花纹,后一种又称花带、字带、腰带、带子等,供裤带、腰带、刀鞘带、拦腰带等用,本书所指彩带一般均指较窄的字带。彩带在日常服饰中可以用于边缘装饰及用于固定拦腰、绑腿等服饰品,还可用于背篼带、裤带等物。彩带编织轻便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应畲族历史上频繁迁徙、射猎为生的流徙生活以及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操作生产方式,旧时畲族女子人人会织,世代流传。除了广泛的实用功能外,彩带还是畲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按照传统习俗,畲族男女定情之时女方会送上自己精心织成的彩带作为信物①。以往畲族姑娘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织彩带是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表现,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女子必回一条自织的彩带,畲歌中很多男女情歌的内容也表现了畲女织彩带定情的场景:“手经彩带心想哥,横纱直线错头多,只吓爷娘来查问,谁讲头痛抛了梭”②、“一条带子斑又斑,丝线拦边自己织,送给你郎缚身上,看到带子看到娘(姑娘自称)”③。遗憾的是现在这一习俗随着彩带工艺的逐渐式微已淡出现代畲民的生活。
  (二)彩带的编织过程
  
  彩带的编织过程大致有整经、提综、织纹和收口四个步骤。所需工具就地取材,需要一块整经木板、一块大石头和四根一头削尖用来提综绕线的木片和木棒。纱线经过整经后一头固定在腰间即可,所以只要有空闲,门边廊下都是畲族妇女编织彩带的场地。彩带最窄的宽度不到1.5厘米,一般宽度在2.5—6厘米,多以白色底为主,中间织成几何形图案,图案以黑、红、青、绿色为主,闽东畲族彩带较宽,白边也留得较宽,浙南丽水的彩带也较宽,景宁的较窄。
  整经前要准备一个简单的木板,长60—80厘米,木板两头钉长钉用以固定纱,木框中央用一块大石头压住一根竹片和一根竹棒,用来绕线固定(图2-75)。竹片具有提综开口的功能,在绕线整经时将预期要用的色线按照顺序排列好,按照单双根纱线上下错位的顺序穿过竹片,造成提综的开口,然后以竹棒为分绞棒交叉绕一圈,固定经线。整经时一般两边外侧为白色纱线,中间为黑色、红色或绿色、黄色线,和白线交织成为图案。提综时可以依靠小型织机或者直接一头固定,另一头系在腰间进行。已经整经完毕的白线和彩色线为经线,以白色纱线为纬线,削尖的竹片为打纬刀,打纬刀在经线中按照图案需要穿插后立起形成开口,起到引纬功能,白色纬线从此穿过,并用打纬刀压紧固定,在白色边条部分形成平纹组织,在中间花纹部分通过纬线在经线上的上下变化形成提花图案,如此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反复,构成彩带中心的织纹。这种织纹图案是一种简单的提花组织,由于是由经线色织而成,亦被称为“经锦”①。整条彩带编织完成后,在两端留出一部分长度,经纬纱打成穗子即完成收口。
  (三)彩带的字符图案
  彩带的图案主要有简单的象形图案和字符图案两种,象形图案主要是简单的鸟纹,字符图案则带有一定的寓意,主要是天气、作物等与农耕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1932年德国学者史图博的调查中就有对彩带的记录:用丝线和棉纱线织的仅三厘米宽,有兰(蓝)、绿、白三色图案花纹。我们在景宁买到这样一条围裙带子,其图案是由合乎传统的风格的花样组成的,多半是从简单的汉字变化而来,例如“中”、“门”等。带子的另一种花样是一只合乎传统风格的鸟②。图2-76为笔者2009年在景宁田野调查时所拍摄的传世老彩带照片③,带边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只双足站立的鸟状纹样,符合史图博文中的描述。在各地收藏及资料中所见有鸟纹的彩带并不多见,而史图博文中所述“简化的汉字”纹样的字符图案则是浙闽所有彩带中统一的图案形式。这种字符图案通过各种45°交叉的折线来表现,是一种简单的折线形几何纹样,在带子上有单排排列的,也有双排排列的。据编彩带的畲民说,图案形式是祖辈一辈辈流传下来的,根据笔者在景宁、宁德、罗源、霞浦和福鼎等地的实地考察,各地彩带的字符图案基本一致。作为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的蓝延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告诉笔者,这些类似于字符的折线形图案还含有一定的寓意。据畲民说,彩带上的字符图案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从景宁、宁德八都、福安和福鼎所见几种彩带来看,浙闽畲族彩带图案重合度极高。金成熺曾对这些字符图案进行了分析并分为假借汉字及甲骨文纹样、会意纹样和几何纹样三类,笔者在2009年的田野调查中在与蓝延兰的交谈中得知她记录的纹样织法有六十余个,但对于纹样寓意凭借记忆仅能回忆起17个。笔者根据蓝延兰的彩带编织方法记录及口述内容,结合文献资料对畲族彩带中的字符图案进行了图案原型和所含寓意的整理(表2-1)。由于浙江畲族迁徙自福建,彩带编织源出同宗,这些字符图案最初可能代表了一些最为原始和简单的祈福与记录功能,在民族迁徙过程中,虽然服饰形制外观随着文化融合和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民族的共同记忆和强化符号,彩带工艺被固执地保存下来并严格遵守历代流传下来的织纹,流传至今。
  二 镶绲
  “镶”是服装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手段,是“镶拼”与“镶嵌”两种工艺手段的结合。镶拼,指在服装制作工艺中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布片连缀成一片,工艺上通常采用最为普通的平缝。镶嵌,指一布片嵌于另一布片上,在制作时,往往是将一块面积较小的布片,覆在较大的布片上,重叠缝纫。“镶”的工艺手段在畲族服饰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男子传统服饰长衫的边缘、景宁畲族女子“兰观衫”的大襟边缘,甚至“传师学师”中祭祀服饰的“赤衫”和“乌蓝”的边缘都有镶边工艺。
  “绲”是针对服装边缘的一种处理方法,是我国服装传统工艺,一般用斜纹布条作为绲条布,夹在两层布之间,以包缝形式与布边拼接,贴缝于服装表面,绲边的粗细和均匀度体现了服装工艺的精湛。绲边主要用于衣服的领口、领圈、门襟、下摆、袖口与裙边等部位①,不仅能够起到加固边缘的作用,适度地利用绲边和服装本料颜色的对比和反差还能起到强调服装造型、烘托装饰效果的作用。福安式女装的领口和大襟边缘、罗源式女装的花边间隙都用的是绲边的工艺。畲族绲边多利用红、白、水绿、明黄等色多层重叠,形成五彩线性装饰带。
  畲族服饰中对镶绲工艺的运用一般以撞色镶绲为主,在畲民惯用的蓝黑色服装大身上,彩色的镶边除了加固边缘外还是服饰中重要的装饰手段,和刺绣、花边搭配形成绚丽多彩的带状装饰。畲族各地不同式样的服装对镶绲工艺的运用不尽相同。男装普遍以“镶”为主,镶边带较宽,边口辅以绲边起到强调边缘和加固的作用。景宁女装“兰观衫”的领口、领圈绲边,大襟服斗处则以一条宽镶边为主,辅以2—4条彩色细条绲边,丰富边缘装饰。福安式喜在黑底上衣的大襟和领口边缘用红色进行镶绲,霞浦和福鼎的服饰上多刺绣,喜欢在边口绲极细的边,其中霞浦上衣服斗处绣花的边缘也喜欢用细滚边来勾勒边缘。最富特色的是罗源式服饰综合运用镶绲工艺,多层重叠形成带状装饰的工艺,当地俗称“捆只颜”。多样化的镶绲工艺给畲族服饰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多样的装饰效果(图2-78)。
  三 刺绣
  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因针法、用线和图案的不同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装饰风格,在各民族服饰中均有使用,经过不同的地域民俗的孕育、历代的传承和各种文化交融下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征。畲族妇女喜欢在衣服的领、袖口、衣襟边缘以及拦腰的裙面上刺绣各种装饰图案,在一些荷包、花鞋、童帽、肚兜等相关服饰品上也用精致的刺绣进行装饰,并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些刺绣配色绚丽、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是畲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题材大多来自自然生活、民族传说、历史神话等,图案的构成形式多样,有单独纹样、角隅纹样、二方连续等,表现内容有几何、花卉、凤鸟、人物故事四大类。和汉族服饰绣工多由家庭中的女子完成不同,畲族服饰上大量繁复的刺绣很大部分是由专门的刺绣师傅完成的,且刺绣师傅大多为男子。这或许和畲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分工有关。畲族家庭男女共同劳动,实行一夫一妻制,女性地位相对较高,在婚姻结构中可以女嫁男也可以男嫁女,双方独子的可以“做两头家”,男方到女方落户。女子“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①,畲族女子历来就肩负着和男子同样的劳动工作,同时也具备相对较高的地位,这些因素导致畲女不像汉族女子一样深藏闺房,埋头绣工,她们背负锄头走向田间和男子一样劳作的时候就决定了畲族服饰中大量的绣工需要专职人员来完成②。
  畲族服饰上的刺绣针法多样但并不复杂,善于以简单针法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以平绣、补绣居多。闽东一带衣领边缘的马牙纹就是通过最简单的针法表现领口饰边(图2-79),这种马牙纹是畲族常用的一种几何装饰纹样,在其他畲区也有称其为虎牙纹或犬牙纹的。畲族服饰刺绣中还喜欢通过不同针法表现相应的图案,如以长短针绣法表现色彩的渐变参差效果,以盘梗绣或锁链绣表现线条感及枝叶花茎,以缎纹绣来表现图案的整体块面感。
  此外,补绣也是畲族服饰中常用的手法,罗源式女装拦腰中大片的云纹图案就是通过补绣来形成的,且白色底布和补绣的红色花布之间形成正负形的云纹效果,和图案设计中图底互换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补绣时多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布,以形成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图2-80)。在一些童帽、围嘴和肚兜等服饰品中也常通过不同色彩、图案的补绣来表现色彩差异和较大面积的图案,尤其在童帽的虎头帽中通过红、黑、白等撞色补绣将稚拙可爱的老虎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虎头虎脑的畲族孩童戴上更加显得憨态可掬。畲族服饰中十字绣所见不多,在服装上运用的尚未见,所见的几件十字绣绣品都是儿童用品,图案精美,以八角花等几何图案为主,也有表现雉鸡、花卉等题材的,针法细腻、工整,件件皆属精品。图2-81所示为笔者田野调查中所见畲族服饰品上的刺绣,从左向右依次为:十字绣、补绣、平绣和盘梗绣。
  除此之外,畲族中一些富裕的人家在荷包、桌围、床帏等装饰品上还常用夹杂金线的彩绣增添绣品的富贵华丽感,金线通过盘梗绣表现荷花或藤蔓类植物的茎,结合平绣展现花朵,使图案颇具生动感和立体感;有的还通过金线勾勒图案的边缘来增添闪烁的光彩(图2-82)。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