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以凤为名的冠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9
颗粒名称: 三 以凤为名的冠髻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1
页码: 85-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女子的特殊头饰为凤凰冠,是畲族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饰品。凤凰冠在浙江和福建两省畲族女子的样式和佩戴场合存在显著差异。浙江畲族女子结婚时佩戴凤冠,平时以珠饰缀挂式凤冠代替;福建畲族女子结婚时佩戴凤冠,平时则以红绳线掺杂真假头发盘成的发髻代替,称为凤凰髻。凤冠和凤凰髻的样式和佩戴场合在浙江和福建地区具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服饰形制 浙闽地区

内容

畲族男子冠髻与汉族相同,畲族女子所佩戴的特殊头饰称为凤凰冠,是畲族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饰品。凤凰冠,畲语称之为“gie”,是每个畲族女性结婚时必备的头饰。根据史料分析,畲族历史上凤冠均为女子结婚之时开始佩戴,之后为女子日常头饰。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浙江一带的的畲民仍坚持这种传统,但福建境内的畲族女子逐渐演变为结婚之时佩戴凤冠,平时则以红绳线掺杂真假头发盘成的发髻代替,这种发髻被称为“凤凰髻”。因此,在日常装束上浙闽两地的畲族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即浙江畲族女子在穿着民族服饰时均佩戴珠饰凤冠,而福建畲族女子则只有婚礼和入殓之时才佩戴,平时则以独特装束的凤凰髻束发。福建的凤冠从日常佩戴演化为仪礼性装饰,演变得更具仪式感和隆重感,不同地区的样式也各具特色。
  由于浙闽两省畲族女子日常发饰存在的差异性,本书将凤冠与发髻合并在一起进行讨论,以往的很多研究中易将两者混淆,笔者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界定:凤冠冠体应基本独立于发髻之外,发髻成型后将凤冠系于头顶,通过珠串尾端的银簪固定在发髻上;而发髻则在本身头发的基础上,由假发、绒绳等附加物和发丝缠绕而成,并形成一定的造型。浙闽两省各处的畲族女子发饰上可以清晰区分婚姻状况,未婚女子多以红绳系发辫,浙江已婚女子戴凤冠,福建已婚女子梳凤凰髻,也有因女子身份不同而对应地将其所属发式称为“小凤凰髻”、“大凤凰髻”和“老凤凰髻”的。
  (一)凤冠
  在很多早期文献里,都称畲族冠戴为“狗头冠”,因其始祖盘瓠为犬,故以犬为图腾,如《皇清职贡图》中描述“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①。1947年凌纯声曾在其《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②一文中对畲族的犬图腾进行了研究,并认为畲族妇女的狗头冠是其图腾最显著的表现,文中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他本人所搜集的丽水式(见图2-40)、史图博调查记中所记录的景宁敕木山式和福州罗岗式(即罗源式),并认为“此非普通的头饰,而是自古代传下的一定的图腾装饰……据为畲民打制银笄的工匠言,此种头笄的样式,乃系古代相传之形式,畲民不容有丝毫更改”。因汉文化中对“狗”的鄙视以及畲族发源地凤凰山的传说,在畲汉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对于头冠的解释演变为凤凰冠。相传凤凰冠是为了纪念畲族的祖先,沿袭了“始祖婆”三公主出嫁时帝后娘娘给他的凤冠③,故有些地区又称“公主顶”。畲族女子的婚姻状况可以通过其冠饰发髻一目了然,女子出嫁前后所梳发式及头饰均不同,凤凰冠一般于女子结婚时始戴,由于畲族的民族习俗中寿服和婚礼服饰一样,所以凤冠也是畲族妇女逝世后入殓使用的冠戴。史料中记载畲族女子“高髻垂缨”④,“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⑤,“冬夏以花布裹头,巾为竹冠,缀以石珠,妇人皆然。未嫁则否”⑥。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凤冠样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凤冠的佩戴场合也不尽相同。
  1.浙江凤冠。
  浙江的凤冠“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⑦,凤凰冠以竹片、石珠和银器制成,多以竹筒、银牌和红布饰于发顶,额前两鬓缀珠串数股,坠以刻花银牌。清光绪年间丽水一带“畲妇戴布冠,缀石珠”①,民国时期浙江括苍(今浙江丽水东南)“妇女以径寸余、长约二寸之竹筒,斜截作菱形,裹以红布,覆于头顶之前,下围以发,笄出于脑后之右,约三寸,端缀红色丝绦,垂于耳际”②。可见浙江凤冠以景宁和丽水两地的式样为主,竹冠覆顶,裹以红布,以细小的石珠穿成长串绕饰于前额及两鬓。景宁畲族博物馆在凤冠的种类划分中将景宁的凤冠称为雄冠式,丽水、云和的称为雌冠式:景宁式雄冠冠头高耸,珠串缀饰较多;丽水式冠头较为低矮,泰顺一带则冠头较平,并排缀饰一排珠串,和丽水式同为雌冠式(见图2-41)。丽水地区的凤冠较景宁一带简洁矮小,悬挂的珠串缀饰不多,仅仅用来固定头顶的竹冠,竹冠上的红布较为突出,这一点与景宁郑坑的比较像。凤冠下的发髻梳法为:上半部分的头发在偏左侧脑后扎住,和余下的头发在后脑盘成扁平的发髻,凤冠珠饰的尾部为璎珞状簪子,插于右侧发髻。泰顺凤冠的冠头则为扁平,横向排列约10串银链珠串垂于前额,两侧垂有飘带,脑后发髻上插有银笄(见图2-42)。景宁地区的凤冠也存在细微差异,图2-43、图2-44和图2-45分别为敕木山村民国时期、黄山头村20世纪中期和郑坑桃山村现代(2012年)三个时期的凤冠,可以看出三者整体造型较一致,头冠的尾部翘起和前额珠饰走向基本相似,两鬓珠串悬垂的量和比例稍有不同,景宁郑坑桃山村凤冠所裹红布较为突出。
  田野调查中所见景宁的雄冠式凤冠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有刻花银牌装饰,珠子小如绿豆,缀珠成串,此样式代代相传。当地畲民对凤凰冠的解释为:三角形镶嵌刻花银片的冠体象征凤身,前面的立面象征凤头,后面高高挑起的是凤尾,耳侧垂下一束石珠的末端缀有数片鹅掌形银片象征凤脚(见图2-46),部分珠串尾端缀有银簪,向后插入发髻中,余下部分垂于耳侧,尾部缀有银质挖耳勺、牙签等小物。佩戴凤冠时,先把头发梳成单辫盘于后脑,打成发髻,发脚四周绕上黑色绉纱,头顶安放银箔包的竹筒(直径约1寸、长3寸,富户用银制),包以红布,银钗高挑,珠串穿在绉纱上,插1支银簪,另系8串尾端结有小银牌的珠串垂于耳旁。由于凤冠一般是女子新婚之日始戴,凤身的银片上多会刻上一对小人意喻夫妻和美。佩戴凤冠时女子需盘发髻于头顶,上面固定住银质的凤身。现在景宁地区的老式凤冠多为家传,形制保存较好,但传统凤凰冠制作精致、造价较高且脱戴过程较为复杂,现代畲族女性在节庆活动时多采用简化的凤凰冠。这种简化的凤凰冠以绒布头箍为主体,上有仿银制的凤身、绣花装饰和塑料珠饰,使用时戴在额前,于脑后系带固定即可,操作简便但制作粗糙。雌冠式凤冠的顶端没有雄冠式高耸,凤身较为扁平,额前悬垂银链若干,银链尾端缀鹅掌形银牌。
  2.福建凤冠。
  福建的凤冠以竹片、红布为构成主体,装饰着珠子和银牌。福建各地的新娘凤凰冠样式也不尽相同,凤冠是以竹壳为骨架,外包红布缝成长方形的头冠。冠上缝一片片四方方的錾有凤凰、蝴蝶等图案的银牌,轻薄如纸,再缀上红线穿起一串串的五色料珠,垂挂到冠的四周。福安凤冠上饰有遮面银饰遮住面部,俗称“圣疏”或“线须”。“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图案①。要是戴在头上,这些链牌就能垂到胸前,遮住脸部,摇来晃去,叮当作响。额前镶双龙、凤凰、蝴蝶、花木、鱼鸟等图案。“凤凰冠”上额正当中,悬立一块“双龙戏珠”银饰,左右两旁竖立两个武士,额正面贴镶两块长12厘米宽3厘米多的银质“冠栏”片。其下并排悬挂4片四方形有花纹的银片,表示盘、蓝、雷、钟四姓联姻。冠髻之后垂挂一块錾有“双龙戏珠”等图案的银牌。髻上横插一根髻针,以保持戴冠稳定。它是畲家嫁妆之一,亦是畲族女子殡葬冠戴,旧时家庭困难者也有在新婚之时向他人借用的(见图2-47)。霞浦式凤冠与福安式较为相似,也有银牌遮面,但冠顶不似福安式向后延伸而是向上高耸,冠身以红布覆盖,冠顶尾部也缀有银牌(见图2-48)。福鼎的凤冠形似牛角,主要以红布和银簪构成,有侧垂叶、后脊和飘带、木簪、银片、料珠等构件,前额有银链成串遮挡,形似“圣疏”,但数量和规模均大为缩减(见图2-49)。
  罗源式凤冠在凌纯声文中被称为罗岗式,被认为是最具图腾象征的畲族头笄,亦是以银箔包裹竹筒置于顶上,竹筒外裹以红布,竹筒前端有数串蓝色玻璃珠连接至冠尾,分别自面颊两侧垂下,冠尾有方形红布象征凤尾(在犬图腾中则象征犬尾),左前侧有银笄坠红色璎珞斜插头顶(见图2-50、图2-51),这种样式一直延续至今,在罗源畲族妇女的婚嫁中仍佩戴这样的凤冠,图2-52是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兰曲钗师傅给笔者展示其妻当年结婚时佩戴的凤冠,样式与前文所述一般无二。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罗源凤冠与景宁凤冠的制式构件相似,在竹冠大小、珠饰数量和佩戴位置上稍有变化,福安、霞浦和福鼎的凤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脉络关系和关联性将在第三章进行专门的分析。
  (二)发髻
  因日常佩戴凤冠,浙江畲族女子盘发于脑后成髻,较为简单。福建畲族女子日常生活中喜用红绳线混合真假头发盘成凤凰髻,发式因地域不同,婚嫁与否而差异明显。
  罗源地区的已婚妇女发髻高耸,最为夸张,以竹箨卷筒、红绒线和大量假发夹杂梳成“凤凰髻”,用红色绒线缠发梳扎直至头顶,约达15厘米高,弯至额头,中间绕成一块径8厘米大的圆形发桃,畲语称“凤凰头髻”,再横栓小银簪。未婚少女通常盘梳成扁圆形,以两束红绒线分别饰于发角、发顶,额前留“刘海儿”,或以红绒线夹杂发中,梳辫挽盘头上成圆帽状。福安妇女则是脑后梳成爪辫状,向上绕成盘匣式。发间环束深红的羽毛带或深红色的绒线。正面额前发高是脸部的二分之一。发顶中横压一条银簪,斜插耳耙、毫猪簪。未婚小姑娘的发型均用红绒线掺在发中,一起编成辫子盘在头上,至十五六岁时梳成“平头型”,插两只小银簪。霞浦妇女发型又称为“盘龙髻”,将前部一撮头发梳拢于左耳上,后部盘于头顶,以红绒线和大量假发夹杂扎成盘龙状高髻,发髻用红色或紫红色头绳捆扎约有寸许长的发带,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发式犹如苍龙盘卧,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福鼎未婚女子把头发打成长辫,辫尾扎上长长一大束红毛线,而后将长辫盘在头上;已婚女子将额上头发在左耳边梳成辫子,而后与脑后头发合在一起编辫盘成髻,套上髻网,用银簪和发夹固定,有的少女还在前额留一绺“刘海儿”。中老年妇女在额上包一条黑色绉纱巾,在髻上插发夹银花(见图2-53、图2-54)。
  此外,福建顺昌畲族妇女的服饰虽然自身特色不明显故未在本书中单列研究,但其凤冠式样别具一格,未婚女孩梳成独辫,扎以红色绒线。女孩十六岁,开始用成年妇女的装饰,头上戴铜簪冠(铜簪最多的120根,少者六七十根)似扇状,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用红布条及几串小圆珠绕在头上。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当地妇女逐渐将其简化为“扇形帽”,与发髻分开,只在节庆表演时佩戴。
  20世纪60年代后,畲族妇女的发式基本与汉族相同,除了少数偏远畲乡的老年妇女外(如霞浦的半月里村),只在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四月八牛歇节等畲族传统节日时才有一些人恢复原有发式,并且由于很多畲族青年都留着现代发型,无法梳传统发髻,故用一些简化的、做成凤冠或凤凰髻造型的帽子和发饰来代替。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