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服饰形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基本服饰形制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44
页码: 59-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的服饰受到盘瓠后代的影响,形成了喜好五色斑斓服饰的习俗。虽然在历史上经历了迁徙和与汉族杂居,畲族男子的服饰逐渐受到汉族影响,女子的服饰仍保留着传统的特色。女子穿着五彩凤凰装,传承自盘瓠的后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服饰多采用麻布,色调以青蓝为主,擅长种菁制靛。畲族的服装自然形成体系,男装与汉族相近,女装保留传统特色。女性织布、自染的习惯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服饰形制 浙闽地区

内容

范晔《后汉书》记载盘瓠死后,他的后代“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形成“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衣裳斑斓”①的习俗,由于畲民历史上历经迁徙,且多与汉民杂居,男子日常服饰上受汉族服饰影响较深,只有女子服饰还保留着民族服饰的传统,畲族女子称自己这种五色斑斓的服饰为凤凰装,相传为始祖盘瓠之妻三公主出嫁之时帝后娘娘所赐,三公主的女儿出嫁之时,凤凰从祖地凤凰山衔来这件精美的嫁衣,后来畲族女子出嫁之时都穿上这种五彩凤凰装。
  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历史记载,对于历史上畲民的服饰只能从各地方志和笔记小说中探寻一二。明清时期各地方志中对畲族服饰的描述基本相同:《景宁县志》记载畲族男女“无寒暑,皆衣麻,男单袷不完,勿衣勿裳;女短裙蔽膝,勿裤勿袜……跣足椎髻,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②,《永春县志》曰:“女子无裤,通无鞋履”③。清乾隆年间官修《皇清职贡图》中对福建畲民罗源的服饰描述为“男椎髻短衣,荷笠携锄,妇挽髻蒙以花布,间有戴小冠者,贯绿石如数珠垂两鬓间,围裙著履,其服色多以青蓝布”,并称古田畲民乃罗源畲民的一种,“竹笠草履……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④。根据书中对罗源和古田畲族男女服饰的记载(见图2-4),头戴斗笠、肩负锄头以及男女跣足均显示了其农耕生活特征和当地妇女不裹脚的习俗。可能是由于表现的是劳作状态,故图中女子是“挽髻蒙以花布”而非佩戴珠冠的形象。《徭民纪略》中记录的畲族服饰为:“男子不巾不帽,短袗阔袖,椎髻跣足……妇人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
  由这些历史资料记载可知,畲族的传统服饰自成体系,从最初的椎髻跣足,衣尚青蓝,到清末民初后男子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唯女子装束仍袭旧制,戴珠冠,上身穿大襟花边衫,下着阔脚长裤,腰系素色围裙,仍保留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衣装及头饰。
  畲民不论男女,服装均喜用麻,服色尚青蓝。明清以来畲民亦以擅“种菁”制靛闻名,因制出的蓝靛品质极佳而被称为“菁客”;且畲村“家家种苎,户户织布”,有的畲村因此成为“苎寮”。浙闽之地的畲族妇女都会织麻布,她们用自己种出来的苎麻捻纱织布,并用自产的蓝靛漂染,所以青蓝色苎麻成为畲民最常见的服用材料。畲民这种自织自染的习惯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1958年福建福安县畲族调查资料①显示:妇女在芒种时开始种麻,一年可以收成3次(4月、7月、9月)。一般是种下第一年没有收成,第二年收成很少,第三年才有好收成。麻收割后,打掉叶子,去皮,浸入水桶内,再刮掉第二层麻皮,置于阳光下晒干后,把它揉成线,然后加以纺织。一名妇女一天只能织宽2尺许、长1丈5尺的麻布。平均每户每年只有1斤麻线,可以制2件上衣和1条裤子。直至60年代,景宁畲村里还有穿着自织自染的青蓝色大襟上衣的,但80年代后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服装多购买成衣或请裁缝制作。2009年田野调查中所至景宁黄山头村雷家尚有自己织的麻布拦腰和麻线一捆。浙闽两地的畲族服饰男装差异不大,基本与汉族相同,现代民俗活动和表演中的畲族男装多为镶有花边的对襟衫,女装因地域差异存在一定的形制外观差异,以浙南、闽东一带的服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最富民族特征的装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传统窄门幅的限制以及畲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影响,传统畲族服装的裁剪结构为“十字型平面结构”,即以肩线为中线前后片连裁,通过在衣片前后中心线与两边袖口处拼接弥补布幅宽度的不足。下面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男装、女装、冠髻、鞋帽和其他服饰品分类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由于本书着重于款式外观的分析比较,故采取平面款式图并加尺寸标注进行分析,而非裁剪结构图。
  一 畲汉交融的男装
  畲族衣尚青、蓝色,着自织麻布,男子向来不巾不帽,以苎麻布和棉布缝制成蓝黑或蓝色服装,日常多着短衫便于劳作,衣衫有对襟和大襟两
  种。清代以来畲族男子日常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平民为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见图2-5),下着长裤,冬天穿没有裤腰的棉套裤。同治年间《汀州府志》记载畲民男子“不巾不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①,至民国年间则男子衣帽、发辫如乡人②。地位较高者着长衫带帽,衣饰与汉族人相同。(见图2-6)“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收藏老照片(见图2-7)显示:民国时期丽水地区畲民家境较好的男子着长衫马褂,青年男子着西式衬衫长裤,与当时社会的主流着装风格一致。传统畲族男子服装冬季为大襟衣衫,开襟处镶有月白色或红色花边,下摆开衩处绣有云头;夏季为大襟短衫,衫长过膝,圆珠铜扣,衣领、袖口有镶边①。清末民初时浙江畲民男子“布衣短褐,色尚蓝,质极粗厚,仅夏季穿苎而已”②。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西式服装风貌对汉族服饰的影响,畲民与汉族男子一样,富裕家庭中年长者穿长袍,年轻人受现代装束和风气影响逐渐开始穿裁剪合体的西式衬衫长裤,近现代以后穿衬衫西裤。
  下图(见图2-8)所示为景宁畲族博物馆所展示的在集市上卖菜的畲族男子传统装束:大襟或对襟单衫,门襟用蓝白布镶边,一字盘扣,袖口缝边,腰间系带,前身片左右装有贴兜便于存放钱物,现代节庆和民俗活动中的畲族男子所穿民族服饰即来源于这种对襟短衫式样,但把镶边改为贴花边。图2-9所示为罗源县博物馆陈列的对襟短衫实物,服装款式与汉族传统男子短衫相同。
  旧时畲族男子结婚时穿长衫,长衫的衣襟和胸前绣有龙形图案花纹,四周镶红、白花边,开衩处绣有白云图案,头戴青、蓝色或红色方巾帽,有的地方戴红顶黑缎官帽,帽檐镶有花边,帽后垂着两条尺余长的彩色丝带,脚穿黑色布靴(鞋)。婚礼时戴黑缎官帽,俗称“红缨帽”或“红包帽”。帽檐宽且外敞,顶缀直径约二厘米的铜质圆球或红布球,并系以红缨穗。民国以来,渐改用圆檐礼帽(见图2-10)。近现代以来,畲族婚礼分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两种,传统婚礼中新郎穿着现代新制作的对襟贴花边男装,西式婚礼中则穿着西装。
  二 形制各异的女装
  畲族最具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当数女子服饰,畲族女子平日常服与婚礼服一致。各类史料记载中对于畲族女装的记录言之寥寥,近代以后,随着民族学研究在我国兴起,一些学者采取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对畲民地区的生活风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记录,里面包含了对畲族女子服饰的详细记录。
  历史资料中对于畲女戴璎珞状头饰,服色尚青蓝色的装束描述比较一致。很多资料里均提到畲族女子历史上不穿裤而穿裙,例如明万历《永春县志》中记载畲族“女子无裤”①,《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提到:“许多妇女不穿裤子,只穿一条朴素的裙子,或者说的更确切些,一条宽大的下垂过膝的裙子”②。“畲妇皆服青衣,结处不用纽而用带,袖约五六寸,长约三尺,均著裙,近始有著袴者。素无缠足之习,家居悉穿草履或木屐(与日本同式),必往其戚属庆吊时始用布鞋,鞋端必绣红花并垂短穗,其自膝以下蓝布匝绕,则男女皆然也”③。1924年,沈作乾记录浙江括苍畲族女子上衣为:“衣长过膝,色或蓝或青,缘则以白色或月白色为之,间亦可用红色,仅未嫁或新出阁之少妇尚之。腰围蓝布带,亦有丝质者,裤甚大,无裙”④。可以推测,历史上畲族女性是穿裙子的,至民国前后开始穿裤子,同时也保留穿裙的习惯,两者并存。畲族女子衣料以麻布自织,右衽的衣服领口和大襟边缘多镶有花边装饰,中青年女性服装的花边多一些、宽一些,老年妇女的花边层数少且较窄,颜色较青年女性的更为素净。畲族女子结婚专用的裙子称大裙,有筒式和围式两种,皆黑色、素面、四褶,长过脚背,故又称长裙。婚礼时,系于衣内,同时系束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佩蓝色绸花,今多改穿红色长裙⑤。
  由于近代以来的一些畲民调查记的地点多集中在浙南一带的景宁、丽水地区,所以民国时期浙南畲民服饰记录较多,而福建一带关于服饰的详细记录较少。而在笔者所做的田野调查中却发现,福建的畲族服饰样式分支较多,尤以闽东一带为甚。就现代浙闽一带畲族服饰来看,浙江一带的畲族女子服饰着装形象比较统一,以景宁地区的式样为代表可以概括为:头戴珠饰缀挂式凤冠,上衣为右衽圆领镶花边大襟衫,下装多为长裤或短裙,中间系有拦腰。浙江境内其余畲族聚居区如桐庐莪山、温州等地服饰均为此式样。福建地区的畲族分布面较广,各地畲族服饰形制略有差异,平时不戴凤冠,喜欢将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髻盘在头上,以红色绒线缠绕环束,着蓝黑色衣服,边缘多以红色镶滚或绣花装饰,总体服饰形象可概括为:以绒绳和真假发混合缠绕形成凤凰髻,身着右衽大襟衫,下着裙或裤,中间在腰部系拦腰(即围裙)。
  不论浙江还是福建,拦腰是畲族妇女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福建畲族多称之为“合手巾”,一些文献中也称之为围裙,如史图博的调查记内这样描述:“……在这条裙子上面,还围着一条兰(蓝)色的麻布小围裙”①。不论哪个地方的畲族女装,可能在领口、大襟的样式上有些许变化,但在腰间均系有拦腰。畲族拦腰多为黑色麻质材质,大小与围裙相仿,但更为小巧细致,上面的装饰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腰头两端通过畲族女子自织的彩带固定,彩带上有畲族特有的几何形文字状图案。因为拦腰的存在,使得畲族女子上衣的腰部以下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所有的装饰手段都集中在领袖及胸口大襟处。时至今日,当大多数畲族妇女用轻便的现代装取代了烦琐复杂的民族服饰时,饰有彩带的拦腰被保留下来,还有部分畲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穿戴。
  畲族妇女结婚服装与日常装相似,一些地区也随汉族习俗有蒙红盖头的传统,但头饰佩戴上存在差异(头饰的差异在冠髻部分详细论述),景宁地区新娘装喜用红色取代平时的蓝黑色面料,福建各地新娘则着日常民族服饰。笔者将浙闽两地畲族女子服饰分为景宁、福安、罗源、霞浦和福鼎五种式样(见图2-11),这五式服饰目前穿着人数最多、覆盖地域最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下面将结合田野调查中所记录的服饰和文字及图片资料就这五种式样分别展开分析和讨论。②
  (一)景宁式
  清末民初时期,畲族女性服装“阔领小袖”③,景宁畲族服饰仍固守衣尚青蓝的传统,女子身着极富民族特色的花边衫(畲族称之为“兰观衫”),腰间拦腰以自织彩带扎系。据1922年《浙江温州、处州间土畲客述略》记载:“畲妇素不著袴,惟系青裙,今则惟景宁畲妇仍其故习……其衣用带不用纽,腰间围以二三寸赭色土丝织成之花带”①,以及前文提到的沈作乾在1925年描述的括苍(今属丽水)一带畲族妇女身着青蓝色镶月牙白边的上衣,腰围蓝布带的装束,可见浙南地区传统畲族女子服饰形制为上衣下裙,腰系拦腰,劳作时下裹绑腿。何子星《畲民问题》一文中所附照片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丽水一带的畲族女子形象(见图2-12),这种装扮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蓝延兰家所藏20世纪50年代所摄照片显示当时畲族老年妇女仍维持这种装饰,青年女子则已改穿现代服饰(见图2-13)。通过走访当地畲民得知,目前景宁地区的畲族服饰一般为蓝黑色,女子服饰仍保留有浓重的民族特色,为上衣下装中拦腰的形制。
  2009年在景宁的田野调查中,根据鹤溪镇东弄村彩带传人蓝延兰(时年42岁)回忆其母年轻时的服饰上衣样式与传统汉族圆领大襟服装相似,为右衽立领大襟衣,长及臀部,领口及袖口有较宽的彩色镶拼饰边。边饰多用自织彩带镶拼或绣花等工艺手段形成独特的装饰图案,一般有4—5条花边,畲民思想中五条代表五谷丰登,是吉祥的含义。底摆一般无饰边,上衣纽扣多使用传统一字扣,简单朴实,下着筒裙,有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别,一般日常穿短裙,长裙是结婚或入殓时穿,裙长及小腿肚到脚面,下有绑腿,以布带或自织彩带作为系带固定。绑腿长度自膝盖至脚踝。根据蓝延兰的描述笔者绘制了景宁畲族女子服饰线描图(见图2-14)。这些描述除了在衣领的形制上存在差异外(一说有领,一说无领,根据历史图像资料和笔者在浙江、福建畲村的走访来看,畲族妇女上衣为窄小的立领,且穿着时习惯不系扣,可能作者当时在描述时将此误认为无领上衣),与民国时期德国学者史图博和李化民所著《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老式裁剪的上衣,没有领子,领圈和袖口上镶着阔边……只穿一条朴素的裙子……围着蓝色的麻布小围裙”①的记载如出一辙。清代以前,“兰观衫”的花边为刺绣,民国时期随着纺织工业发展及花边的出现,逐步改为贴花边。青年的花边大多青色布,胸前右前襟、领圈镶四色不同的花边,称“通盘领”兰观衫,袖口镶花边,裤脚用针绣鼠牙花纹;中老年妇女的花边较为简单,花边只用单色或双色①。
  笔者2012年在景宁畲族博物馆内所见的景宁畲族传统花边衫,服装基本式样与汉族大襟衫相仿,材质为青蓝色麻布,领口及领圈有浅豆绿色绲边,右衽大襟,两侧开衩。领部至胸口大襟处的镶边是其特色,镶边较宽,且自右向左呈直角状跨越服装大身前中缝。服装从左侧锁骨位置一直延续到右边肋下侧缝为连贯的镶边装饰带,从衣襟边缘往外依次为宝蓝、大红、豆绿、紫红、土黄、天蓝色镶边,豆绿色最宽,上面饰有红色盘长中国结,最外侧贴白色花边,两边袖口有极细的蓝色镶边与衣襟边缘呼应。整个衣服通袖长112厘米,衣长约70厘米,领深8.5厘米,领座高约3厘米,色调素雅,工艺精细,整体较为窄小贴身,应为中年妇女日常服饰(见图2-15)。
  2009年笔者赴浙南景宁畲族自治县田野考察期间,据景宁东弄村畲族的雷奶奶所述,20世纪60年代前后,当地畲民女子还保持着靛蓝土布材质,自纺自织自染的大襟衣,日常服无花边,服装材质为冬棉布,夏麻布。近代畲族妇女多着长裤或短裙,自20世纪60年代始,裤子成为畲族女子常服中主要的下装,裤子多为蓝黑色素色裤面的阔脚裤,白色土布腰头,裆长一尺(见图2-16)。现在民俗节庆或表演中,男女都穿宽裤脚直筒便裤,女裤脚镶花边,女装也有穿短裙的。拦腰是畲族女性服饰中必不可少的附件,景宁地区的拦腰多为蓝黑色素面麻布制成,长一尺至一尺五寸(33—50厘米),宽一尺五寸至二尺(50—66厘米),镶大红腰头,宽约5厘米,两端以自织彩带为系带,盛装时也有在边缘绣花、贴边的。下图是笔者在景宁县黄山头村调查时所摄拦腰及麻绳原料,拦腰为畲民自己新制作的,裙面麻质硬挺,较新,腰头两侧为自己织的彩带(见图2-17)。
  (二)福安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宁德地区,女装上衣为蓝黑色麻布或棉布(田野调查中所见的老式上衣均为麻布所制,黑色细棉布的多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制作),窄衣小袖,右衽圆领大襟衫,领座低矮领口及胸部前襟为一字扣,纽为银质扁扣(领口一粒,前襟并置两粒),肋下侧缝处用系带而不用纽扣,带为红色。后片大身略长于前片(调查中所测量的福安式上衣中,后片较前片长3—7厘米),花纹比较简单,衣身较为朴素,只在衣领(高2—2.5厘米)上绣有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花纹,大襟沿服斗的边缘缝一条布边装饰,布边较窄,为1—3厘米,以红色为主,精致一些的则在红布外再以绲、嵌的形式叠加多层彩色布边,袖口亦有相同的布边装饰。大襟肋下处有一块三角形(实为四角形,形状为三角形去其一角)红布装饰,讲究的则在红布上绣以凤鸟花卉图案装饰,外侧转角边缘绣以二方连续花草图案或马牙纹为饰。相传这一块不规则的边角是高辛帝敕赐时所盖金印的一角。福安式领口低窄,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黑底红边金印角为福安式上衣的固有特征,无论其他装饰如何变化这一特征始终不变。
  图2-18所示为福建宁德上金贝村民间收藏家阮晓东所藏福安老式上衣,衣身为黑色麻布,领圈红白棉布绲细边并彩绣马牙纹,服斗大襟边红色棉布包边,为直角襟,袖口8.5厘米处有接缝,可能是由于布幅面不够而进行的拼接。袖口无花边,袖口和开衩内侧红色棉布贴边。服斗处红边外依次为白、黄、白、红、白的极细镶边,服斗处三角印边缘和领部一样为彩绣几何缘饰,装饰朴素简单,应为老年妇女所穿日常服。衣服衣长67厘米,前胸宽43厘米,底摆宽53厘米,通袖长127厘米,袖口较窄,仅11.5厘米,两侧开衩高22厘米,领座后中心高2.5厘米,领口处约为2厘米,领宽15厘米,前领深8厘米,后片比前片长约3厘米,两侧起翘3厘米,大襟处镶边宽1厘米(见图2-19,以上尺寸均为平铺测量,下同)。红色一字扣,纽扣为银质,扣面刻阳文“福”字字样,领口一粒扣,服斗大襟上端两粒扣,整件衣服黑底红边,小领窄袖,简单朴素。图2-20所示为阮晓东所藏另一件福安式黑色棉布绣凤鸟纹女上衣,年代较前一件更新,而且绣花装饰也更精美,黑色棉布大身配红色镶边,通袖长127厘米,衣长70厘米,胸宽53厘米,底摆宽56.5厘米,袖口宽13厘米,后片大身略长于前片,前后片相差3厘米(见图2-21)。一字扣,扣位与前一件相同,腋下红色系带。开衩高22厘米,开衩内层红色棉布贴边。领口和大襟的绣花较前一件更为繁复精致,除了马牙几何纹外领底座和三角印外援有一条卷草花卉二房连续纹样,三脚印内彩绣凤凰图案,大襟镶边颜色依次为:大红、水绿、大红、浅黄、玫红,每一层之间用白色线镶绲分割,整体风格沉稳、精致、秀美。
  根据所见其他福安式上衣,基本制式相同,喜欢在黑色服装本料上用红色镶边或装饰,绣花图案也以红色基调为主,不同的服装在领口的绣花图案和服斗三角印处绣花有所不同,但领口都是几何形图案,三角印处除了凤鸟纹外,牡丹、莲花等花卉纹样也较为常见,图2-22所示为凤鸟纹绣花与另一件福安式服装上的牡丹绣花图案。
  作为畲族女性服饰整体形象中必不可少的配件,福安式拦腰裙面为蓝黑色棉麻,腰头及左右镶边为红色,腰头两端系彩带固定,彩带比景宁的略宽,裙面装饰比景宁式拦腰略精致,在景宁式黑底长方形裙面、大红色棉布腰头的基础上,在裙面上端左右各绣一对称的花篮图案。福安式拦腰裙面上绣花的装饰位置固定在左右上方,图案多为盆花(花篮),两个侧边有多层彩色布条镶边,从外至内一般为大红、浅黄、水绿、玫红,和领口及大襟的镶边一样,每彩色条边中间均以白色间隔,宽度约为1厘米(见图2-23)。
  (三)霞浦式
  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服装基本式样与福安式相仿,也是圆领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其特点在于前后片长度完全相同,可两面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所以为了翻穿方便,霞浦式上衣的大襟、小襟的尺寸前后一样,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前襟绣花较福安式更为繁复精致,与福安式领部简单的几何纹卷草纹不同,霞浦式领座绣花复杂,一般有牡丹、莲花,还有双龙抢珠纹样,用色绚丽多彩。前襟服斗为两层4—5厘米宽的带状绣花装饰,常见图案有凤凰、牡丹、鹿竹、梅花、梅鹊、蟠桃等,颜色有大红、桃红、玫红、绿、水绿、宝蓝、白、黄等几种,有的还配有金线,增添艳色。肋下同样不用纽,大襟绣花图案的底部有系带与侧缝处相连,系带为蓝色。
  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至大襟边缘,斜长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衣襟绣花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红”代表花边的组数,“一红”即为一道花边,“二红”为两道花边,“三红”为三道花边,每道花边平行,宽寸许;或按领口绣花,分成“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胸口所绣花纹越多越珍贵,一般来说,老人平常穿“一红衣”,劳动、上街穿“二红衣”,节庆、做客时或富裕家庭才穿“三红衣”。最宽的“三红衣”三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妇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一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都没有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衩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
  笔者在霞浦县半月里村进行田野调查时,雷其松家藏有一件“二红衣”,领口及大襟服斗为红色基调的花卉凤鸟图案绣花,大襟和侧缝以蓝色系带固定,通袖长140厘米,衣长75厘米,袖口较窄为13厘米,两侧开衩高22厘米(见图2-24、图2-25)。
  霞浦式拦腰和福安式相仿,但腰头和两侧镶边为蓝色棉布,两侧有带袢以供系扎彩带。较景宁式和福安式拦腰平整的裙面不同,霞浦式拦腰在裙面上方左右两侧打褶,褶裥上端为彩绣团花,花型较福安式更为紧凑密实。褶裥使裙面产生一定的松量和起伏。一些精致的拦腰还沿着左右侧边和上侧边缘有带状绣花装饰,更精致的则有2层绣花带,绣花繁复而精致,图案以凤鸟、花卉为主,也有暗八仙、人物故事等题材。这种有精致绣花带的裙面左右及上侧边缘以层叠彩色绲边装饰作为分隔装饰。图2-26所示为雷其松家所藏的拦腰,左图为普通式样,黑色棉布裙面镶蓝色腰头及侧边,中图和右图为一层绣花边饰及双凤花篮图案的拦腰,腰头长37厘米,高10厘米,两侧有带袢,裙面高36厘米。图2-27所示为两层绣花边饰的拦腰,外层为人物故事图案,内层为鹿竹、蝙蝠等吉祥寓意图案,腰头长36厘米,高9厘米,裙面高36厘米,镶绲牙口边,工艺精细,以不同颜色的镶绲构成线状装饰边缘,绣工精湛,应为当地女子盛装时穿着的拦腰。
  雷其松家还藏有一件当地流传下来的婚前民俗“做表姐”时所穿的马甲,是待嫁新娘被母舅接去家中做客所穿,绣制颇为精致(见图2-28),黑色棉布立领对襟五粒扣式样,侧缝不缝合,仅在左右肋下侧缝以2寸见方的绣花布片连接,有点像北方汉族的褡裢。前中心对襟处有两块方形绣花,五粒扣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领口一粒,余下四粒紧贴方形绣花的上下边缘。领部绣有牡丹卷草纹样,以后领中为中心左右对称,门襟,胸口处绣花图案造型左右对称,用色一红一紫,为凤凰展翅图案;胸下处左片为鹿竹,右片为喜鹊蜡梅图案,左右肋下连接处绣的是四方形花卉适合纹样,虽非对称,但在构图、造型和用色上较为均衡。整件马甲胸宽47厘米,衣长80厘米,底摆宽68厘米,肩宽40厘米,领座高3厘米,袖笼深26厘米(见图2-29)。
  (四)罗源式
  有些地方称为罗连式,流行于福建罗源、连江、闽侯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其样式与其他几种差异较大,为右衽交领大襟上衣,肋下侧缝处系带固定,右侧底襟处有系带和衣服内左侧中缝的带子打结固定,胸口左右襟交叠处钉有圆形银牌一片,上刻花纹,银牌下面缀有银链,链子末端坠银色小铃铛。罗源式应为对传统样式保存得最为完整的畲族服饰,曾于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
  花边是罗源式服装最显著的特征,《高皇歌》里记载着“罗源人女好个相,身着衫子花成行”的描述。罗源式上衣大身以黑色为底色,上面镶拼花边,青年女性的服装花边艳丽繁复,层数多、面积大,颜色以红白为主;老年妇女的服装上花边层数少,颜色较为素净,以红、白、蓝色为主。花边的装饰位置在肩领部位、袖口和拦腰的边缘,花边和镶嵌装饰带夹杂间隔使用。上衣的肩领部位大量使用成排的花边装饰,花边层次多的可以排到肩侧乃至腋下。花边分两部分,靠近领口和门襟的是内层,内层按照一条花边加一组镶嵌带的形式间隔构成,内层所用花边较窄,约1厘米宽。镶嵌带宽约1.5厘米,为红、白、黄等色布层层相叠组成,下一层比上一层倒吐0.1—0.2厘米的边缘出来,形成装饰。一般各色反复间隔4—6次构成一组镶嵌带,这种镶嵌装饰当地俗称“捆只颜”,盛装、礼服的“捆只颜”多的缝3组,并列宽达10厘米,袖口亦缝“捆只颜”和花边。老年妇女和少女则只缝1—2组①。外层则完全以花边镶拼而成,所用花边较宽,约1.5—2厘米。早年的花边多为自制或绣花,机制花边出现后逐渐为机制花边所替代。前领口至门襟转角处花边排列的方式有直角式和圆角式两种。后领口嵌有一块黑底彩绣,宽约3—4厘米,从左颈侧向后绕至右颈侧,上面彩绣几何纹样或花鸟图案。蓝底白花的腰带在通身黑底红白相间的花边中显得非常突出,整体色彩斑斓,花边和流苏垂在后腰,象征着凤凰的尾巴,盛装时加上头顶的红色凤凰髻、绑腿上的五彩绑带和花鞋,把罗源的畲族姑娘打扮得像一只五彩的凤凰(图2-30)。图2-31所示为罗源县博物馆展示的未婚女子装束和已婚老年女子装饰及根据两者绘制的展开线描图(传世老旧服装受门幅限制,前后中心均有破缝,图2-32所示当代畲族师傅新制的服装,由于布幅增宽,前中心则为连裁)。左图为罗源未婚女青年装束,头顶红色绒线圈装饰,服装为黑色大身镶大量花边,拦腰也非常繁复华丽,袖口镶嵌排列大量花边下着裹裙和绑腿。右图为老年妇女装饰,梳高耸的凤凰髻,蓝色头绳(新婚或年轻已婚女子为红色绳),衣领简单装饰花边,面积窄小,拦腰边缘饰带简单,四角有绣花,中间露出的黑色底布面积较大。
  据笔者2011年在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与畲族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兰曲钗师傅交谈得知,尽管采用了高速平缝机,一件装饰华丽的罗源式上衣也需耗时6天左右方能完成,其中精致繁复的“捆只颜”镶滚和手工绣花最费时间。图2-32是兰师傅制作完成的一件罗源式上衣,前中心连裁,通袖长133厘米,衣长75厘米,底摆宽57厘米,两侧开衩高26厘米,袖口宽13厘米,领口有黑色底布彩绣几何花纹的装饰,领口绣花边缘至肩部为“捆只颜”直角花边装饰(另有圆角花边装饰的做法),宽达18.5厘米,宽窄花边共计10条。底襟较前后片大身稍短,有系带和左侧侧缝系合固定,右侧腋下大红色系带以固定大襟片。腰部以下无装饰,因衣服外要搭配同样装饰手法的罗源式拦腰。整体服装色调亮丽、装饰繁复,显得极为华丽。
  和服装一样,罗源式拦腰装饰最为华丽,裙面形状略方,腰头为白色棉布,两端有与腰头同宽的布带(不是彩带),裙面两侧和底边以层层排列的花边和红白相间的“捆只颜”镶嵌带(和衣领内层花边相同)为饰,和服装肩领部位的花边呼应,裙面四角通过贴补和刺绣形成精美的角隅图案(有的只做下边两角),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非常醒目华丽。罗源式的拦腰系带与其他几处不同,除了固定用的系带外,腰部以蓝底白花的合手巾带束于系带外,带宽约3寸(10厘米)。下图(图2-33)为兰曲钗师傅制作的罗源式拦腰,裙面基本为正方形,宽50厘米,高50厘米(含腰头10厘米),腰带展开后总长92厘米,除了外层的镶边装饰外,裙面内层有花布补绣的云头图案,四角是彩色刺绣角隅纹样,左右上角为鲤鱼纹样,左右下角为凤鸟纹样。罗源式拦腰整体装饰华丽,和本地区服装装饰风格一致,两者交相呼应,搭配穿着形成斑斓绚丽的外观效果。
  罗源式女装的下装一般都穿黑色半截裹裙或黑色半截短裤,裙(裤)下打黑色绑腿。裙边配五彩柳条纹刺绣几何纹,非常醒目。图2-34为典型的罗源半截裹裙,黑色棉布材质,裙摆边红色、黄色为主的几何形柳条绣花,间隔10厘米左右以黄色星点缝固定一条长6—7厘米的红色线绳直线装饰,这种摆边和红色绳线的装饰是罗源裙子的代表特征。裙长55厘米,裙宽140厘米,腰头宽5厘米,底摆绣花花边宽3厘米,在腰部两侧有对褶,使裙子腰部更适体,腰头两侧装有带袢,穿着时以布带穿过带袢扣系在腰间。
  (五)福鼎式
  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流行于福鼎及霞浦县东部水门、牙城、三沙等地大部分畲村。上衣为立领右衽黑色大襟,连袖有服斗,领部两层复式,分大领和小领,内层为大领,领座较福安式领座稍高,约为4厘米,中心处最高可达5厘米,外层紧贴领圈有一层小领,高约1厘米,两层领子均有彩色刺绣,领口处有两颗红色(有的是红绿相间)的绒线球,俗称“杨梅球”或“杨梅花”(见图2-35)。上衣一般为黑色,大襟服斗处有一块宽至前中心线的刺绣面积,刺绣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花朵也很大,图2-36为着福鼎式上衣及拦腰的女子。值得注意的是,福鼎式上衣服斗处绣花喜用人物图案,多为人物和花鸟动物图案组合,人物形象多为头戴花冠腰扎彩带的舞台人物造型。侧缝服斗末端靠近腋下处有两条红色飘带,长约尺许,宽约一寸,飘带头为宝剑头造型。两侧衣衩内缘镶红色贴边条。袖口有三层彩色布条镶边,多为红、黄、绿,或红、蓝、绿色,当地群众说这三层镶边代表的畲族雷、蓝、钟三大姓氏(传说盘姓流落海外,现国内畲族内盘姓几乎消失)。图2-37为福鼎式女装,现代制品,黑色棉布面料,双层复式领,胸口大襟处绣花,两个袖口镶有水蓝、翠绿和大红色花边,右侧腋下衣襟处有两条玫红色飘带垂下,整个衣服通袖长140厘米,衣长76厘米,胸宽50厘米,开衩高28厘米,下配黑色长裤穿着(见图2-38)。
  福鼎式拦腰呈长方形,黑色,长约30厘米,宽45—50厘米,腰头以红布或花布做成,宽约6.5厘米,两侧以彩带系缚固定,青年妇女节日盛装时,也有绲彩边,中间绣花的样式。裙面与其他几种式样不同,为双层裙面,即在普通的青蓝色裙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层长宽均小于外层裙面的小裙,呈U形,多为水绿色绸缎或红色织锦缎制成,近代的拦腰上亦有用丝绒制成的,大裙面上多以素色为主,偶有少量绣花或花边饰边,小裙面上一般不绣花,或在边缘镶嵌一条花边。下图所示(图2-39)为福鼎民宗局所藏的一条福鼎式拦腰,红色绸缎腰头宽6.5厘米,黑色裙面宽57厘米,高32厘米,边缘镶有1厘米的机织花边。水绿色绸缎的小裙面宽27厘米,高26厘米,也镶有花边两侧彩带上织有“社会主义好”、“世界和平好”等字样,两侧彩带各长101厘米(含15厘米流苏)。
  三 以凤为名的冠髻
  畲族男子冠髻与汉族相同,畲族女子所佩戴的特殊头饰称为凤凰冠,是畲族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饰品。凤凰冠,畲语称之为“gie”,是每个畲族女性结婚时必备的头饰。根据史料分析,畲族历史上凤冠均为女子结婚之时开始佩戴,之后为女子日常头饰。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浙江一带的的畲民仍坚持这种传统,但福建境内的畲族女子逐渐演变为结婚之时佩戴凤冠,平时则以红绳线掺杂真假头发盘成的发髻代替,这种发髻被称为“凤凰髻”。因此,在日常装束上浙闽两地的畲族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即浙江畲族女子在穿着民族服饰时均佩戴珠饰凤冠,而福建畲族女子则只有婚礼和入殓之时才佩戴,平时则以独特装束的凤凰髻束发。福建的凤冠从日常佩戴演化为仪礼性装饰,演变得更具仪式感和隆重感,不同地区的样式也各具特色。
  由于浙闽两省畲族女子日常发饰存在的差异性,本书将凤冠与发髻合并在一起进行讨论,以往的很多研究中易将两者混淆,笔者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界定:凤冠冠体应基本独立于发髻之外,发髻成型后将凤冠系于头顶,通过珠串尾端的银簪固定在发髻上;而发髻则在本身头发的基础上,由假发、绒绳等附加物和发丝缠绕而成,并形成一定的造型。浙闽两省各处的畲族女子发饰上可以清晰区分婚姻状况,未婚女子多以红绳系发辫,浙江已婚女子戴凤冠,福建已婚女子梳凤凰髻,也有因女子身份不同而对应地将其所属发式称为“小凤凰髻”、“大凤凰髻”和“老凤凰髻”的。
  (一)凤冠
  在很多早期文献里,都称畲族冠戴为“狗头冠”,因其始祖盘瓠为犬,故以犬为图腾,如《皇清职贡图》中描述“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①。1947年凌纯声曾在其《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②一文中对畲族的犬图腾进行了研究,并认为畲族妇女的狗头冠是其图腾最显著的表现,文中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他本人所搜集的丽水式(见图2-40)、史图博调查记中所记录的景宁敕木山式和福州罗岗式(即罗源式),并认为“此非普通的头饰,而是自古代传下的一定的图腾装饰……据为畲民打制银笄的工匠言,此种头笄的样式,乃系古代相传之形式,畲民不容有丝毫更改”。因汉文化中对“狗”的鄙视以及畲族发源地凤凰山的传说,在畲汉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对于头冠的解释演变为凤凰冠。相传凤凰冠是为了纪念畲族的祖先,沿袭了“始祖婆”三公主出嫁时帝后娘娘给他的凤冠③,故有些地区又称“公主顶”。畲族女子的婚姻状况可以通过其冠饰发髻一目了然,女子出嫁前后所梳发式及头饰均不同,凤凰冠一般于女子结婚时始戴,由于畲族的民族习俗中寿服和婚礼服饰一样,所以凤冠也是畲族妇女逝世后入殓使用的冠戴。史料中记载畲族女子“高髻垂缨”④,“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⑤,“冬夏以花布裹头,巾为竹冠,缀以石珠,妇人皆然。未嫁则否”⑥。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凤冠样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凤冠的佩戴场合也不尽相同。
  1.浙江凤冠。
  浙江的凤冠“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⑦,凤凰冠以竹片、石珠和银器制成,多以竹筒、银牌和红布饰于发顶,额前两鬓缀珠串数股,坠以刻花银牌。清光绪年间丽水一带“畲妇戴布冠,缀石珠”①,民国时期浙江括苍(今浙江丽水东南)“妇女以径寸余、长约二寸之竹筒,斜截作菱形,裹以红布,覆于头顶之前,下围以发,笄出于脑后之右,约三寸,端缀红色丝绦,垂于耳际”②。可见浙江凤冠以景宁和丽水两地的式样为主,竹冠覆顶,裹以红布,以细小的石珠穿成长串绕饰于前额及两鬓。景宁畲族博物馆在凤冠的种类划分中将景宁的凤冠称为雄冠式,丽水、云和的称为雌冠式:景宁式雄冠冠头高耸,珠串缀饰较多;丽水式冠头较为低矮,泰顺一带则冠头较平,并排缀饰一排珠串,和丽水式同为雌冠式(见图2-41)。丽水地区的凤冠较景宁一带简洁矮小,悬挂的珠串缀饰不多,仅仅用来固定头顶的竹冠,竹冠上的红布较为突出,这一点与景宁郑坑的比较像。凤冠下的发髻梳法为:上半部分的头发在偏左侧脑后扎住,和余下的头发在后脑盘成扁平的发髻,凤冠珠饰的尾部为璎珞状簪子,插于右侧发髻。泰顺凤冠的冠头则为扁平,横向排列约10串银链珠串垂于前额,两侧垂有飘带,脑后发髻上插有银笄(见图2-42)。景宁地区的凤冠也存在细微差异,图2-43、图2-44和图2-45分别为敕木山村民国时期、黄山头村20世纪中期和郑坑桃山村现代(2012年)三个时期的凤冠,可以看出三者整体造型较一致,头冠的尾部翘起和前额珠饰走向基本相似,两鬓珠串悬垂的量和比例稍有不同,景宁郑坑桃山村凤冠所裹红布较为突出。
  田野调查中所见景宁的雄冠式凤冠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有刻花银牌装饰,珠子小如绿豆,缀珠成串,此样式代代相传。当地畲民对凤凰冠的解释为:三角形镶嵌刻花银片的冠体象征凤身,前面的立面象征凤头,后面高高挑起的是凤尾,耳侧垂下一束石珠的末端缀有数片鹅掌形银片象征凤脚(见图2-46),部分珠串尾端缀有银簪,向后插入发髻中,余下部分垂于耳侧,尾部缀有银质挖耳勺、牙签等小物。佩戴凤冠时,先把头发梳成单辫盘于后脑,打成发髻,发脚四周绕上黑色绉纱,头顶安放银箔包的竹筒(直径约1寸、长3寸,富户用银制),包以红布,银钗高挑,珠串穿在绉纱上,插1支银簪,另系8串尾端结有小银牌的珠串垂于耳旁。由于凤冠一般是女子新婚之日始戴,凤身的银片上多会刻上一对小人意喻夫妻和美。佩戴凤冠时女子需盘发髻于头顶,上面固定住银质的凤身。现在景宁地区的老式凤冠多为家传,形制保存较好,但传统凤凰冠制作精致、造价较高且脱戴过程较为复杂,现代畲族女性在节庆活动时多采用简化的凤凰冠。这种简化的凤凰冠以绒布头箍为主体,上有仿银制的凤身、绣花装饰和塑料珠饰,使用时戴在额前,于脑后系带固定即可,操作简便但制作粗糙。雌冠式凤冠的顶端没有雄冠式高耸,凤身较为扁平,额前悬垂银链若干,银链尾端缀鹅掌形银牌。
  2.福建凤冠。
  福建的凤冠以竹片、红布为构成主体,装饰着珠子和银牌。福建各地的新娘凤凰冠样式也不尽相同,凤冠是以竹壳为骨架,外包红布缝成长方形的头冠。冠上缝一片片四方方的錾有凤凰、蝴蝶等图案的银牌,轻薄如纸,再缀上红线穿起一串串的五色料珠,垂挂到冠的四周。福安凤冠上饰有遮面银饰遮住面部,俗称“圣疏”或“线须”。“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图案①。要是戴在头上,这些链牌就能垂到胸前,遮住脸部,摇来晃去,叮当作响。额前镶双龙、凤凰、蝴蝶、花木、鱼鸟等图案。“凤凰冠”上额正当中,悬立一块“双龙戏珠”银饰,左右两旁竖立两个武士,额正面贴镶两块长12厘米宽3厘米多的银质“冠栏”片。其下并排悬挂4片四方形有花纹的银片,表示盘、蓝、雷、钟四姓联姻。冠髻之后垂挂一块錾有“双龙戏珠”等图案的银牌。髻上横插一根髻针,以保持戴冠稳定。它是畲家嫁妆之一,亦是畲族女子殡葬冠戴,旧时家庭困难者也有在新婚之时向他人借用的(见图2-47)。霞浦式凤冠与福安式较为相似,也有银牌遮面,但冠顶不似福安式向后延伸而是向上高耸,冠身以红布覆盖,冠顶尾部也缀有银牌(见图2-48)。福鼎的凤冠形似牛角,主要以红布和银簪构成,有侧垂叶、后脊和飘带、木簪、银片、料珠等构件,前额有银链成串遮挡,形似“圣疏”,但数量和规模均大为缩减(见图2-49)。
  罗源式凤冠在凌纯声文中被称为罗岗式,被认为是最具图腾象征的畲族头笄,亦是以银箔包裹竹筒置于顶上,竹筒外裹以红布,竹筒前端有数串蓝色玻璃珠连接至冠尾,分别自面颊两侧垂下,冠尾有方形红布象征凤尾(在犬图腾中则象征犬尾),左前侧有银笄坠红色璎珞斜插头顶(见图2-50、图2-51),这种样式一直延续至今,在罗源畲族妇女的婚嫁中仍佩戴这样的凤冠,图2-52是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兰曲钗师傅给笔者展示其妻当年结婚时佩戴的凤冠,样式与前文所述一般无二。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罗源凤冠与景宁凤冠的制式构件相似,在竹冠大小、珠饰数量和佩戴位置上稍有变化,福安、霞浦和福鼎的凤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脉络关系和关联性将在第三章进行专门的分析。
  (二)发髻
  因日常佩戴凤冠,浙江畲族女子盘发于脑后成髻,较为简单。福建畲族女子日常生活中喜用红绳线混合真假头发盘成凤凰髻,发式因地域不同,婚嫁与否而差异明显。
  罗源地区的已婚妇女发髻高耸,最为夸张,以竹箨卷筒、红绒线和大量假发夹杂梳成“凤凰髻”,用红色绒线缠发梳扎直至头顶,约达15厘米高,弯至额头,中间绕成一块径8厘米大的圆形发桃,畲语称“凤凰头髻”,再横栓小银簪。未婚少女通常盘梳成扁圆形,以两束红绒线分别饰于发角、发顶,额前留“刘海儿”,或以红绒线夹杂发中,梳辫挽盘头上成圆帽状。福安妇女则是脑后梳成爪辫状,向上绕成盘匣式。发间环束深红的羽毛带或深红色的绒线。正面额前发高是脸部的二分之一。发顶中横压一条银簪,斜插耳耙、毫猪簪。未婚小姑娘的发型均用红绒线掺在发中,一起编成辫子盘在头上,至十五六岁时梳成“平头型”,插两只小银簪。霞浦妇女发型又称为“盘龙髻”,将前部一撮头发梳拢于左耳上,后部盘于头顶,以红绒线和大量假发夹杂扎成盘龙状高髻,发髻用红色或紫红色头绳捆扎约有寸许长的发带,大银笄横贯发顶中央,发式犹如苍龙盘卧,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福鼎未婚女子把头发打成长辫,辫尾扎上长长一大束红毛线,而后将长辫盘在头上;已婚女子将额上头发在左耳边梳成辫子,而后与脑后头发合在一起编辫盘成髻,套上髻网,用银簪和发夹固定,有的少女还在前额留一绺“刘海儿”。中老年妇女在额上包一条黑色绉纱巾,在髻上插发夹银花(见图2-53、图2-54)。
  此外,福建顺昌畲族妇女的服饰虽然自身特色不明显故未在本书中单列研究,但其凤冠式样别具一格,未婚女孩梳成独辫,扎以红色绒线。女孩十六岁,开始用成年妇女的装饰,头上戴铜簪冠(铜簪最多的120根,少者六七十根)似扇状,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用红布条及几串小圆珠绕在头上。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当地妇女逐渐将其简化为“扇形帽”,与发髻分开,只在节庆表演时佩戴。
  20世纪60年代后,畲族妇女的发式基本与汉族相同,除了少数偏远畲乡的老年妇女外(如霞浦的半月里村),只在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四月八牛歇节等畲族传统节日时才有一些人恢复原有发式,并且由于很多畲族青年都留着现代发型,无法梳传统发髻,故用一些简化的、做成凤冠或凤凰髻造型的帽子和发饰来代替。
  四 实用为先的鞋帽
  (一)帽
  畲族传统服饰搭配中不习惯戴帽子,帽子在畲族服饰中出现的品种较少,除了新郎的婚礼帽和童帽外(童帽在“其他服饰品”中的“儿童用品”内进行论述),最普及的当属生活实用品斗笠,不论男女,斗笠是畲民劳动生活中最常用的帽子。由于畲族所处山区遍布竹林,为畲民各式竹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畲民就地取材,编制斗笠供男女劳作时使用,经过选料、破竹、破篾、拉丝、编织等工艺,在斗笠上编有精致的花纹。畲女斗笠以霞浦产竹笠最有名,其花纹有:斗笠燕、四路、三层檐、云头、狗牙、斗笠星等几种相间的花纹,混杂使用。由于花纹细巧,形状优美,工艺精致,加上水红绸带、白绢带及各色珠子相配,更显得精巧艳丽,成为畲民劳作、赴会、赶集等场合常用的帽子。制作斗笠的竹篾,细的不到0.1厘米,一顶斗笠上层篾条达220—240条之多,相当精细,竹编也是畲族著名的手工艺之一。畲语民谣中有“春天唔戴笠,弄你行一日”①的说法,可见斗笠是畲民生活中重要的日用品之一。除了斗笠外,现代亦有一些地区因凤冠穿戴时烦琐,为了方便而将传统凤冠做成帽子的形式以便穿脱。
  (二)鞋
  畲族男女在历史上都是“跣足而行”的,20世纪20年代,浙江丽水、温州地区畲族女子“大足,穿青鞋鞋端绣以红花,工作则穿草履,居家则穿木屐”①,“素无缠足之习,家居悉穿草履或木屐(与日本同式),必往其戚属庆吊时始用布鞋,鞋端必绣红花并垂短穗”②,“富者着绣履,蓝布袜;贫者或草履,或竟跣足”③。畲族妇女素不裹脚,后随着迁徙和发展,劳作时穿草鞋,在家里穿木屐,雨雪天外出则以毛棕裹脚,做客或节庆时则穿布鞋或花鞋(见图2-55)。畲族花鞋是蓝布里青布面的布鞋,旧时妇女结婚或做贵客时才穿,死后也要穿着花鞋入棺。花鞋一般为蓝布面白布里,或者青布面蓝布里,鞋面不高,平筒,鞋面上绣有红黄色为主的彩色花纹,现代花鞋上也有机绣龙凤图案的。景宁地区的花鞋前头扎红穗子,宁德地区的花鞋鞋尖处结一颗红色绒球。畲族居家所穿木屐有点像日式木屐,施联朱在《畲族风俗志》④中将其称为木桥鞋,乃用两块长方形木板为鞋底,底上两端钉上两块木头,前后不分,宛如桥形,畲民每人都有一双,是晚上临睡前穿的鞋子。福建畲族传统鞋子,为圆口、黑布、千层底或木底,有外突红色中脊的“有鼻鞋”。女子专用中脊1道、方头“单鼻鞋”,鞋口边缘绣花或以色线镶制,男子专用中脊两道、圆头“双鼻鞋”。民国以来,传统有鼻鞋多作为婚礼与随葬专用鞋,平日用鞋与汉族相同①。近现代以后花鞋、木屐就少有人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穿胶鞋、解放鞋;七八十年代后多穿皮鞋。
  五 其他服饰品
  上衣下装加上拦腰构成了畲族服装最为主体的部分,各具特色的凤冠头饰则使各地不同式样的畲族服饰形象完整化、特色化。除了衣装和头饰,畲族服饰中还有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品,它们不是构成畲族服饰形象的主体,但是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服饰的细节和整体感,是服饰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肚兜
  肚兜是旧时畲族女性贴身穿着的内衣,一般为红色或蓝色,俗称“肚仔”。肚兜的基本外形为菱形,上端开小领窝,下端修圆角,与顶端领窝两端、左右两角钉红色带袢四个,用于系带固定于颈部和后背。肚兜的形制基本相同,四周镶边,底端有绣花装饰,绣花有多寡之分,讲究的肚兜在顶端领窝的边缘也有绣花。图2-56中所示左图为畲族肚兜的基本款式图,四周边缘为镶拼部分,简单的亦可不做镶拼,单色布完成,拼接线处为贴边的缝纫线迹,下端圆角处为绣花装饰区域,有平针绣、贴补绣等多种手法,纹样以如意云头、花卉、凤鸟纹为主,有的还会绣上八卦形象以求福避灾。中图为青色镶蓝边肚兜,补花云头纹样,肚脐处彩绣八卦图案,周边刺绣花卉;右图为卡其色镶藏青边肚兜,绣石榴开花和雉鸡图案,两幅肚兜基本形制相似,所绣图案及用色不同,体现了畲族妇女素雅、细腻、淳朴的风格。
  (二)儿童用品
  1.童帽。
  畲族童帽的形式多样,制式多来源于汉族成人帽或童帽(篇幅所限,此处仅选择典型代表性实例进行分析)。不论浙闽,畲族儿童的帽子样式繁多,制作精美,上面大多饰以彩绣,童帽主要的种类有虎头帽、兜帽、风帽、圈帽(无顶帽)等,材质多为棉布或细麻布,有单层的、夹层的和夹棉的。童帽佩戴场合不受限制,畲族人民将对孩子的美好期望、祈福甚至精神信仰都通过童帽表现出来。用布条镶拼的“福”字、“卍”字、银牌制成的“福、禄、祯、祥”、“福如东海”等字样及刺绣中常见的莲藕、牡丹、蝶恋花、雉鸡等吉祥寓意的图案。畲族童帽受道教影响颇深,道教八仙、太极鱼、八卦形象经常作为题材出现在装饰上,尤其是八卦,有的通过布条镶拼出来用作帽顶、有的直接通过刺绣表现。图2-57为阮晓东收藏的各种童帽帽顶,有八卦、“福”字和“卍”字图案。
  虎头形象历来是儿童服饰品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元素,因其谐音“福”,又是万兽之王,汉族民间儿童制品中老虎寓意辟邪除恶,畲族童帽喜用虎头一方面可能是受汉族虎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畲族长期山地耕猎生活也可能产生对老虎这种威猛动物的崇敬和喜爱。畲族虎头帽多综合利用彩绣、补绣、镶拼等多种装饰手法。下图(图2-58)是福安地区的一个精致虎头帽,黑色棉布为帽身,大红色里子,虎眼、虎鼻、虎口采用填棉贴补绣技法,两耳上彩绣花卉,下缀流苏,虎牙用白色棉布叠成整齐的方块嵌入红色虎口,中间用红色棉布叠成三角以示虎舌,两边嘴角还各饰有一撮白色皮毛,帽身后片中心缀了一个彩绣八卦荷包,下缀珠子和流苏,两边对称彩绣象征富贵的牡丹纹样,帽底后中心还缀挂了一个雕刻着貔貅头的银铃铛。整个帽子手工精制、虎头表现得栩栩如生,立体的虎牙和虎舌构思巧妙。
  除了虎头帽,畲族童帽中还有一些来源于舞台戏服中的冠帽和道士冠帽的样式,如下图(图2-59)所示童帽,黑底有帽梁,两端垂彩色(粉红、橘黄、水蓝色)穗子,帽型形似儒生方巾及道巾中庄子巾和纯阳巾的变体。帽身彩绣藕荷彩蝶图案,绣工精致,用色鲜明艳丽,与服装上的所绣图案奔放热情的大红色调不同,采用了粉红和水蓝色配色,显得更为秀美娇嫩。
  2.围嘴。
  围嘴也是儿童服饰用品中常见的一种,畲族儿童围嘴多以蓝黑色或月白色棉布为底做成花瓣形,花瓣形式主要为左右两瓣式或一圈六瓣式,花瓣上绣有精致图案纹样,中心领圈为圆形,用以固定在脖颈处,后中心多有一粒至两粒扣袢固定,或用暗扣进行固定。由于虎能辟邪镇恶,故亦有以虎形做围嘴以求福佑的(图2-60)。
  (三)饰品
  畲族妇女的传统饰品多为银制品,头饰随发型而不同,多用银笄,主要有头笄、头簪、头钗、头花、头夹,其中头笄长约十厘米,形如二片垂叶连成的弯弓,上錾图腾花纹;头花上镂人物、动物图案,制作精细;此外还喜用耳环、耳坠、耳牌、戒指、手镯、脚镯、胸牌、项圈、肚兜链等,畲族妇女的银质耳环较有特色,是一个上小下大的S形,像个倒置的问号。一般妇女常戴银手镯、银戒指,其上錾有梅花、八卦、福、禄、寿、喜等图案与字样,其中戒指较有特色,并未完全合围,两端带有铃哨(见图2-61)。福安霞浦一带富裕人家的妇女胸前佩戴银牌、项链。妇女人人戴耳环,式样有大圆环、小圆环、珠坠环、璎珞环等。旧时畲族妇女喜欢戴银质饰品,订婚时男方要送银饰给女方,女子外出时要戴男方所赠饰品;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模式逐渐现代化,流行的首饰式样和质地也逐渐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饰逐年增多,现代风格的饰品随着现代服饰一道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畲族妇女接纳和使用。
  (四)绑腿
  畲族男女还有以绑腿保护小腿的传统习惯,“足膝之下,无论男女,皆裹蓝布”①,“自膝以下蓝布匝绕,则男女皆然也”②。畲族绑腿又叫脚绑或脚暖,绑腿对于常年在山地劳作的畲族人来说有便于劳作、保护小腿免受树枝划伤蚊虫叮咬之用,对于罗源地区常年穿短裙短裤的妇女来说还有重要的保暖功能。畲族绑腿整幅呈三角形或梯形,宽约30厘米,长约50厘米,多以白色或黑色棉麻布缝制,包覆在小腿后以布带固定。民国后畲民逐渐开始着长裤,20世纪中期罗源等地的妇女也改穿长裤,70年代后,绑腿已少见。现在在传统的罗源装服饰搭配中仍以短裙为下装,搭配绑腿和彩带使用①。
  田野调查中在罗源县和霞浦县拍摄的绑腿均成色较新,罗源的绑腿以黑色梯形棉布制成,顶端尖角处和底端两侧装有带袢,以布带系扎固定包覆在小腿上,女子盛装时则以彩带固定。下图(图2-62)所示白色绑腿为霞浦县半月里村畲族婚俗传承人雷其松收藏,高41厘米,宽29厘米,当地畲民常搭配彩色系带使用;黑色绑腿拍摄自罗源县竹里村畲族服饰制作传承人兰曲钗师傅家,为兰师傅所制作并出售给当地畲民,可见在罗源一带,畲民仍有使用绑腿的习惯(未必是日常着装,也可能是作为配套品在整套的畲族服饰中穿着),罗源新娘着装中裙下亦着绑腿,且绑腿有的边缘镶嵌有多层花边以和服装拦腰呼应,系扎绑腿的绳带有时采用彩带。兰师傅家的绑腿高43厘米,宽25厘米,日常穿着时以白色系带固定。两个绑腿外形相似,穿戴方式也相似。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