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畲汉交融的男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7
颗粒名称: 一 畲汉交融的男装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4
页码: 6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以青色和蓝色为主,使用自织的麻布制作,平民男子多穿短衫和长裤,衣衫有对襟和大襟两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畲族男子的日常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穿着大襟无领的青色麻布短衫和长裤。在婚礼等重要场合,畲族男子会穿着长衫带帽,与汉族人相似。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服饰形制 浙闽地区

内容

畲族衣尚青、蓝色,着自织麻布,男子向来不巾不帽,以苎麻布和棉布缝制成蓝黑或蓝色服装,日常多着短衫便于劳作,衣衫有对襟和大襟两
  种。清代以来畲族男子日常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平民为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见图2-5),下着长裤,冬天穿没有裤腰的棉套裤。同治年间《汀州府志》记载畲民男子“不巾不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①,至民国年间则男子衣帽、发辫如乡人②。地位较高者着长衫带帽,衣饰与汉族人相同。(见图2-6)“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收藏老照片(见图2-7)显示:民国时期丽水地区畲民家境较好的男子着长衫马褂,青年男子着西式衬衫长裤,与当时社会的主流着装风格一致。传统畲族男子服装冬季为大襟衣衫,开襟处镶有月白色或红色花边,下摆开衩处绣有云头;夏季为大襟短衫,衫长过膝,圆珠铜扣,衣领、袖口有镶边①。清末民初时浙江畲民男子“布衣短褐,色尚蓝,质极粗厚,仅夏季穿苎而已”②。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西式服装风貌对汉族服饰的影响,畲民与汉族男子一样,富裕家庭中年长者穿长袍,年轻人受现代装束和风气影响逐渐开始穿裁剪合体的西式衬衫长裤,近现代以后穿衬衫西裤。
  下图(见图2-8)所示为景宁畲族博物馆所展示的在集市上卖菜的畲族男子传统装束:大襟或对襟单衫,门襟用蓝白布镶边,一字盘扣,袖口缝边,腰间系带,前身片左右装有贴兜便于存放钱物,现代节庆和民俗活动中的畲族男子所穿民族服饰即来源于这种对襟短衫式样,但把镶边改为贴花边。图2-9所示为罗源县博物馆陈列的对襟短衫实物,服装款式与汉族传统男子短衫相同。
  旧时畲族男子结婚时穿长衫,长衫的衣襟和胸前绣有龙形图案花纹,四周镶红、白花边,开衩处绣有白云图案,头戴青、蓝色或红色方巾帽,有的地方戴红顶黑缎官帽,帽檐镶有花边,帽后垂着两条尺余长的彩色丝带,脚穿黑色布靴(鞋)。婚礼时戴黑缎官帽,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帽檐宽且外敞,顶缀直径约二厘米的铜质圆球或红布球,并系以红缨穗。民国以来,渐改用圆檐礼帽(见图2-10)。近现代以来,畲族婚礼分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两种,传统婚礼中新郎穿着现代新制作的对襟贴花边男装,西式婚礼中则穿着西装。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