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祭祀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604
颗粒名称: 二 祭祀服饰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5
页码: 103-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祭祀服饰包括青色和红色的大襟长衫,男子对襟边有月白色镶边,头戴带有毛绒垂带的无顶帽,女子祭祀后穿绿衣长袍。传统祭祀服饰体现了畲族祭祀活动的身份和仪式性质。除了祭祀服饰外,畲族还有模仿陈靖姑女神形象的巫舞“奶娘踩罡”的特色服饰,男子头戴法冠,下着百褶长裙。
关键词: 畲族 丧葬祭祀 服饰形制

内容

祭祀服饰是指畲民在祭祖、学师时所穿的服饰,款式为大襟长衫,无纽扣,用带子系,也称为“法衣”。男子的祭祀服饰分为青色和红色两种,衣长三尺,袖肥一尺。第一代学师者(即参加过一次祭祖的)穿红色,名为“赤衫”,如果其下一代也已经学师,那么就可以改穿青衣,俗称“乌蓝”,也称“房赵”。畲民以传代为荣,没有传代者俗称“断头师”。赤衫和乌蓝都有月白色镶边,还配有同样颜色的无顶帽,帽有两条垂带,只有在举行祭祖或曰传师学师仪式上担任祭师或者给学过师的老人过世后做功德才穿戴。据《龙游县志》记载:“畲民礼服(注:指祭祀服装)有青有红,长三尺,袖大一尺,缘以兰布,约一寸五分,于祭其祖时用之”①。《景宁县志》中对这种以服色辨别身份的制度做了说明,并且描述了祭祀时所戴的帽子:“时而祭祖,则号为醮明,其属相贺,能举祭者得戴巾以为荣(即明时皂隶巾)。一举则蓝,三举衣且红,贵贱于是乎别矣”①。明代皂隶巾又叫平顶巾,黑色漆布制作,形似方巾,一侧饰有孔雀翎和雉尾。《三才图会》:“巾不覆额,所谓无颜之冠是也,其顶前后颇有轩轾,左右以皂线结为流苏,或插鸟羽为饰”②(图2-64)。据闽东地区清代畲族祭祖时所戴法帽所示,造型和皂隶巾颇为相似,但没有鸟羽装饰,黑底,四面绣黄色“卍”字符(图2-65)。浙江地区祭祖时的帽子名为“水牯帽”,据2012年正月初六景宁郑坑桃山村传师学师的录像资料来看,服“乌蓝”者所戴的帽子更似道教的“纯阳巾”或曰“九梁巾”(图2-66),服“赤衫”者所戴为莲瓣型头冠(图2-67)。畲族女子做“西王母”的在仪式完成后可以着绿衣(也有地区是着红衣的),以示尊贵,现多以绿色缎面制成对襟大褂,衣身宽松,对襟处镶寸许宽红边。浙江地区所查资料中的“赤衫”和“乌蓝”服装都是对襟镶边长袍,有的还在后背心嵌有八卦图案,戴类似纯阳巾的帽子,带有明显的道教痕迹(见图2-66,图2-68)。近代福建地区所进行的祭祖活动中有些法师着右衽大襟“乌蓝”长袍,边缘也有镶边,头戴类似皂隶巾的方巾,两地略有细微差别。
  下图(图2-69)为凌纯声资料中记载的民国时期浙江丽水山根畲民已祭祖夫妇的穿着,可见当时的男子是右衽大襟镶宽边长袍,领圈、大襟、袖口及底摆均有2—3寸的宽边。女子做“西王母”后为交领右衽大襟过膝袍服,领口、袖口和底摆镶边较男子略窄,约2寸。
  下图(图2-70)为福建省宁德市金涵畲族乡亭坪民俗村中华畲族宫展示的一件清代闽东畲族法师袍服藏品,法袍衣宽袖肥,整体为棕黄色调麻质对襟系带长袍样式,通袖长233厘米,袖肥67厘米,衣长167厘米,底摆宽120厘米,袖口镶边10厘米,底摆镶边13厘米,两袖在上臂处有拼接,通体为手绘龙纹及海水江崖纹图案,底摆绘有圆形法纹,两个袖口镶边为宝相花纹样。与常见的素色法袍不同,该法袍样式较为隆重、独特,应为较高规格的祭祖穿着。
  除了祭祖服饰外,畲族传统祭祀巫舞“奶娘踩罡”的服饰也别有特色,借陈靖姑女神的形象,以男扮女装为主角,塑造了一个刚柔相济的神话英雄人物。由于是模仿“奶娘”陈靖姑的形象,祭祀跳舞的男法师头戴法冠,上绘虎头图案,脑后披红布,下着百褶长裙随节拍起舞驱鬼祈福,踏着节奏旋身而起之时裙摆鼓风展开,脑后红布飘扬,颇有神威(见图2-71,线描图根据博物馆藏品绘制,并非对应图中男子着装)。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