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形制各异的女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8
颗粒名称: 二 形制各异的女装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2
页码: 6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女子的服饰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以青蓝色为主,头饰采用珠饰缀挂式凤冠,上衣为右衽圆领镶花边大襟衫,下装为长裤或短裙。历史资料中记载畲族女性不穿裤子而多穿裙子,近代畲族女子开始穿裤子但保留着穿裙子的习惯。畲族女子的衣料多为麻布自织,衣领和大襟边缘镶有花边装饰。结婚时,畲族女子会穿戴特殊的服装,如凤冠和黑色的长裙。不论在浙江还是福建畲族地区,拦腰是畲族女子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装饰的焦点。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服饰形制 浙闽地区

内容

畲族最具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当数女子服饰,畲族女子平日常服与婚礼服一致。各类史料记载中对于畲族女装的记录言之寥寥,近代以后,随着民族学研究在我国兴起,一些学者采取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对畲民地区的生活风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记录,里面包含了对畲族女子服饰的详细记录。
  历史资料中对于畲女戴璎珞状头饰,服色尚青蓝色的装束描述比较一致。很多资料里均提到畲族女子历史上不穿裤而穿裙,例如明万历《永春县志》中记载畲族“女子无裤”①,《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提到:“许多妇女不穿裤子,只穿一条朴素的裙子,或者说的更确切些,一条宽大的下垂过膝的裙子”②。“畲妇皆服青衣,结处不用纽而用带,袖约五六寸,长约三尺,均著裙,近始有著袴者。素无缠足之习,家居悉穿草履或木屐(与日本同式),必往其戚属庆吊时始用布鞋,鞋端必绣红花并垂短穗,其自膝以下蓝布匝绕,则男女皆然也”③。1924年,沈作乾记录浙江括苍畲族女子上衣为:“衣长过膝,色或蓝或青,缘则以白色或月白色为之,间亦可用红色,仅未嫁或新出阁之少妇尚之。腰围蓝布带,亦有丝质者,裤甚大,无裙”④。可以推测,历史上畲族女性是穿裙子的,至民国前后开始穿裤子,同时也保留穿裙的习惯,两者并存。畲族女子衣料以麻布自织,右衽的衣服领口和大襟边缘多镶有花边装饰,中青年女性服装的花边多一些、宽一些,老年妇女的花边层数少且较窄,颜色较青年女性的更为素净。畲族女子结婚专用的裙子称大裙,有筒式和围式两种,皆黑色、素面、四褶,长过脚背,故又称长裙。婚礼时,系于衣内,同时系束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佩蓝色绸花,今多改穿红色长裙⑤。
  由于近代以来的一些畲民调查记的地点多集中在浙南一带的景宁、丽水地区,所以民国时期浙南畲民服饰记录较多,而福建一带关于服饰的详细记录较少。而在笔者所做的田野调查中却发现,福建的畲族服饰样式分支较多,尤以闽东一带为甚。就现代浙闽一带畲族服饰来看,浙江一带的畲族女子服饰着装形象比较统一,以景宁地区的式样为代表可以概括为:头戴珠饰缀挂式凤冠,上衣为右衽圆领镶花边大襟衫,下装多为长裤或短裙,中间系有拦腰。浙江境内其余畲族聚居区如桐庐莪山、温州等地服饰均为此式样。福建地区的畲族分布面较广,各地畲族服饰形制略有差异,平时不戴凤冠,喜欢将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髻盘在头上,以红色绒线缠绕环束,着蓝黑色衣服,边缘多以红色镶滚或绣花装饰,总体服饰形象可概括为:以绒绳和真假发混合缠绕形成凤凰髻,身着右衽大襟衫,下着裙或裤,中间在腰部系拦腰(即围裙)。
  不论浙江还是福建,拦腰是畲族妇女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福建畲族多称之为“合手巾”,一些文献中也称之为围裙,如史图博的调查记内这样描述:“……在这条裙子上面,还围着一条兰(蓝)色的麻布小围裙”①。不论哪个地方的畲族女装,可能在领口、大襟的样式上有些许变化,但在腰间均系有拦腰。畲族拦腰多为黑色麻质材质,大小与围裙相仿,但更为小巧细致,上面的装饰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腰头两端通过畲族女子自织的彩带固定,彩带上有畲族特有的几何形文字状图案。因为拦腰的存在,使得畲族女子上衣的腰部以下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所有的装饰手段都集中在领袖及胸口大襟处。时至今日,当大多数畲族妇女用轻便的现代装取代了烦琐复杂的民族服饰时,饰有彩带的拦腰被保留下来,还有部分畲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穿戴。
  畲族妇女结婚服装与日常装相似,一些地区也随汉族习俗有蒙红盖头的传统,但头饰佩戴上存在差异(头饰的差异在冠髻部分详细论述),景宁地区新娘装喜用红色取代平时的蓝黑色面料,福建各地新娘则着日常民族服饰。笔者将浙闽两地畲族女子服饰分为景宁、福安、罗源、霞浦和福鼎五种式样(见图2-11),这五式服饰目前穿着人数最多、覆盖地域最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下面将结合田野调查中所记录的服饰和文字及图片资料就这五种式样分别展开分析和讨论。②
  (一)景宁式
  清末民初时期,畲族女性服装“阔领小袖”③,景宁畲族服饰仍固守衣尚青蓝的传统,女子身着极富民族特色的花边衫(畲族称之为“兰观衫”),腰间拦腰以自织彩带扎系。据1922年《浙江温州、处州间土畲客述略》记载:“畲妇素不著袴,惟系青裙,今则惟景宁畲妇仍其故习……其衣用带不用纽,腰间围以二三寸赭色土丝织成之花带”①,以及前文提到的沈作乾在1925年描述的括苍(今属丽水)一带畲族妇女身着青蓝色镶月牙白边的上衣,腰围蓝布带的装束,可见浙南地区传统畲族女子服饰形制为上衣下裙,腰系拦腰,劳作时下裹绑腿。何子星《畲民问题》一文中所附照片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丽水一带的畲族女子形象(见图2-12),这种装扮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蓝延兰家所藏20世纪50年代所摄照片显示当时畲族老年妇女仍维持这种装饰,青年女子则已改穿现代服饰(见图2-13)。通过走访当地畲民得知,目前景宁地区的畲族服饰一般为蓝黑色,女子服饰仍保留有浓重的民族特色,为上衣下装中拦腰的形制。
  2009年在景宁的田野调查中,根据鹤溪镇东弄村彩带传人蓝延兰(时年42岁)回忆其母年轻时的服饰上衣样式与传统汉族圆领大襟服装相似,为右衽立领大襟衣,长及臀部,领口及袖口有较宽的彩色镶拼饰边。边饰多用自织彩带镶拼或绣花等工艺手段形成独特的装饰图案,一般有4—5条花边,畲民思想中五条代表五谷丰登,是吉祥的含义。底摆一般无饰边,上衣纽扣多使用传统一字扣,简单朴实,下着筒裙,有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别,一般日常穿短裙,长裙是结婚或入殓时穿,裙长及小腿肚到脚面,下有绑腿,以布带或自织彩带作为系带固定。绑腿长度自膝盖至脚踝。根据蓝延兰的描述笔者绘制了景宁畲族女子服饰线描图(见图2-14)。这些描述除了在衣领的形制上存在差异外(一说有领,一说无领,根据历史图像资料和笔者在浙江、福建畲村的走访来看,畲族妇女上衣为窄小的立领,且穿着时习惯不系扣,可能作者当时在描述时将此误认为无领上衣),与民国时期德国学者史图博和李化民所著《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老式裁剪的上衣,没有领子,领圈和袖口上镶着阔边……只穿一条朴素的裙子……围着蓝色的麻布小围裙”①的记载如出一辙。清代以前,“兰观衫”的花边为刺绣,民国时期随着纺织工业发展及花边的出现,逐步改为贴花边。青年的花边大多青色布,胸前右前襟、领圈镶四色不同的花边,称“通盘领”兰观衫,袖口镶花边,裤脚用针绣鼠牙花纹;中老年妇女的花边较为简单,花边只用单色或双色①。
  笔者2012年在景宁畲族博物馆内所见的景宁畲族传统花边衫,服装基本式样与汉族大襟衫相仿,材质为青蓝色麻布,领口及领圈有浅豆绿色绲边,右衽大襟,两侧开衩。领部至胸口大襟处的镶边是其特色,镶边较宽,且自右向左呈直角状跨越服装大身前中缝。服装从左侧锁骨位置一直延续到右边肋下侧缝为连贯的镶边装饰带,从衣襟边缘往外依次为宝蓝、大红、豆绿、紫红、土黄、天蓝色镶边,豆绿色最宽,上面饰有红色盘长中国结,最外侧贴白色花边,两边袖口有极细的蓝色镶边与衣襟边缘呼应。整个衣服通袖长112厘米,衣长约70厘米,领深8.5厘米,领座高约3厘米,色调素雅,工艺精细,整体较为窄小贴身,应为中年妇女日常服饰(见图2-15)。
  2009年笔者赴浙南景宁畲族自治县田野考察期间,据景宁东弄村畲族的雷奶奶所述,20世纪60年代前后,当地畲民女子还保持着靛蓝土布材质,自纺自织自染的大襟衣,日常服无花边,服装材质为冬棉布,夏麻布。近代畲族妇女多着长裤或短裙,自20世纪60年代始,裤子成为畲族女子常服中主要的下装,裤子多为蓝黑色素色裤面的阔脚裤,白色土布腰头,裆长一尺(见图2-16)。现在民俗节庆或表演中,男女都穿宽裤脚直筒便裤,女裤脚镶花边,女装也有穿短裙的。拦腰是畲族女性服饰中必不可少的附件,景宁地区的拦腰多为蓝黑色素面麻布制成,长一尺至一尺五寸(33—50厘米),宽一尺五寸至二尺(50—66厘米),镶大红腰头,宽约5厘米,两端以自织彩带为系带,盛装时也有在边缘绣花、贴边的。下图是笔者在景宁县黄山头村调查时所摄拦腰及麻绳原料,拦腰为畲民自己新制作的,裙面麻质硬挺,较新,腰头两侧为自己织的彩带(见图2-17)。
  (二)福安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宁德地区,女装上衣为蓝黑色麻布或棉布(田野调查中所见的老式上衣均为麻布所制,黑色细棉布的多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制作),窄衣小袖,右衽圆领大襟衫,领座低矮领口及胸部前襟为一字扣,纽为银质扁扣(领口一粒,前襟并置两粒),肋下侧缝处用系带而不用纽扣,带为红色。后片大身略长于前片(调查中所测量的福安式上衣中,后片较前片长3—7厘米),花纹比较简单,衣身较为朴素,只在衣领(高2—2.5厘米)上绣有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花纹,大襟沿服斗的边缘缝一条布边装饰,布边较窄,为1—3厘米,以红色为主,精致一些的则在红布外再以绲、嵌的形式叠加多层彩色布边,袖口亦有相同的布边装饰。大襟肋下处有一块三角形(实为四角形,形状为三角形去其一角)红布装饰,讲究的则在红布上绣以凤鸟花卉图案装饰,外侧转角边缘绣以二方连续花草图案或马牙纹为饰。相传这一块不规则的边角是高辛帝敕赐时所盖金印的一角。福安式领口低窄,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黑底红边金印角为福安式上衣的固有特征,无论其他装饰如何变化这一特征始终不变。
  图2-18所示为福建宁德上金贝村民间收藏家阮晓东所藏福安老式上衣,衣身为黑色麻布,领圈红白棉布绲细边并彩绣马牙纹,服斗大襟边红色棉布包边,为直角襟,袖口8.5厘米处有接缝,可能是由于布幅面不够而进行的拼接。袖口无花边,袖口和开衩内侧红色棉布贴边。服斗处红边外依次为白、黄、白、红、白的极细镶边,服斗处三角印边缘和领部一样为彩绣几何缘饰,装饰朴素简单,应为老年妇女所穿日常服。衣服衣长67厘米,前胸宽43厘米,底摆宽53厘米,通袖长127厘米,袖口较窄,仅11.5厘米,两侧开衩高22厘米,领座后中心高2.5厘米,领口处约为2厘米,领宽15厘米,前领深8厘米,后片比前片长约3厘米,两侧起翘3厘米,大襟处镶边宽1厘米(见图2-19,以上尺寸均为平铺测量,下同)。红色一字扣,纽扣为银质,扣面刻阳文“福”字字样,领口一粒扣,服斗大襟上端两粒扣,整件衣服黑底红边,小领窄袖,简单朴素。图2-20所示为阮晓东所藏另一件福安式黑色棉布绣凤鸟纹女上衣,年代较前一件更新,而且绣花装饰也更精美,黑色棉布大身配红色镶边,通袖长127厘米,衣长70厘米,胸宽53厘米,底摆宽56.5厘米,袖口宽13厘米,后片大身略长于前片,前后片相差3厘米(见图2-21)。一字扣,扣位与前一件相同,腋下红色系带。开衩高22厘米,开衩内层红色棉布贴边。领口和大襟的绣花较前一件更为繁复精致,除了马牙几何纹外领底座和三角印外援有一条卷草花卉二房连续纹样,三脚印内彩绣凤凰图案,大襟镶边颜色依次为:大红、水绿、大红、浅黄、玫红,每一层之间用白色线镶绲分割,整体风格沉稳、精致、秀美。
  根据所见其他福安式上衣,基本制式相同,喜欢在黑色服装本料上用红色镶边或装饰,绣花图案也以红色基调为主,不同的服装在领口的绣花图案和服斗三角印处绣花有所不同,但领口都是几何形图案,三角印处除了凤鸟纹外,牡丹、莲花等花卉纹样也较为常见,图2-22所示为凤鸟纹绣花与另一件福安式服装上的牡丹绣花图案。
  作为畲族女性服饰整体形象中必不可少的配件,福安式拦腰裙面为蓝黑色棉麻,腰头及左右镶边为红色,腰头两端系彩带固定,彩带比景宁的略宽,裙面装饰比景宁式拦腰略精致,在景宁式黑底长方形裙面、大红色棉布腰头的基础上,在裙面上端左右各绣一对称的花篮图案。福安式拦腰裙面上绣花的装饰位置固定在左右上方,图案多为盆花(花篮),两个侧边有多层彩色布条镶边,从外至内一般为大红、浅黄、水绿、玫红,和领口及大襟的镶边一样,每彩色条边中间均以白色间隔,宽度约为1厘米(见图2-23)。
  (三)霞浦式
  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服装基本式样与福安式相仿,也是圆领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其特点在于前后片长度完全相同,可两面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所以为了翻穿方便,霞浦式上衣的大襟、小襟的尺寸前后一样,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前襟绣花较福安式更为繁复精致,与福安式领部简单的几何纹卷草纹不同,霞浦式领座绣花复杂,一般有牡丹、莲花,还有双龙抢珠纹样,用色绚丽多彩。前襟服斗为两层4—5厘米宽的带状绣花装饰,常见图案有凤凰、牡丹、鹿竹、梅花、梅鹊、蟠桃等,颜色有大红、桃红、玫红、绿、水绿、宝蓝、白、黄等几种,有的还配有金线,增添艳色。肋下同样不用纽,大襟绣花图案的底部有系带与侧缝处相连,系带为蓝色。
  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至大襟边缘,斜长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衣襟绣花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红”代表花边的组数,“一红”即为一道花边,“二红”为两道花边,“三红”为三道花边,每道花边平行,宽寸许;或按领口绣花,分成“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胸口所绣花纹越多越珍贵,一般来说,老人平常穿“一红衣”,劳动、上街穿“二红衣”,节庆、做客时或富裕家庭才穿“三红衣”。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
  笔者在霞浦县半月里村进行田野调查时,雷其松家藏有一件“二红衣”,领口及大襟服斗为红色基调的花卉凤鸟图案绣花,大襟和侧缝以蓝色系带固定,通袖长140厘米,衣长75厘米,袖口较窄为13厘米,两侧开衩高22厘米(见图2-24、图2-25)。
  霞浦式拦腰和福安式相仿,但腰头和两侧镶边为蓝色棉布,两侧有带袢以供系扎彩带。较景宁式和福安式拦腰平整的裙面不同,霞浦式拦腰在裙面上方左右两侧打褶,褶裥上端为彩绣团花,花型较福安式更为紧凑密实。褶裥使裙面产生一定的松量和起伏。一些精致的拦腰还沿着左右侧边和上侧边缘有带状绣花装饰,更精致的则有2层绣花带,绣花繁复而精致,图案以凤鸟、花卉为主,也有暗八仙、人物故事等题材。这种有精致绣花带的裙面左右及上侧边缘以层叠彩色绲边装饰作为分隔装饰。图2-26所示为雷其松家所藏的拦腰,左图为普通式样,黑色棉布裙面镶蓝色腰头及侧边,中图和右图为一层绣花边饰及双凤花篮图案的拦腰,腰头长37厘米,高10厘米,两侧有带袢,裙面高36厘米。图2-27所示为两层绣花边饰的拦腰,外层为人物故事图案,内层为鹿竹、蝙蝠等吉祥寓意图案,腰头长36厘米,高9厘米,裙面高36厘米,镶绲牙口边,工艺精细,以不同颜色的镶绲构成线状装饰边缘,绣工精湛,应为当地女子盛装时穿着的拦腰。
  雷其松家还藏有一件当地流传下来的婚前民俗“做表姐”时所穿的马甲,是待嫁新娘被母舅接去家中做客所穿,绣制颇为精致(见图2-28),黑色棉布立领对襟五粒扣式样,侧缝不缝合,仅在左右肋下侧缝以2寸见方的绣花布片连接,有点像北方汉族的褡裢。前中心对襟处有两块方形绣花,五粒扣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领口一粒,余下四粒紧贴方形绣花的上下边缘。领部绣有牡丹卷草纹样,以后领中为中心左右对称,门襟,胸口处绣花图案造型左右对称,用色一红一紫,为凤凰展翅图案;胸下处左片为鹿竹,右片为喜鹊蜡梅图案,左右肋下连接处绣的是四方形花卉适合纹样,虽非对称,但在构图、造型和用色上较为均衡。整件马甲胸宽47厘米,衣长80厘米,底摆宽68厘米,肩宽40厘米,领座高3厘米,袖笼深26厘米(见图2-29)。
  (四)罗源式
  有些地方称为罗连式,流行于福建罗源、连江、闽侯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其样式与其他几种差异较大,为右衽交领大襟上衣,肋下侧缝处系带固定,右侧底襟处有系带和衣服内左侧中缝的带子打结固定,胸口左右襟交叠处钉有圆形银牌一片,上刻花纹,银牌下面缀有银链,链子末端坠银色小铃铛。罗源式应为对传统样式保存得最为完整的畲族服饰,曾于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
  花边是罗源式服装最显著的特征,《高皇歌》里记载着“罗源人女好个相,身着衫子花成行”的描述。罗源式上衣大身以黑色为底色,上面镶拼花边,青年女性的服装花边艳丽繁复,层数多、面积大,颜色以红白为主;老年妇女的服装上花边层数少,颜色较为素净,以红、白、蓝色为主。花边的装饰位置在肩领部位、袖口和拦腰的边缘,花边和镶嵌装饰带夹杂间隔使用。上衣的肩领部位大量使用成排的花边装饰,花边层次多的可以排到肩侧乃至腋下。花边分两部分,靠近领口和门襟的是内层,内层按照一条花边加一组镶嵌带的形式间隔构成,内层所用花边较窄,约1厘米宽。镶嵌带宽约1.5厘米,为红、白、黄等色布层层相叠组成,下一层比上一层倒吐0.1—0.2厘米的边缘出来,形成装饰。一般各色反复间隔4—6次构成一组镶嵌带,这种镶嵌装饰当地俗称“捆只颜”,盛装、礼服的“捆只颜”多的缝3组,并列宽达10厘米,袖口亦缝“捆只颜”和花边。老年妇女和少女则只缝1—2组①。外层则完全以花边镶拼而成,所用花边较宽,约1.5—2厘米。早年的花边多为自制或绣花,机制花边出现后逐渐为机制花边所替代。前领口至门襟转角处花边排列的方式有直角式和圆角式两种。后领口嵌有一块黑底彩绣,宽约3—4厘米,从左颈侧向后绕至右颈侧,上面彩绣几何纹样或花鸟图案。蓝底白花的腰带在通身黑底红白相间的花边中显得非常突出,整体色彩斑斓,花边和流苏垂在后腰,象征着凤凰的尾巴,盛装时加上头顶的红色凤凰髻、绑腿上的五彩绑带和花鞋,把罗源的畲族姑娘打扮得像一只五彩的凤凰(图2-30)。图2-31所示为罗源县博物馆展示的未婚女子装束和已婚老年女子装饰及根据两者绘制的展开线描图(传世老旧服装受门幅限制,前后中心均有破缝,图2-32所示当代畲族师傅新制的服装,由于布幅增宽,前中心则为连裁)。左图为罗源未婚女青年装束,头顶红色绒线圈装饰,服装为黑色大身镶大量花边,拦腰也非常繁复华丽,袖口镶嵌排列大量花边下着裹裙和绑腿。右图为老年妇女装饰,梳高耸的凤凰髻,蓝色头绳(新婚或年轻已婚女子为红色绳),衣领简单装饰花边,面积窄小,拦腰边缘饰带简单,四角有绣花,中间露出的黑色底布面积较大。
  据笔者2011年在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与畲族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兰曲钗师傅交谈得知,尽管采用了高速平缝机,一件装饰华丽的罗源式上衣也需耗时6天左右方能完成,其中精致繁复的“捆只颜”镶滚和手工绣花最费时间。图2-32是兰师傅制作完成的一件罗源式上衣,前中心连裁,通袖长133厘米,衣长75厘米,底摆宽57厘米,两侧开衩高26厘米,袖口宽13厘米,领口有黑色底布彩绣几何花纹的装饰,领口绣花边缘至肩部为“捆只颜”直角花边装饰(另有圆角花边装饰的做法),宽达18.5厘米,宽窄花边共计10条。底襟较前后片大身稍短,有系带和左侧侧缝系合固定,右侧腋下大红色系带以固定大襟片。腰部以下无装饰,因衣服外要搭配同样装饰手法的罗源式拦腰。整体服装色调亮丽、装饰繁复,显得极为华丽。
  和服装一样,罗源式拦腰装饰最为华丽,裙面形状略方,腰头为白色棉布,两端有与腰头同宽的布带(不是彩带),裙面两侧和底边以层层排列的花边和红白相间的“捆只颜”镶嵌带(和衣领内层花边相同)为饰,和服装肩领部位的花边呼应,裙面四角通过贴补和刺绣形成精美的角隅图案(有的只做下边两角),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非常醒目华丽。罗源式的拦腰系带与其他几处不同,除了固定用的系带外,腰部以蓝底白花的合手巾带束于系带外,带宽约3寸(10厘米)。下图(图2-33)为兰曲钗师傅制作的罗源式拦腰,裙面基本为正方形,宽50厘米,高50厘米(含腰头10厘米),腰带展开后总长92厘米,除了外层的镶边装饰外,裙面内层有花布补绣的云头图案,四角是彩色刺绣角隅纹样,左右上角为鲤鱼纹样,左右下角为凤鸟纹样。罗源式拦腰整体装饰华丽,和本地区服装装饰风格一致,两者交相呼应,搭配穿着形成斑斓绚丽的外观效果。
  罗源式女装的下装一般都穿黑色半截裹裙或黑色半截短裤,裙(裤)下打黑色绑腿。裙边配五彩柳条纹刺绣几何纹,非常醒目。图2-34为典型的罗源半截裹裙,黑色棉布材质,裙摆边红色、黄色为主的几何形柳条绣花,间隔10厘米左右以黄色星点缝固定一条长6—7厘米的红色线绳直线装饰,这种摆边和红色绳线的装饰是罗源裙子的代表特征。裙长55厘米,裙宽140厘米,腰头宽5厘米,底摆绣花花边宽3厘米,在腰部两侧有对褶,使裙子腰部更适体,腰头两侧装有带袢,穿着时以布带穿过带袢扣系在腰间。
  (五)福鼎式
  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流行于福鼎及霞浦县东部水门、牙城、三沙等地大部分畲村。上衣为立领右衽黑色大襟,连袖有服斗,领部两层复式,分大领和小领,内层为大领,领座较福安式领座稍高,约为4厘米,中心处最高可达5厘米,外层紧贴领圈有一层小领,高约1厘米,两层领子均有彩色刺绣,领口处有两颗红色(有的是红绿相间)的绒线球,俗称“杨梅球”或“杨梅花”(见图2-35)。上衣一般为黑色,大襟服斗处有一块宽至前中心线的刺绣面积,刺绣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花朵也很大,图2-36为着福鼎式上衣及拦腰的女子。值得注意的是,福鼎式上衣服斗处绣花喜用人物图案,多为人物和花鸟动物图案组合,人物形象多为头戴花冠腰扎彩带的舞台人物造型。侧缝服斗末端靠近腋下处有两条红色飘带,长约尺许,宽约一寸,飘带头为宝剑头造型。两侧衣衩内缘镶红色贴边条。袖口有三层彩色布条镶边,多为红、黄、绿,或红、蓝、绿色,当地群众说这三层镶边代表的畲族雷、蓝、钟三大姓氏(传说盘姓流落海外,现国内畲族内盘姓几乎消失)。图2-37为福鼎式女装,现代制品,黑色棉布面料,双层复式领,胸口大襟处绣花,两个袖口镶有水蓝、翠绿和大红色花边,右侧腋下衣襟处有两条玫红色飘带垂下,整个衣服通袖长140厘米,衣长76厘米,胸宽50厘米,开衩高28厘米,下配黑色长裤穿着(见图2-38)。
  福鼎式拦腰呈长方形,黑色,长约30厘米,宽45—50厘米,腰头以红布或花布做成,宽约6.5厘米,两侧以彩带系缚固定,青年妇女节日盛装时,也有绲彩边,中间绣花的样式。裙面与其他几种式样不同,为双层裙面,即在普通的青蓝色裙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层长宽均小于外层裙面的小裙,呈U形,多为水绿色绸缎或红色织锦缎制成,近代的拦腰上亦有用丝绒制成的,大裙面上多以素色为主,偶有少量绣花或花边饰边,小裙面上一般不绣花,或在边缘镶嵌一条花边。下图所示(图2-39)为福鼎民宗局所藏的一条福鼎式拦腰,红色绸缎腰头宽6.5厘米,黑色裙面宽57厘米,高32厘米,边缘镶有1厘米的机织花边。水绿色绸缎的小裙面宽27厘米,高26厘米,也镶有花边两侧彩带上织有“社会主义好”、“世界和平好”等字样,两侧彩带各长101厘米(含15厘米流苏)。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